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付拾一要的桌子,是后世那种餐馆的长条桌子。

一桌四个人,两两对坐正好。

这样节省空间,而且好放。

因为店铺不大,付拾一也只定了四张大桌子,又定了四张小的双人桌。

最后,定了一张大圆桌。

这个大圆桌,她打算单独隔出来一个小包间。

一面靠墙,一面靠窗,另外两边用屏风一围——

大圆桌上,她还定了个机关:大圆桌不好夹菜,所以,能转的大圆盘,是必须的。

王木匠看得目瞪口呆:「这……」

「嗯,蜀地那边的。是不是很实用?」付拾一懒得多解释,只问他能不能做。

王木匠点头:「能做。」

「稳定性好要,不能卡顿,不能摇晃。做工精细点,贵一点也不要紧。」付拾一笑眯眯:「这张桌子就别用松木了,用点结实的料子。」

王木匠心里盘算一下:「这些可不便宜。」

「放心,我不会少给钱的。」付拾一大大方方掏出十两银子:「这是定金。」

王木匠接过来,「那还做点什么?」

付拾一将图都画出来:「长条桌子,一面配个长条的这种椅子。」

「小桌子一个桌子配两个单独的这种摺迭的带靠背的椅子。」

「大圆桌,就配这种正式的椅子。」

「吧檯里格局,您也看见了。一个要做成带锁的这种抽屉,另一个不带锁。其他的就分成小格,好放东西——」

「对,吧檯后面还要做一个齐墙高的格子,靠墙放,不用封背,但是底下可以做一排柜门。」

付拾一一口气说完,问王木匠:「能做吗?」

王木匠好半晌才点头:「能做是能做,但是都不是现有的样子,怪新奇的——」

「不要紧,我隔两天就过来,你要不明白,再问我。」付拾一不怕麻烦,毕竟这都是自己要开店用的。一定要尽善尽美——

王木匠忍不住看付拾一:「付小娘子还真是独特。」

付拾一:总觉得你这不像是夸我的好话。

付拾一从王木匠这里出来,就去买了窗户纸和浆糊,猪毛刷,然后回了永崇坊,去贴窗户纸。

窗户不少,估计要贴个半天的。

结果付拾一刚开锁,隔壁卖胡饼的那家大嫂子就出来了:「我听孙老头说租出去了,你是新来的吧?」

付拾一笑着应了:「是。您是——」

「你叫我齐三娘就成。我和我家郎君是卖胡饼的。大儿子去蜀中求学了,小儿子在乡下,平时就我们两口子和女儿玉娘在这里。有事儿你就说话,都是邻居。」齐三娘显然是个热情爽朗的性子。

付拾一忙道谢:「多谢三娘。」

齐三娘打量了付拾一一下:「你要贴窗户纸?我叫玉娘给你打下手。」

说完不等付拾一拒绝,就喊了自己女儿玉娘。

玉娘和她娘显然有点儿不一样,显得冷漠很多,十五六的年岁,杏眼桃腮,不过偏却画了个大粗眉,脸上也是粉白粉白的。衣裳是鹅黄的齐胸,露出来的脖子颜色,和脸有点不一样,不说鲜明的对比,也挺明显。

头髮梳了锥子髻,显得脸就更圆了……

关键是头上那一朵大大的芍药花——

付拾一觉得,不管来到大唐多少年,她还是有点儿适应无能。

玉娘不太愿意帮忙,跺脚娇嗔:「我才不去。我还有事儿要忙呢!」

付拾一很识趣:「我一个人就行,不用如此麻烦的。」

齐三娘尴尬,还想再说,付拾一赶忙又说两句,一溜烟进了屋。

齐三娘转头瞪玉娘:「人是新来的,你帮个忙都不肯,多不合适!」

玉娘嘟嘴:「我才不去鬼屋。而且凭什么要我去啊,她又没给我家帮过什么忙!」

齐三娘气得不理她了。

玉娘还在嘟囔:「再说了,指不定住多久呢。上一个,一个月都没住,就跑了。她指不定连上一个时间都没有……」

齐三娘听着,虽然不高兴,却还是忍不住嘆一口气,又有些忧心忡忡:「但愿别再出事儿了。」

再出事儿,这一片都跟着晦气倒霉。

三月里,阳光正是明媚灿烂的时候,付拾一一麵糊着窗户纸,一面享受着暖烘烘的太阳,别提多惬意了。

关键是二楼的视线很好,正对着河面,望出去就是波光凌凌,两岸垂柳——

再加上时不时路过街上的行人,真正的就成了一幅画卷。

付拾一顿时就想起了那一句着名的诗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她低声笑起来,觉得更加惬意了。

糊了一半窗子时候,王木匠送床过来了。

付拾一听见喊门声,忙过去开门。

等到床装好,太阳已有些西沉了。

付拾一还有楼下的窗户没糊完,不过也不着急。搬过来之后再糊也不要紧。

付拾一干脆就放下活,去了巷尾的杂货铺,买了干净稻草、蜡烛、油灯这些东西。

稻草是用来当床垫的,这样能吸潮气,而且暖和,有弹性,最关键的是环保。一年替换一下,换下来的还可以当柴烧——别提有多好了。

付拾一铺好稻草,到时候只需要将铺盖卷带过来,棉褥子往上一铺,再铺上被单,就能直接睡了。

大唐验尸官(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