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在她原来的世界里,野菜早就成为席间佳肴,名副其实的野山珍了。

春天里,蕨菜、香椿、荠菜、马兰头、马齿苋、苦菜、地木耳、蒲公英等都算常见又好吃的。

其实在这个朝代,贫苦人家的老百姓,春季里都要上山挖野菜做吃的。

但现在战事不稳,出城挖野菜说不定就会混进奸细来。

虞晚晚便征集了城中二百人,由军队护卫着,上山挖野菜。

这些人挖野菜是有工钱的,挖回来的野菜由官府统一支配。

光有野菜不行,至少还得有做饭的油盐。

这时候虞晚晚没想到,第一个支援天门关的竟是边境边上的札答兰部落。

上一次,虞晚晚去札答兰部落贺寿出了事情,部落的大王和王母一直觉得非常歉意,与虞晚晚也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互动。

这一次,天门关被乞颜包围,扎答兰虽同是鞑靼人,但接到江泠的书信后,也出兵协助江泠从左翼攻击了乞颜士兵,算是完全站在了江泠这一边。

这一次也是主动向虞晚晚提供了些米、面、盐等。

虽然不多,但是至少可以缓解下城内的需求。

虞晚晚又派了军士,每天上山上打猎。

春暖花开,上山过冬的野兽都出来了。

军士们每天都有收穫,什么野鸡,山兔,獾子,有一天甚至打到了野猪。

虞晚晚又征用了五十名女子,在府衙内做饭。

府衙门口又搭起了粥棚,每天早晚两顿向城内的百姓派饭。

饭呢,主要就是野菜粥和野菜饼子或野菜饭糰。

虽都是野菜做的,但和普通人家做得却是滋味大不一样。

虞晚晚的野菜粥,先将野菜洗净,去根,焯水后沥净水份后,切碎,加到慢火熬至米花爆开的粥内。

同时,将打猎得来的肉,切成细丝,加盐,煮熟再加到野菜粥内,稍煮片刻即成。

这样做好的野菜粥,荤素搭配,喝起来有种温暖的清爽。

野菜饼子和野菜饭糰也是如此,其实食材差不多,能够更好吃的最主要原因是做饭的人更花心思,也更用心罢了。

别看只是每人每天两碗粥和两个饼子,就是这些吃食,便能保证人不能饿死,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了。

但这些事情,虞晚晚都没有告诉江泠,江泠在前线上打仗,更是刀口嗜血,她不想他因她而分心。

江泠也的确没有想到,他主要是带兵打仗,这些个战后的事情是属于文官的内政管理,而且他也没料到朝廷竟延迟了给天门官下发救济物质。

当然这件事,江泠七、八天后很快通过城内留守的将士那里知道了。

江泠这一次在大战过后没有让虞晚晚回京,而是让她继续留在天门关,是因为怕她在回京的路上有危险,这一次天门关的险情,不光是乞颜人在做怪,还有北胡、晋西王甚至朱家的手笔。

江泠想的是他打完仗与虞晚晚一起回京,这样是最安全。但他疏忽了战后重建的这类事情。

但虞晚晚没有让他操心,一力抗下来所有的艰苦。

江泠自此深深明白了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娶妻当娶贤啊。

江泠写了一道奏章直达京城,不说别的,只说军中缺粮,让朝廷儘快补起军需。

然后另派一队军士抬了一个箱子,快马赶到最近的云水关。

云水关的太守,接了四道天门关求救的文书,都没有发救济的粮食。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背后有指使的人。

江泠此次给他送来一个箱子。

一般人看到这么巴巴的郑重的送个箱子来,肯定都以为是送礼呢。

太守心里想的,这礼他是不能收,收了,就得给天门天发物质了。

但他又好奇,他之前没和江泠打过交道,只听说过江泠阎罗王的名声,不知厉害,才敢给天门关下绊子。

这就叫做「无知者无畏」!

他便真打开江泠送来箱子了,一看,里面竟然空空如也。

太守惊讶,这是干什么?

江泠派来的参将,冷嗤一声:「王爷说了,这个箱子是用来装你的人头的。」

说着手起刀落,没等太守的护卫反应过来呢,便一刀砍下了太守的人头。

然后直接颁下江泠的手谕,任命云水关州判暂代太守职位。

新上来的州判这时还哪有胆子敢拖延,是痛快的给天门关发了救济的物质,才解了天门关的危机。

虞晚晚不想让江泠担心她,而江泠同样不想虞晚晚担心他。

虞晚晚是一个月后,才知道江泠这次领兵打得不再是乞颜人,而是晋西王的封地。

江泠这样做便是「同室抄戈」了,而且还没有皇帝的旨意。

私自带兵出征,一打竟在两个月内打下了晋西王的大半封地,杀了晋西王两个领兵的庶子。

这事便闹大了。

最后江泠是被皇帝一连十二道旨令,调回了京城。

虞晚晚也跟着江泠,时隔七个月后,回到了京城……

第89章 又一秋 都想吃她做的饭

在虞晚晚离开天门关时, 全关的百姓捧着瓜果都出城相送。

推举出来的长者带领百姓们向着虞晚晚深深一揖:「王妃娘娘心胸广阔,宽恕了草民等的恶念, 所施的大恩大德,天门关所有百姓都会牢记在心,草民们唯盼望王妃娘娘长命百岁,天保九如。」

嫁给反派王爷后[美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