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100章 不过如此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买家的诚意相当大,三个条件也是人家家里尽全力才能搞定的。

拿景山公园管理处的那两个岗位来说,宝根就绝对就不会放弃。

1960年在京城帮一个毫无贡献的路人拿到一个正式编制,那家人也是冒了不小风险的。

可学校死却不松口!

宝根和其他十一个各年级特等学生都是“禁售名单”上的。

谁叫他当初参加特等生考试时表现得太过妖异。

学校就指着这些特等生带动整个甲班往前冲,哪里会让他们跑到最差的丁班去?

初代景川学校的领导们各个后头都通着天,谁拿他们都没办法。

但宝根却没有泄气。

因为六个年级的十二个特等生和十来个表现最好的优秀生都被通知,从4月15日起去东高房胡同小学的一间教室上大课。

为期十天。

教学内容是新编出来的,涉及教学内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都有,低年级的学生听不懂高年级的内容也不要紧。

这十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哪些高年级内容在经过修改调整后适合低年级的好学生提前学习。

景川小学教改的第一步正是要将小学六年压缩为五年。

从小苏州胡同到司厅小学比到东高屋胡同小学远了大概五六百米。

东高屋胡同小学很小,看着像是直接开设在胡同里的。

小学门口已经挂起了两块门牌。

分别是东高屋胡同小学和景川小学部。

大概是因为天上掉馅饼的原因,宝根发现他遇到的所有人都挺开心的。

——可惜你们开心早了。

宝根暗自吐槽。

等景川小学正式开学,除了部分优秀老师和学生外,剩下的人会继承东高屋胡同小学的牌子在原地办学。

小学部和中学部会直接搬到骑河楼一带办学。

这次为了实验改过的教纲,锦川学校的教研室开设了两个临时特等班。

初中部的设在91中,小学部的设在东高胡同小学。

宝根数了数整个班加上他一共才三十一个学生,而教室后头挤满了来听课的教研室和人教的老师。

这三十一个小学生当中,有来自一年级的两人,二年级的四人、三年级的三人,剩下的全是四到六年级的优等生。

看到教室后面坐的老师居然比全班人数还多,所有的小学生们都感到异常紧张大气都不敢出。

可宝根却看着那些老师们开心的笑了。

简直是天助我也!

第一节语文课,负责上课的是对集中认知极有研究的马老师。

在经过简短的介绍之后,马老师立即开始随堂测试各年级小学生掌握着文字平均水平。

在这个课堂上收集到的各年级平均值,将作为以后各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顶级水平来参考。

二年级学生得到的卷子上几乎全是繁体字,多达两百多个。

宝根需要给这些文字注音,并写出其简体字来。

宝根乖乖的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书写,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陈玉华的教学内容,他不能让别人质疑陈玉华的家教水平。

字迹也是写的相当工整。

卷子收上来,所有老师一起评分,很快得出了结论。

在二年级这个档次,宝根独树一帜,一马当先。

接下来测试的是跨年龄段的知识掌握。

比如诗词默写和造句。

宝根的卷子是马老师和另一位资格极深的语文老师一起看的。

诗词默写题,锄禾。

卷子上的四句五字诗写得工工整整的,乍一看去果然有陈玉华老师的四五分水准。

就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来说,这种字迹已经算得上是赏心悦目了。

两位老师轻轻的点头,这字迹确实不错。

“锄禾日当午,汗滴……诶,错了啊!”

两位老师哭笑不得的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么简单的诗,怎么这孩子都记错了?

看看这孩子写的是什么!

【锄禾日当午,学习好辛苦。读了一上午,还有一下午!】

这是跟谁学的偷懒打油诗。

马老师笑了笑,没有太过在意,认为宝根可能就是被一些不好的学生影响了。

但另一位郑老师却不一样,她觉得宝根这个孩子的品性可能还需要考察一下。

这诗也是能写给老师看的?!

二年级的造句要求是四个头,头两个词都还挺好。

直到第三个【马上】造句。

宝根的答案是:我骑在马上下不来了。

俩老师摇头——怎么会犯那种普通学生才犯的错误?

最后一个用【但凡.....也.....】造句。

宝根的答案是:但凡我有一点本事,也不至于一点本事都没有。

哭笑不得的马老师想了半天还是准备打√,可郑老师却直接打了x,还批了四个字“狗屁不通”。

郑老师寒着脸站起来,直接走上讲台。

“张宝根同学,你站起来。”

宝根乖乖的站了起来。

“刚才低年级的第二轮测试里,就你的分数最低,连一年级的同学都拿到了九十分,而你才刚刚及格。”

“我之前看过你的卷子,你的学业水平怎么会掉得这么快?”

“是不是在被选中特等生之后,就开始骄傲自满了?!嗯!”

“你要知道学习这件事向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你还在原地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早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你抬起头来看着老师,回答我,刚才老师说的这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听懂了没?”

宝根“惭愧”点头。

“听懂了?那你说老师是什么意思?”

“那个,老师您的意思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低头一看没上船......。”

学生们顿时发出一阵闷笑,后头的几个老师也差点没憋住,郑老师手里的粉笔已经断成了两节......。

不少老师对着宝根微微摇头,但却有一个坐在角落里三十出头的女老师看着宝根若有所思。

语文课后是数学课(新小学不叫算术了),宝根的表现依旧稳定——时不时的就会出个洋相,但二年级和部分三年级的基础题却是怎么考都会。

连续三天下来,几乎所有老师都产生了一个观点——张宝根按部就班学习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说是特等生那种天才却有些夸张了。

综合评价:不过如此。

第五天,得到伊老师通知的买家再次努力了一次。

他们没想到这一次校方居然真的松了口。

谁都不会认为一个八岁小孩这么能演。

除了一个人。

江媛看着最新出炉的丁班名单,摇头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