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这话术可真生硬。

秦蓁也没再继续纠结,「他给我找了几本专业书,我想想看看。要不你回头去读个夜大?」

刘喜民没读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上过。

去读个夜大也挺好的。

这话惹得人哭笑不得,「咱们这地方,哪有夜大?」

秦蓁恍惚了下,自己好像基本上都是待在大城市,倒是忘了这就是个小县城,教育资源还没到位。

「那好吧,等我学会了教你,都一样。」秦蓁想了想,补充了一句,「顶多没文凭嘛。」

刘喜民被她逗乐了,「那你先看书,我去做饭。」

做饭是在外面,毕竟屋子小,要是油烟味散开,都能浸到衣服里面去。

秦蓁看着从傅厂长那里拿来的书,研究了起来。

国内关于机械方面的书多是参考国外,而这种参考也带着时间差。

落后十年几乎是标准。

一流大学的实验室或许能够紧跟国外进度,但对于普通大学来说,教材都相对落后。

比如秦蓁手里头拿的这本,她当初研究航空发动机时就看过。

将近三十年啊,还在用这个当教材,真的是……

国内高等教育也太任重道远了些。

从系统商城换了本关于集成电路的书籍,秦蓁打算研究这个。

系统:可以投射到你所看的书上哟,年卡用户只需要六万点,宿主要不要?

秦蓁:谢谢,没钱。

系统:……那你帐户里的积分打算产崽生宝宝吗?

秦蓁:关你什么事?

六万点。

打劫呢?

秦蓁又不是冤大头,自己当初要死要活跑出来这点积分,容易吗?

系统:老客户了便宜点?你觉得五万点怎么样?

秦蓁:五百。

系统:人家是打骨折,你这是打回娘胎吧?

秦蓁:不乐意算了。

反正她现在也挺习惯的。

国内对于集成电路的研究起步还算早,并没有落后于世界多少。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对集成电路研究最早出成果的应该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德州仪器公司製造的集成电路板创造了历史,这也意味着集成电路时代的到来。而这小小的集成电路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尤其是飞弹制导系统。

军队成了大买家,当时的美国空军是世界上最阔绰的集成电路消费者。

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开始了对集成电路的研究,在前十年内可以说建立了我国的电子工业基础。

然而这个美好的开局并没有持续下去,大规模引入国外的入手设备导致国内仪器设备工厂先后「破产」,几乎将国内电子工业基础打的粉身碎骨。①

进入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某种意义上电子工业的发展试图「拨乱反正」,然而效果并不算多好。

前有日本人的领先于世界,后来又有阿斯麦尔横空出世占领了高端设备市场,国内只能赚点辛苦的代工费,甚至于当贸易战开始后,技术被禁连这点代工费都没有了。

秦蓁看完了这本《集成电路全球通史》后,整个人都陷入了缄默之中。

系统:五百就五百啦,但下不为例哦。

系统:宿主,你不回答我就当你默认了哦。

系统:扣除五百点积分,宿主你检查一下,没问题我就先休息了。

系统:宿主,宿主?

秦蓁:还活着。

她只是在想事情而已。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集成电路或者说晶片註定了成为全球焦点,资讯时代的到来让通讯、交通对晶片的依赖性越发强烈,何况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叶,谁又能预测到那时社会的发展进程呢?

趁着现在还没被落下太多,抓紧赶超是必须的。

但想要赶超,又太难了些。

想要在晶片上赶超,这意味着得需要掌握半导体设备的相关技术。

和航空发动机相关技术保密,你研究出来那就是你本事不一样,半导体设备相关的技术一个个的全特么的是专利,要么中外合资引入技术,要么就得花钱去买,关键是还不一定能买到。

信息技术的研发就像是一群人在攀登华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先爬过去的人卡在那里,后来人就没办法继续往前去。

要想过此路只能留下买路财。

谁先攀登到山顶,谁就是绝对的王者,说掌握全球命运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赚的盆满钵满绝对没问题。

秦蓁深呼吸了一口气,再努力吧。

……

骆新蕊没想到会在厂门口看到秦蓁。

小女孩白皙的脸蛋像是鸡蛋白,让她觉得自己十足的黄脸婆。

「阿姨,我能跟你谈谈吗?」

秦蓁觉得有必要来一趟。

如果没有她的存在,依照刘喜民的性格,和骆新蕊重组家庭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

这才是他原本正常的人生。

秦蓁作为这个变数,自然有变数的自觉。

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在河边坐着。

秋日里的花蚊子盘桓许久趁机落在秦蓁腿上,刚举起獠牙要大肆进攻,危险忽然间降临。

花蚊子想要飞走,但慢了一步。

秦蓁一巴掌拍死了这让人心烦的玩意儿。

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