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90章 戴安澜,出击!

  

  重庆

  黄山官邸,云岫楼

  距离卫立煌抵达洛阳已经过去5日,戴笠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情报传递到委员长手中。

  这天也不例外,张治中带着最新的电报来到委员长面前:“洛阳、昆明来电。”

  正在准备与各国驻华大使见面的委员长正看着报告,头也没抬:“说说吧。”

  “是!”张治中打开第一封电报:“洛阳方面来电,卫立煌几乎每日住在指挥部,原何应钦提防.咳咳,第9军已经尽数开拔前线,部队大幅度收缩。”

  “日寇方面目前混成第16旅团、第3师团、第36师团在夏县、闻喜一带出现,混成第9旅团、第41师团、第4混成旅团与第33师团在北线至阳城一带出现。”

  “不日.即将开战。”

  委员长鼻子重重出气,抿着嘴摇头后“啧”了一声:“他卫俊如的报告呢?怎么说?”

  “昨日有一封前往军部电报,要兵,要粮,要装备”张治中顿了顿:“应是没答应。”

  “没答应是正常的,哪里都缺,他薛伯陵还要反攻呢,陈诚也叫嚷着要报仇,若不河.”委员长及时停下摆了摆手,让张治中继续。

  后者心中撇了撇嘴,不由得腹诽:好歹人家替你卖命,总得捞着一句好吧?

  但出口却是:“委员长所言甚是,最近墨三那边压力很大,也在叫嚷着要补给呢。”

  “行了,半小时后,给我接卫俊如。”委员长想了想,还是要好生安抚对方的,如今大将不多,能打的更少,也是没有办法。

  张治中点头应下,继续念道:“昆明来电,俞济时已然掌控第9集团军。”

  嗯!?

  委员长抬头斜眼看向张治中,可他马上反应过来,这是有人在暗示他,该拆解第9集团军了。

  确实,那第25师有2.5万人的恐怖编制,确实有些格格不入。

  “我知道了,阎锡山那边有什么动向,汾阳的事情查清楚了吗?”委员长继续低头看着文件,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华盛顿的态度稍微出现了一些变化。

  连续的爆炸虽然诡异,但结果很好。

  至少目前日寇南下的意图非常明确,华盛顿的高层目前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日寇既然与莫斯科签订中立协议,这就明摆着要南下,那么菲律宾就相当危险了。

  法属印支除了河内几乎落入日寇之手,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这些便是日寇的下一步核心了。

  而这些地方加起来不过30万守军大多都是殖民地军队,几乎不堪一击。

  在有些人看来,只要不动菲律宾,卖一卖重庆与伦敦并没有什么。

  他们也应该已经习惯了!

  毕竟现在中立主义的思潮还是占据着整个国家,如果通过发战争财就可以走向复苏,为什么要参战?

  而罗斯福则不这么认为,他对自己的手下有过一次秘密谈话:

  “美利坚就这次机会了,这次如果能登上去就登上去,登不上去历史不会再给美利坚机会了”

  不得不说,美世宗的眼光与战略,对自己的国家而言,无与伦比。

  但这也是建立在无数人与无数国家牺牲的基础上。

  一个绝密计划,已经在罗斯福的大脑中酝酿,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而他的使命,即将迎来新的挑战。

  原华盛顿驻华大使詹森刚走,接替他的是克拉伦斯·高思。

  各种情报显示,这位新的大使对远东有自己的看法,主张扩大对华援助,建立亚洲新秩序。

  但他也深受罗斯福的影响,对重庆高层与他本人,有着一定的成见。

  就在委员长起身,准备给卫立煌打电话的时候,张治中自己补充了一句:“根据可靠消息,卫俊如向沈复兴求援了,不知道沈复兴会不会答应。”

  嗯?

  又是一个意外的消息,委员长沉吟片刻:“召健生过来,看看他是不是愿意去居中协调。”

  这边张治中离开,委员长才接通卫立煌的电话:“俊如啊,听说你几天没有合眼?”

  “呃,委员长,战事如火如荼,我只能尽力而为啊。”卫立煌的声音满是疲惫。

  “也不要这么辛苦,把事情,交给手下去办嘛,这第一战区,还是要靠你维持啊。”

  听到这话,卫立煌只是摇头,但话还是要说得好听一些:“请委员长放心,俊如自当尽力。”

  “这次日寇来势汹汹,直奔黄河防线而来,我已经安排健生居中协调,有什么困难,第十战区也可以出力么,毕竟我也兼着第十战区的司令,你可不要一个人扛啊。”

  诶?

  卫立煌皱眉,这话两层意思。

  一是你干了什么我都知道,二是别偷懒,这锅不让你全背,我找了白崇禧与沈复兴跟你一起。

  尽管心中无奈,百般滋味交杂,卫立煌还是暂时低头:“谢委员长。”

  两人已是相对无话,便结束了这次沟通。

  委员长知道,他在3月份从中条山抽走了8万精锐去防G是大错,也知道何应钦军事水平不可能抵抗日寇。

  但他担心卫立煌瞎搞,只能安抚好前线大将。

  挂掉电话,陈布雷已经过来,委员长略一思考便说道:“彦及啊,要多做些宣传,这次中条山会战,不光是第一战区的责任,还有阎锡山与G军,别到时候只有卫俊如一人行动。”

  那边张治中目瞪口呆,你什么时候下过命令?

  但他反应极快,在陈布雷领命离开后说道:“那卑职便去通知军令部尽快下令。”

  委员长满意点头,主要背锅的与辅助背锅的都找到了。

  可偏是这个时候,他心头一动,看着晋南的地图,似乎只要沈复兴、阎锡山与友军一起行动,未必不能打个胜仗出来。

  到时候自己挂帅.

  想到这里,原本只要坚守十余日,留下游击队的战略,在他的脑海中土崩瓦解。

  ——

  郑县

  如今的郑县几乎成了整个河南、河北与山西三省之地的核心。

  每天无数冒着黑烟的火车与卡车借助陇海线与平汉线来回穿梭,将无数战略物资与货物经过郑县送到各地。

  百姓们更是从全国蜂拥而来,哪怕只能分到一栋房子,几亩薄田,他们也愿意。

  到处都在开工,去年的抗洪,随后的大名建设团,到如今的新乡开渠。

  稳定的粮价,安定的环境,还有那面永远飘扬在郑县的【国难时刻见忠诚】。

  就连开遍了每个城镇的税警医院,都是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他地方还在拉壮丁当兵的时候,税警团的招兵严格的让瘦弱普通难民根本没有机会。

  就算是各地的富家子弟也进不去,他们只能报名属地的【保安营】。

  像是大名鼎鼎的【兰封营】,普通的乡绅人家根本就看不上,除非你捐出100亩地,或许能换一个名额。

  要知道,只要家中长子进入【兰封营】,出去谈生意都是一种信誉保证。

  普通百姓们则是要先进入当地保安营成为预备役,经过艰苦的训练后,才有可能被征召成为正式的一员。

  而一旦家中有人加入税警总团,当地的行政公署就会派人去你家发一块小小的铁牌,上书【税警总团-光荣之家】。

  但凡家门口有这么一个牌子,哪怕最后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也没人敢欺负。

  只要拿着这块牌子去当地的公署或者军营门口那么.一跪!

  说不定就要惊动某个团长,或者直接让王署令派人接手。

  要是一不小心闹大了,说不定还有来自地下堡的直接电话问候,那时候就只剩下坐标,不问候名字了。

  这么一副欣欣向荣局面,却因为日寇在运城平原一线大规模集结而遭到破坏。

  无数预备役、属地营、保安营都暂停了休假。

  各类物资开始紧俏,只有粮食价格被王博强制稳定,其他物资都上涨一成有余。

  沈复兴已经接到了卫立煌的求救电报,事关豫北安危,老王、王博与戴安澜再次被召集。

  大事不与众人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杨守义等人已经渐渐习惯听命行事,渐渐淡出了决策层。

  指挥部的地下室内,沈复兴将卫立煌的电报念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战争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早一些,老王,布置得怎么样了?”

  老王摇了摇头:“这赵戴文与楚溪春还在犹豫,倒是赵承绶快到重庆了,或许可以下手。”

  “之前定下计策,将计就计,如今晋绥军的进度卡住,倒是卫立煌让我吃惊,他的主动求援给了我们机会。”沈复兴指向阳城:“日寇逐渐靠近晋城,如今有卫立煌吸引火力,吃掉阳城、沁水的日寇还是很有机会的。”

  戴安澜摸了摸下巴:“沈公,按照之前的计划,不是要威逼石家庄吗?然后就是保定,北平.燕云十六州..”

  不等沈复兴说话,老王便出面解释:“兵力不足,打得下,站不住。”

  他起身来到地图前:“济南、青岛方面日寇通过胶济线两日便达,徐州方面一意孤行西进的话也不过三日路程,北平方面的日寇有津浦线、平汉线南下,届时太原的日寇通过正太线东进,30万日寇加上50万伪军,拿什么守?”

  戴安澜急道:“那就不打了吗?这不是既定策略吗?”

  “我也不愿意,但现在只能保住卫立煌,阎锡山,让他们做大,帮我们守住西面、南面,才能北上!”沈复兴点着烟,低声说道。

  “那”

  戴安澜突然明白,策略的变更不是没有道理,若是手握20万大军。

  怕是重庆那位就要不放心了,只有像现在这样,执掌税警总团,才能让他安心。

  “这才是河内的由来?”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了河内。

  沈复兴点头:“没错!”

  戴安澜起身又坐下:“这次我亲率5团、6团西进。沈公,说好了,打完中条山继续北上。”

  闻言,沈复兴看了一眼老王,两人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