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他连忙去做安排。

却不想秦蓁自个儿没出现。

还真是傅鹏霄做东请吃饭,但谁都知道,海芯的总部在海城,双飞电子厂的傅厂长是看着海芯成立的。

他做东,海芯的总经理陈旺平亲自邀请,又有几个会不出席呢。

一群人喝了不少酒。

从酒店出来时,有凉风习习。

陈旺平正想要叫车,看到那边车窗落下,秦蓁招手,「我送你们回去。」

「你什么时候考的驾照?」

「在荷兰学的。」

她驾照迅速拿下,只不过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罢了。

饭桌上脸红脖子粗的傅鹏霄这会儿坐在后排神色极为平静,「他们这意思,得看后续的政策,不过看样子也不是很看好。」

秦蓁给出的邀请名单是精心准备的,傅鹏霄推杯交盏也不是一杯杯的往肚子里灌白酒,说白了还是打听这些人对IC产业的态度。

观望,甚至连观望都不观望。

这年头做什么不能挣钱呢?

干嘛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就为了做个配套的产业?

不值当的。

这倒是也不意外,秦蓁等红灯。

陈旺平看了眼,「那你没打算自己栽培几个企业吗?」

「没那个精力。」秦蓁是真的没那个精力,一个安材已经占据了她绝大部分时间,再去搞别的,她真的精力不足。

「可不搞不行,还是得弄呀。」

AC1999的零部件还可以用日本来的数控工具机应付,可光刻机是发展的。

摩尔定律金身不破,这就意味着光刻机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

两年一换代。

数控工具机、镜头,甚至于发电机。

这些难道都依赖进口吗?

金部长敢跟她保证放心大胆的去干,短时间内倒是不怕欧美的技术封锁,那长久来看呢?

秦蓁是经历过贸易战,知道被晶片卡脖子的滋味。

她不想坐以待毙,还是得再来。

发展国内配套的产业,不能鼠目寸光的做低附加值产业,要产业转型升级呀。

国外一向都对高新技术严加把控,甚至不惜技术封锁。

他们的封锁只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个研究道路是对的。

正确的道路如何长久的走下去,这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陈旺平看着驾驶座上的秦蓁,「那你打算怎么办?」

车里俩人都喝了不少,秦蓁打开车窗透气。

「金部长不是说了吗,有什么事情就找他,当然是得麻烦他了。」

陈旺平:「……那不就是句客套话嘛。」

「他都说了我客气什么呀。」秦蓁不拿自己当外人,在首都这两天,拉着傅鹏霄四处跑,净往电子工业部、工业部还有经贸部那边跑,倒是让傅鹏霄忍不住嘟囔了句,「你对这边还挺熟。」

熟门熟路的那种熟悉。

「那是,之前没……」没少在这里忙活,只不过这话却是不能说的。

「没少打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等着这一天呢。」

傅鹏霄倒是一点不怀疑,秦蓁这人一贯未雨绸缪,来之前都做好了自己会成为牺牲品的准备,打听下这几个部门在哪里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跟经贸部说了什么?」

经贸部这边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改名字,现在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简称略有些拗口。

傅鹏霄依旧习惯称呼为经贸部,虽说AC1999是要出口的,但好像也不用来首都特意跟经贸部这边打招呼吧?

「就是问了下担心的事情。」

秦蓁担心的是在入世谈判上,美国人拿光刻机的技术来做交易,索性过来说了声,真要是这样也不怕,他们完全可以拿这件事做筹码。

毕竟技术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系统:你这不已经好几手打算了吗?用得着这么复杂吗?

先是和美国那边的几个企业有合作,某种意义上和那些财团有了联繫,说不定可以抵抗LLC联盟带来的困扰。

又是跟工业部、电子工业部那边打招呼,希望国内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自给自足的供应链。

再加上本身和荷兰、日本都熟悉,即便是通过专利技术的交换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需求。

已经三管齐下的前提下,再和经贸部联繫,在加入WTO这件事上未雨绸缪,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多想着点总比时候找补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九月初,中国代表团就加入世贸组织一事再度展开谈判,而谈判时美国代表果然就光刻机一事提出了几个问题。

参与此次谈判的经贸部工作人员听到这些问题,竟然有靴子落地的踏实感。

下午就这几个问题做出阐述时,破天荒的反客为主,就光刻机相关技术提出了新的合作方案。

荷兰的工厂加入了LLC联盟,安材到底是个小工厂,就不加入其中了。

不过地球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单元,安材也想要为国际信息产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安材可以与其他光刻机厂商签订技术授权协议,同时中国欢迎美国的厂商在中国投资建厂,为安材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秦蓁曾经最是抵触的与美国企业合作,到底还是没能坚持到底。

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