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72章 少了三斤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本书关于司厅小学的发展基本遵循原来历史脉络。)

小学部。

小学部没有专门的会议室,一旦开大会所有老师都要来左副校长的办公室。

如今整个小学部三十六个老师一个挨着一个的挤在里头。

左副校长索性站着发言。

“方案已经下来了,从下个学期开始,我们司厅小学和初中部分开办学。”

“初中部和小学部之间要修围墙,估计还是以篱笆子为主,千万记得回去后叮嘱各班的学生,不要去翻篱笆子。”

“尤其是那些喜欢走近道回家的孩子,要着重叮嘱。”

“几根木头拼起来的东西,能经得起几个孩子爬?”

“一旦摔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还是轻的,吃都吃不饱,家里哪里来的营养品供着?”

“这个事学校会当重点来抓,各班一定要交代到位!”

左副校长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又环视了一圈。

其实她此刻的心里是喜忧参半。

作为一个女性能真正主政一校是对她的认可,但没有初中部的帮扶,加上两边把本来就可怜的家当一分,司厅小学的境遇怕是比之前还要困难点。

尤其是她手下的这三十六员大将,一个比一个瘦,唯一看起来有些富态的几个其实都是浮肿病。

她叹了一口气,指着其中一个戴眼镜的训了几句。

“孙老师,你看看你,今天怎么又肿了些!”

“前天发给你的康复粉呢?”

孙老师大约四十多岁,嘿嘿笑了笑,往人堆里又挤了挤。

左副校长痛心疾首起来。

“你们啊,发给你们的东西已经是最低限度了,三令五申不让你们拿着去补贴学生,可没一个听劝的!”

“孩子们我也心疼,可你们万一倒下一个,就代表着一个班的学生没人去看着。”

“而且你们给了孩子,他们转头又偷偷少吃一些,给家里省,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的!”

老师们都低着头,左耳进右耳朵去,跟自己班上不太听话的学生一个德行。

“得了,再说两件事。”

“一个事是下个星期,各年级选拔学生代表去育英小学参观的事。”

“育英小学是全京城的标杆,一定要吩咐好学生们,要戴干净的红领巾,衣服要洗过的,不要唯唯诺诺的,大方自然一点。”

“第二个事,又到了上报项目的时候,我们司厅小学已经好几年都没动静了,大家集思广益,都想想,怎么也要找个名目出来,嘴皮子官司我去打。”

可惜脑子活脱的老师都在初中部,小学部这边的老师一个比一个安静。

最后还是邢主任硬着头皮说了几个名目,然后全体举手通过。

左副校长见状摇摇头,估计又没戏。

......

“为什么又是我去?”

伊白梅同学满脸的不满。

“作文你比我好,算术也是你厉害,”小姑娘越说越委屈,“为什么不是你?”

宝根急忙安慰。

“得了,那是因为你比我漂亮啊!”

女班长听了后直接“感动”得哭了。

宝根挠头——我说的是真话啊。

——换我是校长,我也选漂亮的小姑娘去参观,选他一个正在换牙的,一张口全是城门洞,这不是考验育英小学那边学生忍笑的能力么?

“张、张宝根,我不跟你玩了~!呜呜呜呜。”

好吧,友谊的小船又翻了。

宝根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最多明早友谊的小船又会翻回来。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上学的时候,看着宝根盯着笔记本上的鬼画符在研究,梅梅同学又忍不住叽叽喳喳的主动和他聊了起来。

“你怎么这么喜欢乱画些东西,丑死了!”

“浪费!”这是关老二在搭腔。

“下回让我画几笔?”

这是刘大姐满脸好奇的提议。

宝根的心情很不错,对三人的叽叽喳喳毫不在意、充耳不闻、概不理会。

因为笔记本上总算刷出了一篇自己够得上的事情。

【永远忘不掉的日子是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一日。

那时候我还是东板桥胡同粮店的一名职工。

那天的事情哪怕几十年过去了,我和很多同事还一直记在心里。

想起来心里就觉得难受,总觉得我们这帮人不算个东西。

那天我和师傅几个从郊外的转运站运粮食回来,因为头天偷懒没有对板车进行维修,结果板车在路上坏了三次。

加上来回找零件维修的时间,我们的粮车进入城区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

当时我们都很紧张,因为这个批评肯定是挨定了。

上头三令五申,禁止在大白天运粮食,基本都是在夜间或者凌晨必须完成粮食的转运工作。

整整一大车粮食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上,我们有一种错觉,几乎遇到的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在车上。

那年是什么年景?我们到现在还记得,为了一口吃的,说不定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而最让人惊恐的是在距离粮店还有两里路的时候,板车的轱辘又掉了!

四五袋粮食撒了一地。

我和师傅都记得当时我们的脑子猛的就懵了一下,整个大街上安静的吓人。

几乎所有的行人都停下了脚步,冷汗瞬间涌遍了我的全身。

当第一个行人走过来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摸向了板车上的棍子。

可我依然记得那个老大爷问的是:“同志,要帮忙吗?”

随着老同志的一句话落下,周边的人都涌了过来,师傅和我的心当时都凉透了。

可半个小时之后,散落在地上的米又回到了袋子里,更有十来个同志帮助我们推着板车回到了店里。

事后我们暗中进行了重新称重,漏米的那里个袋子一共少了三斤。

这三斤粮食的差额最后由我们店里的所有职工平摊了,为此我还不甘心的念叨了小半年,心里恨透了那些顺手牵羊的人。

直到七十年代,我再遇到师父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错了……。】

宝根眨眨眼,这不就是今天中午的事?

眼珠子又转了转,他觉得这件事如果操作的好的话,说不定会有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