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儿女们进行了一番互动之后,干隆自然是留在翊坤宫用了晚膳。
和敬得赶在宫门下匙之前出宫,所以略略动了几筷子,就跟干隆和皇后道了别。在离开之前,她还特意亲了亲芃芃的小脸蛋:「过些日子,待姐姐得了空,再进宫来看你,你可要记得想姐姐啊。」
一旁的小十二「啊啊」地叫唤着,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名,似是在对和敬厚此薄彼的行径表达不满之情。
和敬见状,不由笑了笑:「你也是个不肯吃亏的……罢了,既然我给芃芃送了礼物,总不好把你给落下了。我这儿有一块玉佩,是早年兄长佩戴过的,因那是男士玉佩,我不好佩戴,留在身边也只能做个念想,如今就留给你吧,愿你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
那是一块水头极好的玉佩,且还是先帝雍正爷在位时赐予宝贝孙子的,意义非凡。
皇后见状,赶忙道:「和敬不可,十二不过还是个小孩子,如何当得起这样贵重的礼物?你还是收回去吧。若实在想送他东西,随便寻一样来送给他,不拘什么,都是你的一番心意。」
和敬却道:「我方才说了,我将这玉佩留在身边,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给了小十二,保不齐还能庇佑他一二。皇额娘硬要推辞,莫非瞧不上我给的东西?」
干隆闻言,也从略微失神的状态中迴转过来,劝道:「和敬既将这玉佩给了小十二,皇后你就收下吧。」不知为何,看着那块本属于永琏的玉佩到了小十二的身边,干隆竟觉得,那是一种延续和传承。
往后,无论是因为移情作用也好,爱屋及乌也罢,干隆都会更加的重视小十二。
……
在得知嘉贵妃、纯妃以及令妃因为恶意揣测皇后而被皇后责罚后,干隆罕见地没有表态,而是默许了皇后的做法。
当他一颗心偏向令妃等人时,自然会觉得皇后给她们的处罚重了,但经过翊坤宫中的那一幕互动,干隆的心无疑偏向了皇后一方。在嘉贵妃等人指望干隆在得知此事后,能够为她们说些话,但最终,她们的希望破灭了。
太后素来喜欢皇后,且她也希望,干隆能够儘快从孝贤皇后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孝贤皇后这个儿媳生前很得太后心意,但如今孝贤皇后已经故去数年,若是干隆一直惦记着她,岂不是伤心又伤神?因此,太后对那些妃嫔们拿着孝贤皇后做筏子攻讦皇后之事,十分不满。为着这事儿,她专程派自个儿身边得脸的嬷嬷依次去了嘉贵妃、纯妃以及令妃的宫中,将她们数落了一通。
这刚被皇后当众责罚,又被太后数落,嘉贵妃三人的面子这下是伤得很了。接连几日,她们都称病不出,以免看见其他妃嫔幸灾乐祸的模样。
嘉贵妃和纯妃称病也就罢了,令妃称病可是非同小可,毕竟,她还怀着身孕呢,她的身体健康,是半点儿也马虎不得。
皇后在得知令妃「病了」的消息后,特意禀明了太后和干隆,请了平日里专程给太后诊脉的华太医去给令妃看病。据说这华太医,还是着名的神医华佗隔了不知多少代的后人呢。
当华太医顶着令妃主仆铁青的目光,仔仔细细给令妃把了一通脉后,愣是没有发现令妃身上有什么问题,最终,只得在脉案上写上「郁结于心、忧思过重」之语。当然,由于华太医的主子不是令妃,而是太后,在去回禀太后之时,他少不得照实回答。
本还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说话说重了,把令妃给气着了的太后,在听了华太医的话后,冷哼一声:「只怕令妃不是郁结于心、忧思过重,而是在记恨哀家斥责了她呢。罢了罢了,到底现在她才是个金贵人物,哀家说不得她,动不得她,以免气着了她,对皇嗣不利,也只得由着她去了。」
太后在心中的小本本上,给令妃狠狠记了一笔,只待她生下孩子,再一併讨还。
因为令妃这事儿,本来今儿个心情颇好的她,顿时心情就有些不好了。
干隆素来是个孝子,每日就是再忙,都要招底下人来问问太后的饮食起居情况。若是一切良好,他会让人赏赐功劳最大的那个人,但凡太后少吃了一些东西、少睡了一会儿或是心情不好,他都会亲自去慈宁宫看看太后。
今日,得知太后心情欠佳,在处理完手头的政务之后,干隆便立刻赶到慈宁宫,向太后询问情况。
到了太后这个地位,心里头有什么不痛快,自然犯不着忍气吞声,她心里头想了些什么,自然如实告诉了干隆,还对干隆道:「往日里你总说令妃是个懂事的,哀家原也觉得她是个好的,没想到,她做事竟能这样不着调。往日哀家还奇怪,皇后最是个公正的性子,为何总与性子和软的令妃过不去,如今看来,皇后这孩子一直不喜欢令妃,还是有道理的。这有些人哪,一得势,便轻狂得看不清自个儿的身份了!」
干隆也铁青着脸道:「令妃实在是不像话,朕记得,她原本不是这样的。她刚来侍奉朕的时候,既可怜又可爱,因着出身有些自卑,说话做事半点儿不敢僭越,生怕失了本分。」若不是因此,干隆也不会在她无子的情况下让她晋升的这般快,虽然有孝贤皇后的情面在里头,但也有小半是因为她本人。
「如今,令妃倒是越发胆大妄为……看来,果然是朕对她太过优容,把她给纵坏了。皇额娘放心,朕定会好生斥责她一番。」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