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15章 林家底子不错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火药局胡同在小苏州胡同的西边,两个胡同都位于地安门大街的南边。

刚好与北边的南锣鼓巷隔街相对。

火药局胡同二条中间的陈家院里。

媒人正带着老林和解卫军坐在堂屋里喝茶。

在他们的对面坐着女方的父亲和一位一直低着头的女人。

女人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大概是职业是小学老师的因素,所以显得很是清秀。

按说以陈玉华这样的条件和长相是不应该缺追求者的。

可坏就坏在这姑娘在十一年前还在读女中的时候,十四五岁的她身上就多了一纸婚约。

听说未婚夫当年十九岁,在旧Z府里上班,还灵活的在大军围城之前跑去了南方……。

虽然之后官面上没有歧视陈玉华这类人,考公上学依然自由,否则陈玉华也当不上小学老师,但周围知根知底的邻居街坊却没有人愿意娶这么个儿媳妇。

也有不怕这方面的愣头青一直在追陈玉华,就在男方家里即将松口的时候,五九年到了。

灾年的年景,让缺衣少食的男方父母终于松口想让陈玉华嫁过去,但人家看中的是陈玉华的那份工资。

陈玉华也不是傻的,自己父母也没个正式工作,自己要是带着工资嫁过去,那父母岂不是会被饿死?

所以两边不欢而散。

当初给陈玉华介绍林靖远的是小学的一位领导。

领导的丈夫和林靖远是一个部队出来的,算是林靖远的上级。

所以就想撮合一下林靖远和自己老婆看好的陈玉华。

陈玉华的父亲陈保全已在看着林靖远,对于女儿领导介绍的这个对象,他心里还是颇为满意的。

外头的人在听说这件事后都私下劝他千万不要答应,概因林家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而房子又那么小。

陈玉华这样的姑娘嫁过去当后妈,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好在人家校领导的爱人私下给陈家透过底。

就拿如今坐在林靖远身边的解卫军来说,今年已经虚岁十八,又没个单位接纳,看似林家最大的包袱。

可背不住解卫军的出身好啊。

虽然三代单传全家剩他一个,可解卫军的爷爷当年是码头工人,老爹是纺织工人——旧社会参加游行被人群踩断腿死的,养父林靖远更是退伍军人加工人,妥妥的根正苗红。

人领导说了,小解和领导家孩子玩得好,只不过领导家孩子才十六,等到明年满了十七虚岁十八,就安排这俩孩子回老部队去当兵。

而林家老二柳茹茵虽然是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可人家成绩相当好,马上就要初中毕业。

玉华的领导说这个闺女是一准能上中专的,住学校拿助学金根本不用家里养。

所以真正需要照顾的是林靖远亲生的那两个。

但这算什么?

哥哥退伍、姐姐毕业后都是包分配的铁饭碗,过几年林家的日子怕是比谁都要强。

老陈笑眯眯的想着,要是他女儿规划得好,头胎孩子大概一岁左右,大哥和二姐都有工作了。

一家四个职工啊!

隔壁厨下,陈母一边忙活着午饭一边和媒人低声嘀咕。

“这个小林是怎么回事?”

“才一个月不到又养了一个!”

“依照我的脾气,两边就不用继续了。”

媒人笑着劝她。

“看你说的,人家小林以后家里铁定是三个铁饭碗,哦,不对,新来的这个老三是烈士子弟,也是退伍兵的后代,那边矿上是留了名额的。”

“每个月十五块,养个孩子足够了,以后也不用家里操心,无论是当兵还是入厂都是没问题的。”

“等以后他们俩生的孩子大了点,哟,三个吃铁饭碗的哥哥姐姐宠着,那还不跟掉蜜罐子里似的?”

陈母听着心里确实熨帖,可她恼火的不是这个,而是小林做这决定也不知会女方这边。

媒人懂她的意思,又劝了一句。

“你在意这个干嘛,两边还没正式谈,他要是巴巴的上门说这个事,臊也把你家玉华给臊死了!”

“再说如今小林和铁路局那边扯上了关系,人家铁路局肯借出一个房子来,他最近又有了要提干的苗头,你要是还犹豫,以后可别后悔!”

陈母拍了拍手上的灰,终于笑了起来。

“你别说,外头人都看他小林不起,但谁也不知道人家底子根本不差。”

“我最满意的还是这个房子。”

“铁路局的这个房子距离我家就三百米不到。是当初社改的时候一个铁路局职工交上去的,可后来人一家都调城西铁路去了,这里才空了下来。”

“独门独户,虽然只是一室一厅,可也带着一个小院子。”

“我和老陈合计过,虽然现在不准私自把民房扩建,但在院子里隔断一间出来是没问题的。”

“那就是妥妥的两室一厅,三个小的住一间,他们俩住一间。”

“他们去上班,小的我们俩照顾就是了。”

媒人笑着好奇问。

“那小苏州胡同那边?”

陈母声音又低了一分。

“刚才小林说,等大军真正满了十八,就单独立户,那边房子租人的名字也改成他。”

“街道明白他的意思,不会要房租。”

“要是大军去当兵,就让二丫头经常从学校里回来照看照看。”

陈母说的眉飞色舞,又提了提林家送来的两个小口袋。

“之前就说好的,二十斤纯玉米面,十斤陈高粱米,”媒人笑着拍了陈母一下,“小林可是个实在人。”

三十斤好粮食啊!

陈母有些不舍,但当着媒人的面也只能出出血。

“多亏了你在中间走动撮合,今天中午玉米面饼子管够,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媒人笑得更真诚了些。

“算了算了,一张饼就好,你家难道以后不过日子了。”

陈母手脚麻利的把其中一个大概是装着玉米面的口袋打开,才看了一眼,脚下顿时晃了晃。

她还来不及把口袋合拢,但已经被媒人看了清清楚楚。

“啊~,白、白、白面!”

陈母急忙捂住媒人的嘴。

“嘘~~~,小声啊,不能让外头听见!”

媒人的手指头有些哆嗦。

“二、二十斤白面!”

“小林这孩子对你家玉华也太上心了吧?!”

陈母眉开眼笑的想把白面收起来——这年月正经人家谁吃白面啊,等去黑市上换成几倍的粗粮才是正确的过日子方式。

可她发现媒人的目光一直盯着这口袋。

“要不,中午.......吃白面馍馍?”

陈母说这话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似被刀剜了一下。

“那怎么好意思,.......我先谢谢了。”

陈母一咬牙。

得了,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干脆把人情做到底。

中午再来点高粱米小粥,虽然是陈高粱碎米,但现在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喝得上的。

于是她打开了那十斤装的“陈年高粱米”。

“诶,这高粱米怎么看着不对劲啊?”

陈母和媒人对视了一眼。

——怎么这东西看着像南方的稻米?

......

陈玉华低着头不说话,对于这个对象她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她都二十六了,人家也只大她二三岁,虽然有两个孩子。

可人家是半岛上拼过命的,又是工人,自己要是嫁给他,那自己身上最大的污点也不是问题了。

而且林靖远确实长得很不错,浓眉毛加斯文脸,偏又一身腱子肉。

他还是自己领导爱人的老部下。

她唯一有些不确定的是,他家里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

五个孩子的后妈......。

头疼。

......

头疼!

宝根龇牙咧嘴的揉揉头。

谁知道这狗洞后头居然那么窄?

隔着一尺多就是另外一堵墙。

他还以为钻过去就到了黑市小巷了。

但紧接着,他听到了对面墙后头传来的对话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