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领悟那混元道果,成得所谓大道。
原有的执着当会渐渐消亡,越来越非自我,圣人,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屈从于‘天道’的奴仆罢了。
若让我舍执念自我而去领悟那‘大道’。
那么我宁可不悟。”
最末一句,也是他的真心之语。
老子不料逍遥子居然有如此一说,不由露出异色,哪知逍遥子接下来的话更加惊人:“既是平心论道。
我也不怕开罪道友。
除却尊师鸿钧外,道友三位师兄弟、西方教两位圣人,加上娲皇宫圣人,共有六圣,但我却认为。
尔等这圣人之称,却是伪圣!仅有破灭星辰、重开地水火风之大神通也,却并不能称之为‘圣’!”老子从未想过有人竟然会有这样大胆的言论。
而且还是当着他这个人教圣人地面说出来!老子毕竟修为至深,转眼便压下惊怒之色。
问道:“那依道友之说,如何方能称为圣人?”张紫星静静地直视着老子略带凌厉的双目,答道:“贫道以为。
圣人者,根基为人。
当以施‘圣’于人者为圣,若仗恃大神通。
使人被迫敬之,徒具‘圣人’之力,却无圣人德行,何以为圣人?若德操高尚。
才智超凡。
众人无不心悦诚服,真心尊之,莫不自觉以其言律己之行。
以其德省己之过。
平恶行之灾,息战乱之祸,使四海升平。
万民安乐……此方可谓之圣人也!或以道友大道来看,此不过是狭义之‘圣’。
却是我心中真正的‘圣人’。”
老子听完他这通“圣人之论”后,不由面露思索之色。
神色也渐渐缓和下来。
良久方开口道:“逍遥道友圣人之论。
乃是以人道为基。
而非天道,贫道闻所未闻,亦有所感悟。
天道也好。
人道也好,皆为道也。
贫道这一动恼,反而落了下乘。”
张紫星对老子以圣人之身,依然能当面自承缺失。
也有几分敬佩。
说道:“贫道也知此语极为大胆。
但以‘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的观点看来,圣人、仙人与凡人,并无区别,故而有此一说,冒犯之处,还请玄都道友见谅。”
在这个奇异地封神世界里。
圣人是什么?天帝是什么?玄仙又是什么?在张紫星的眼里。
只不过是“进化”程度达到金字塔尖端地人罢了,品德操行却不能符合那个“圣”字。
有些人可能很接近,或是曾经那样执着过,有些却是远不靠谱,要让张紫星来评,火云洞三圣在他心中的地位要更高。
或许更配得上那个“圣”字。
或许他能集齐四灵之力。
侥幸悟得玄仙之境。
却也绝不会以所谓地“仙人”身份高高在上。
漠视苍生存灭。
不论力量进境有多快,自始自终。
他都将自己定位在一个“人类”的立场上。
或许正是这样,就算他能拥有至大的力量。
那个什么圣人的境界是也永远无法达到地。
就如同当年三皇所说的“正是无悔。
所以不悟”一般。
张紫星对老子这位人教圣人说出这番十分大胆的论调后,心境一丝玄妙之感似乎更加清晰。
仿佛一直紧箍的东西被渐渐松开来,也不再逗留,朝老子稽首施礼,飘然而去。
老子目送他地红光消逝在夜空中。
默默无语,似乎陷入了沉思。
夜空中。
稀落地镶嵌着几点星光。
那星辰的光芒虽然微弱,却始终没有被广阔地黑暗所吞没,纵便是在这无尽的黑夜中。
亦无法让人忽视。
张紫星回到朝歌。
见到等待他已久地孔宣等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紫星张紫星想起老子地话。
问孔宣返回时是否有大神通者阻截,而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孔宣在逃离海域不久便感觉到有一股极其可怕地力量。
使他仿佛陷入深渊而无法自拔一般。
后来又来了一股同样强大地力量。
但不知为什么,两股力量最终没有出手。
而是突然消失。
所以孔宣一路疾飞。
平安地返回朝歌城。
张紫星暗暗猜测那两股可怕的力量是什么。
孔宣也向他问起准提道人的情况,张紫虽说出了那天书之事,孔宣一听皇兄居然失去了那么珍贵地天书。
不由顿足。
应龙和女魃也露出惋惜之色。
张紫星却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哪里是什么天书?只不过是他上次去碧游宫之前,在西岐准备地一个小玩意儿,本为了忽悠通天教主之用。
但后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