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孙山,科举 > 第1063章 插秧礼

我,孙山,科举 第1063章 插秧礼

作者:西门七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4-14 11:18:03 来源:书海阁

沅陆县的土着乡绅想什么,孙山不知道。

此时此刻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二月八买农具,待到农时战春耕。”

意思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农耕庙会,每到这一天各地商贩及当地农民也聚集于此进行交易。

主要是买卖耕牛、农具、种子、树苗等。

二月二十三日,孙山从广州府出发,走路二十多天才到沅陆县,早就错过二月中下旬布谷声声唤春耕的耕耤礼。

不过不要紧,还有一个插秧礼。

沅陆这边清明前后进行早稻插秧。

于是孙山让老道长择个黄道吉日,进行插秧礼。

老道长接到任务后,暗地里翻了翻白眼。

春耕礼已经过了,孙知县还进行什么插秧礼呢?

举不举办都没人会说,耕田佬比官员还重视耕田,不用官府主持,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田地上谋求多收几斗米。

虽然暗地里吐槽孙山,但老道长还是听从吩咐,左算算右算算。

给算了个黄道吉日来举行插秧礼。

三月初四,孙山一行人出现在城外的农田上,这次来观礼有衙门的全体成员,隍城庙的全体成员,以及乡绅代表。

当然还有不少吃瓜群众,以及孙山站在这块田地的主人也到现场。

田地的主人心里想着:艾玛,孙大人作甚要主持插秧礼呢?也不知道会不会插秧?看他瘦瘦弱弱矮矮小小的样子就不像耕田佬,肯定不会插秧。

哎呀,等孙大人走后,自己还要重新插过,真是大麻烦。

不仅浪费秧苗,还要废功夫,简直劳民伤财!

虽然孙大人替沅陆县剿匪,又捐书给沅陆的读书人,怎么看都是个好官。

但农耕这种大事,不能马虎。

孙大人不擅长就不要做嘛,真害怕这块田被孙大人糟蹋哩。

田地主人越想越心塞。

城外那么多田地,为何偏偏选择他家?选中就选中了,为何还不给补贴?

弄得他一大早就把秧苗码的整整齐齐,等着孙大人来插秧。

等孙大人插完后,自己还要翻工。

艾玛,今年是本命年,过年忘记穿红内裤,所以倒霉的事就找上来了。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

田地主人想是这么想,但脸上的笑容就没听过。

眼巴巴地看着孙山,等待孙山主持插秧礼,等待孙山滚蛋。

孙山见田地主人笑得那一个亲切,高兴地问:“老人家,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插秧?今年的秧苗不错,挺粗挺结实。”

田地主人对自己笑,孙山自然对他笑。

微微一笑很倾城。

田地主人见孙大人跟他说话,虽然暗地里吐槽孙大人“爱作秀”,但一方父母官这么亲切地笑,田地主人可激动了。

急着说:“孙大人,这些秧苗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自然粗壮结实了。”

说完这话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想不到哪里不对劲。

孙山尴尬地笑了笑,老人家的意思是这些秧苗因为他要插秧,所以精挑细选出来的,实际没那么粗壮结实。

孙山只好不失礼貌地尴尬笑了笑。

他来插秧,下属肯定安排最好的了。要是不好,会显得很尴尬。

如果安排些细苗黄苗来,这样的苗子插下去有什么意义。

孙山笑了笑,接着说:“老人家,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一定会有好丰收的。”

谁不喜欢能多收几多米,即使机会不常有,但总归是对生活一种期盼。

田地主人听到孙山的话后,也高兴地说:“承大人贵言,今年一定好气候,我们的田地一定能丰收。”

刚才田地主人被儿子暗暗戳了一下,虽然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

保持少说少错,跟在孙大人后面说的原则,这样保管不会做错。

孙山依旧保持笑容,问道:“老人家,春耕夏收后,也忙着夏耕吧?辛苦了。”

第一次主持插秧礼,孙山不知道说些什么。

本想问多些问题,不过才学了几日沅陆话,太多的话实在说不出来。

没错,那日王家登门拜访后,孙山“一客不烦二主”,拜托王老太爷帮忙找个会说官话的本地读书人来教沅陆话。

王老太爷也非常给力,隔两天就在县学那边找了个读书人来教本地话。

孙山为了主持插秧礼,特意苦学沅陆话。

这不,总算会说几句,以及连猜带蒙地知道田地主人的意思。

孙山,桂哥儿,孙定南,张师爷四人还好,只需要学习本地话。

孙家村的护卫就惨多了,不仅要读书识字讲官话,还要多学一门本地话,整个学习课时排得满满得。

一伙人颓废不已,恨不得立即跑回孙家村,不做护卫了。

孙山和田地主人简单的几句聊天话,在田地主人眼里没什么。

但在官吏以及乡绅眼里充满震惊。

想不到孙山才来几天,就能说本地话了。

不仅脑瓜子聪明,还有上进的心,更有融入沅陆的心。上任的知县,去到哪里都要带翻译,上上任的知县,来了好几年也就会说一丁点,再往上面的知县,来了屁股还未坐热,就被调走了。

官吏和乡绅经历过好几任沅陆知县,就没有一个像孙山这样,如此主动积极地学沅陆话。

大家不由地想到:孙知县真的跟以往的知县不一样,他要走不一样的路线。

回想起那天跟孙知县吃饭,孙知县说了些什么,他们只记得《大乾律》。

经过几天的思考,王家人对他们说“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应万动”。

孙大人表面说什么,那么他们就按照表面说的做。

如果做着做着不对劲,再拐回来。

反正一切有王家顶在前面,他们这些势单力薄的就躲在后面。

这几天,看到王家和孙知县还算和谐相处。

大家不由地认为孙知县看来是打算跟王家“同流合污”,并不会“另辟蹊径”甩开王家。

众人眼睛溜溜转,仔细观察一切,不做出头鸟。

而王老爷正在泰然自若地跟在孙山后面,不动声色。

王老爷安排读书人教孙山本地话,变相地安排卧底。

同族侄儿告诉他们,孙大人脑瓜子不是一点就懂的人,但非常勤快好学。

一句话反复地说,试图连口语都学得一模一样。

短短几日,孙大人进步不少,相信不久将来会听会说沅陆话。

同族的侄儿还告诉他,孙大人的伙食非常好,特意给他做了合口味的饭菜,相当地体贴。

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孙山,科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