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9.5万字

第289章 年投资100亿

书名: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2

“赵老,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对现在的华夏百姓来说,电脑确实是昂贵的奢侈品。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个人电脑自从出现后,价格就越来越低,从最开始的三四万一台,现在已经降到一万块以下,未来还会越来越低,而我们华夏老百姓的收入,却在持续提高。

等什么时候,华夏老百姓一两月工资就能买得起一台电脑的时候,电脑差不多就普及了,这个时间,不会太远,按照电脑每年的降价幅度,以及华夏人均工资的涨幅就能算出来,最多也就十几年,电脑就会普及。

就好比当年的手表,我小时候,村里就三个人有手表,恨不得天天把袖子撸起来显摆。可现在呢,就连小孩子,手腕上都能戴上一块手表了。”

赵老沉声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也讨论过。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电脑不是电视,电视是可以供一个家庭闲余时间来消遣的,而电脑是用来工作的。”

“赵老,电脑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办公,m国已经通过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最迟明年,就能建成万维网,到时候那个时间,全世界的电脑用户,都能通过万维网联通在一起,大家可以通过电脑聊天,可以通过电脑浏览新闻,可以通过电脑玩游戏,甚至,未来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购物,您可以把电脑看成是电话、电视、收音机、游戏机的集合体,唯一阻碍电脑在华夏普及的只有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一直没说话的李老问道。

“手机!”

“手机?就是你们公司正在研究的那个小型大哥大?”

“是,但也不是,将来的电脑,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手机取代,但不是我们公司正在研究的手机,而是未来的手机。李老,你应该听说过摩尔定律吧?”

“当然听说过,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没错,再过去的近三十年里,摩尔定律一直有效,未来二十年,摩尔定律依然适用,这也就意味着,继笔记本电脑出现后,电脑的小型化,还会持续,二十年后,一台电脑,会变成比手掌大小,如果再加上通讯功能,那就会变成一个拥有电脑功能的手机,有了这样的手机,电脑自然就没办法普及了。

如果说,有一天,这样的手机,普通人一个月收入能买好几个,那您觉得,人们能离得开这样的手机吗?

而这样的手机,其中最关键的零部件必定是科技含量最高芯片,假如真的有一天,人手一台这样的手机,人人都离不开这样的一台手机,对它产生了依赖性,而我们自己却不能生产芯片,那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你最后说的这一点,国家也注意到了,所以,这次国家才希望在你这两台光刻机的基础上,实现弯道超车,避免被芯片卡脖子的事情发生。”

“但问题是,你们连购买这两台光刻机的钱都拿不出来,就算我把这两台光刻机送给你们,你们能保证复制出来吗?”

“小林,你要相信国家的实力。”

“我当然相信国家的实力,若是国家不计代价的投入,我当然不担心,可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所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你小子,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到底想什么?”

“杨老、赵老、李老,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最先进的光刻机有两台,国家想要研究,有一台就够了……”

林晓话没说完,就被杨老打断了,“如果只是研发光刻机,确实有一台作为参照就够了,而另一台,按照计划,是打算在芯片的制程工艺,封装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的……”

“我打算在未来10年内,在半导体领域投入不低于100亿!所以,我希望其中的一台光刻机能够留给我,在我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这次,换成是林晓打断了杨老。

“一百亿?你可真敢说,现在的资产才十亿出头吧?”

“杨老既然知道我的资产情况,那一定知道,三年前,我父亲瘫痪在床,我被学校开除,家里欠债四五万吧?但我只用了不到三年,就赚到了十个亿。而且,我公司研发的一款新产品,名为mp3,就在前几天,刚刚跟沃尔玛签订了一笔100万部,总金额3.2亿美元的订单,而这款产品,按照我的估计,销量能超过1000万部。”

赵老三人对视一眼,都流露出震惊的神色。

之前他们就好奇,林晓身家只有十亿出头,怎么就敢分期6.4亿美元买光刻机?

就算林晓是空手套白狼,可有实力倒卖光刻机的卖家,总不能不对林晓进行任何调查,就把光刻机卖给林晓吧?

原来,这才是林晓的底气。

这样一来的话,半导体项目,交给林晓,确实比交给某个研究所更合适,因为林晓舍得投入资金啊。

芯片在未来的重要性,并不是只有林晓能预见到,很多人都判断出来了,国家也很重视。

但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芯片是能从国外购买到的,所以优先级得往后排。

“林晓,你确定在半导体领域投入100亿?”

“杨老,我确定,另外,我每年还可以拿出2000万美元,用来赞助光刻机项目。”国家缺钱吗?答案肯定是不缺,钱对国家来说,无非就是印钞机多开几小时,但国家缺的是外汇,所以,林晓赞助的是美元。

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很多零部件,精密仪器,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对国家的科研项目来说,这才是最费钱的地方。

“好,原则上,这件事我们同意了,你先回去等消息吧,接下来会有人跟你们谈具体事宜。林晓,你很不错,整个华夏的年轻一辈当中,你都能排的上号,我看好你的未来,别让我失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