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147章 柳老二的生意经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别看柳茹茵在家的时候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弟弟妹妹在她面前都必须规规矩矩的。

其实她在外头是不太喜欢与人交流的。

说白了,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她有些社恐。

她这种外冷内热的性格才会让她极为信任走进自己朋友圈的人,而现在唯一待在她朋友圈里的人暂时只有一个。

她只是没有料到平时在班上看着不爱说话的韩美玲其实是个话痨。

小苏州胡同附近的那条黑市里,她戴着大口罩缩在墙角里,跟前摆了个纸板子,上头写着多少钱收多少精细粮食。

而韩美玲也戴了个大口罩蹲在她身边,比她还要兴奋和刺激。

按说这年月的交易方式很适合柳茹茵的性子,大家都不爱或者避免多说话,几句话就能决定买或者不买。

可如今黑市里卖粮食的越来越少,蹲在巷子里翘首期盼的全是买家。

但凡有人背着粮食进来,哪怕是粗粮或者代食,也有一大帮人主动围拢过去,在巷口就把这些粮食一扫而空。

柳茹茵还在踌躇的时候,韩美玲已经兴奋的挤了过去......对,就是想挤过去但死活挤不进去的那种情况。

白白等了快一上午,柳茹茵这才放开自己和韩美玲好生挤了几次,但可惜人家来卖的都是一些刚刚能入口的食物,陈玉华需要的好粮食根本看不见。

这年月的人都善良,虽然是彼此竞争的关系,但还是有好几个人指点她俩。

“要想精细的粮食,得周日来。”

“有这种粮食的都是干部或者大学里的人,不过人家不要钱,要么是他们能用的粮票,要么是等价的粗粮。”

柳茹茵和韩美玲谢了这几位大口罩,缩在角落里商量起来。

“咱们听了一上午,现在才知道市场上粮价比粮店里的高太多了。”

“粮店里玉米面已经涨到了一毛一斤,可市场这边一斤却要一块一。”

“白面粮店里卖一毛九,听说这边得要四块!”

(很奇怪吧,后世觉得玉米面比白面更有营养价值,这个轮回也是没谁了。)

韩美玲拿着自己的小本子在念。

“粗粮还好点,粮店里只要七分到九分,市场这边最贵的粗粮是高粱面也就八毛,薯干是七毛五一斤。”

“粮店里杂豆和豆渣是七分一斤,这边翻了八倍。”

“也就玉米芯粉和麦麸最便宜,这边只要四毛一斤。”

旁边不远处两个男人听到韩美玲的念叨不禁苦笑摇头,出声插了句嘴。

“你们怕是想多了,粮店早就看不到白面了。”

“就连玉米面如今也当精细粮食卖,没点关系和照顾队都排不上。”

“那玉米面里也不知掺和了多少麦麸。”

“既然来了这里,就别想着粮店里的价了,甭管人家开价多少,你先拿下来才是正理。”

这是人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柳茹茵和韩美玲急忙谢过记在心里。

巷口传来一阵骚动,柳茹茵、韩美玲和周边几个人都立即站了起来。

看动静应该是有人来卖粮食。

一群人刚刚想往前挤,却发现前头的人居然自动散开。

进到巷子里的是三个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男人。

个头都不小,腰间还鼓鼓囊囊的,分明是带着利器。

这三人的眼神也不对,看人总先看脖子,弄得大家心里都发毛。

其中一人推着半旧的单车,后座上是个大麻袋。

看麻袋表面那棱角分明的形状,里头肯定不是粮食。

领头的人瓮声瓮气的低喝了一声。

“我们不是卖粮食的,都别靠过来!”

黑市上的买家们当即惊疑不定的后退开来,让出了一条路。

这三人的目的地是巷子的最中间。

三人到了地头依旧警惕的东张西望,单车遮住一面,另外两人遮住一面,另外一个人把麻袋吃力的搬下来放在中间靠墙角的位置,然后三人蹲在那里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柳茹茵和韩美玲好奇多看了他们几眼,也被其中一人狠狠的瞪了一下。

靠着这股子凶劲,他们周围十米内都没人待着。

领头的汉子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被麻袋遮住的那个老鼠洞口,压低嗓子问自己的同伴。

“你小子没约错吧?”

“放心,约的就是四点半,对方纸板上写了,要是超过十分钟洞那边没人,咱们就可以走。”

三人都是附近屠宰场的职工,杀猪师傅带着自己的两个徒弟。

虽然京城的肉类供应极其紧张,但他们场里每天都有需要屠宰的任务,几乎每天都有从各地送来的牲口供应京城。

屠宰场作为公有企业去年率先改了制,吃起了大锅饭。

大师傅干多干少都拿一样的工资,刚开始还好,可随着粮食供应紧张起来,大家对费力气屠宰牲口的工作也变得懈怠起来。

今儿带着徒弟来这里的马师傅算是场里的另类,场长还说要给他今年申报场劳模。

因为就马师傅和他的几个徒弟最勤快,遇到工作从来不拖延,还乐意帮隔壁几个组的忙。

其实马师傅不是真热心,而是他有一门家传的手艺——每杀一头猪,他能自己昧下半斤猪肉和好几根碎猪骨头,哪怕解放前最精明的东家都发现不了端倪。

虽然场里的监控很严格,甚至还有驻场的干事和公安,但他们师徒还是想尽办法弄到手了不少碎猪骨头。

这些骨头拿回来好生熬上一熬,是很补的汤水。

偷拿的时候很冲动,可事后怎么出手却是个大问题。

风声露出去,一旦上头得知,肯定会清查各大屠宰场。

后来马师傅的一徒弟咬着牙带着了些骨头去四处黑市晃荡,很真被在地安门附近的黑市里找到了一个渠道。

一个通过老鼠洞伸纸板子交易的家伙。

之前那些骨头换了过后,马师傅一帮人紧张了好久,但外头却一直风平浪静。

而这次人家点名要他们手里的那些已经“过期”的猪骨头,有多少要多少。

“我听着就不太对劲,别是公安下的套?”

另外一个徒弟的手紧紧放在腰间的钩子刀具上,说话紧张到有些磕绊。

谁会要“过期”的猪骨头?

可马师傅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粮食,他脑子里全是这两个字。

忽然老鼠洞里传来一阵响动,几块砖头被抽开,一个废纸壳做的纸板伸了出来,上头还绑了只铅笔。

“多少斤猪骨头?”

马师傅的徒弟急忙轻车熟路的抓起铅笔写下几个字。

“足足一百七十斤,多的算送的。”

说实在的,他也不知道对方要这些已经变得干巴巴的猪骨头干什么?

大部分还带着臭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