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121章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宝根看似胡乱做的几件事刺激到了黄书翰。

而且这人的能力确实不小,林靖远在第二天就被通知去街道布帘厂当蹲点干事。

“怎么会是布帘厂?!”

一向荣辱不惊的杨大爷对此都吃了一惊。

“街道上不是应该给你酬功么?怎么给你弄到那个破地方去了?”

林靖远无所谓的摇摇头。

“木制厂的几个成绩都已经上了我的档案,我慌什么?”

“而且街道上也说的有理,把最精干的力量用到刀刃上去,可不就是我么?”

杨大爷冷哼一声。

“德性,你还真信了?”

林靖远没有接话,而是平静的在帮陈玉华做事。

“大爷,那个布帘厂有啥问题啊?”

宝根好奇的拉住了杨大爷,梅子、林爱红也跟着竖起了小耳朵。

杨大爷是最爱给孩子们讲古的,他清清嗓子给宝根几个说起了这个布帘厂的来龙去脉。

布帘厂设在小苏州胡同西边的帘子库胡同。

成立于建国之后。

这样的小厂有好几个,一开始都是为了给京城新建的公家宾馆、招待所提供苏式帘子。

到了五十年代末期,新建的大厂已经承接了这部分的任务,所以这几个小厂不是被合并就是转型,但也有就此陷入困境的。

景山街道下属的布帘厂就是其中之一。

布帘厂最后一笔任务还是去年十二月完成的,来自冀省的一个单位单子,如今过去四个月厂里一直没有后续的订单。

“厂里工人们整天无所事事,账面上每个月都要街道上补贴,”杨大爷最后幽幽的说了一句,“本来街道上是有整改计划的,可偏偏遇上了这荒年,哪里还有资本去改造布帘厂,只能拖了下来。”

宝根点点头,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关泰山一阵风的冲进了大杂院。

“宝根,木制厂那边还真出事了!”

......

木制厂的大门口新悬挂了一个牌子。

上头是厂里关于讨论国际象棋外盒封面的建议结果。

本来这种小事没什么好公示的,可背不住有人存了要显摆和害人的心!

黄书翰亲手做的这块牌子,为了防止人篡改,他让大师傅用的是不容易褪色油漆写的字。

大师傅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的是毒药,自然是帮他写了。

牌子上他的建议和林靖远的建议那两行字格外显眼。

林靖远建议的图案是两位启蒙者和导师、慈父头像,而黄书翰的方案却是只有一人的头像,正是老毛子家里此刻的大家长——赫玉米棒子。

对此黄书翰心里暗自得意。

就国内的这些人消息闭塞的程度,哪里会知道我们老大哥那边已经变了调子,可笑林靖远居然还敢用那个的头像。

这不是给老大哥直接上眼药?!!

“林靖远啊,也不是我们之间有什么仇,”黄书翰看着高高挂起的牌子微笑起来,“可只有你倒了,木制厂之前所有的功绩才能算到我头上来。”

“街道上的几个领导也不会整天拿你的事迹来督促我做事!”

黄书翰舒心的回到办公室,在车间生产计划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不用说肯定是用他的方案,盒子上就用一个人物头像——赫大玉米棒子。

坐下后黄书翰悠然的点燃一支烟,手下意识的在桌子一角摸了一下,结果摸了个空。

“可惜啊,那张报纸被谢同志找了回去。”

让他平白少了个装逼的好工具。

“那个谁,马上把计划发下去,两天之内要把第一批产品交到外贸部的同志手里!”

看着手下那帮人满脸的不解,黄书翰内心充满了自得和鄙视。

——这帮土包子懂个屁,过两天可是重要的纪念日,他笃定那天各外事部门肯定和老毛子专家组有联谊活动,这不是他新产品面世的好机会?

在他的规划里,木制厂厂长不过是他的起点罢了。

两天之后,宝根对着笔记本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而黄书翰看着今天的日报,浑身都在颤抖。

“怎么会?!!!会是这样?!!”

在导师的八十周年纪念文章里,龙国对老大哥提出了意见......。

......

【孩子们很可爱,看到他们红扑扑的小脸和笑容,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欢快的在草地上表演着好玩的节目,我就觉得自己这条腿丢的很值......。

可惜啊,我们这些大老粗,白瞎了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高雅节目。

也就看个热闹,而且多年下来,都已经看腻了。

有时候看到那轻飘飘的道具枪和道具大刀,还有孩子们那一板一眼的舞蹈动作,我和老战友们都觉得有些腻味。

嗯,护士说这叫容易出戏,对,就是这个词!

俺记得我们团的文工队当年也是一个赛一个的黑......。

哎,想多了,如今不是当初了,孩子们挺用心的,就当一乐子吧。

育英小学的还不错,小丫头们民族舞跳得真欢快!

可这几个老首长是怎么回事,打分都给的这么低,切,还真当自己在带兵啊。

无所谓了,反正用不了几年,你们也得住进来和我们作伴......。】

宝根万万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刷些不靠谱内容的笔记本居然会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

最新的涂鸦居然是某高级疗养院老人的一篇日记。

虽然错别字很多,但不妨碍宝根读懂了里头的意思。

日记里提到好几个关键的信息。

例如“育英小学”和“民族舞”。

而根据丁班几个人从乙班朋友那里打听来的情况,育英小学二年级标杆班在排练的刚好就是一支民族舞。

听说那边的指导老师请的还是京城里最好的舞蹈老师之一。

那就对上了!

写日记老爷子所在的地方就是他们班要去“慰问”的那个疗养院。

宝根仔细把日记研究了几遍,这才召集了班委们开会。

他第一个问的是梅志强。

“大强,你之前说乙班好几个人和育英那边吵上了?”

见宝根提到这个事,梅志强当即兴奋起来。

“可不是,他们都是一个大院的,谁也不肯让着谁。”

“育英那边说他们这回慰问演出肯定是第一,乙班的几个不服气,已经偷偷打上赌了。”

宝根强行忍住了转动眼珠的冲动——那是反派形象。

“这样,大强,你去和乙班的几个同学说,这回我们丁班准备全力以赴,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他们家里帮忙。”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