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页

他道:「北海县的县令缺的有点儿久了,而且青州是新建医署,你们到了地方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呢。」

周满便道:「北海县是十一月底调换的县令,相比起来洛州缺少刺史的时间更久一些。」

她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洛州的贺刺史病重,已经没多少时日了,请求陛下选定新刺史,准许贺刺史辞官回乡。」

皇帝就嘆息了一声,沉默许久后道:「罢了,先让他回乡吧。」

老三已经进京,刺史此时就是离开洛州问题也不是很大了,皇帝的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膝盖,道:「派人即刻往洛州去,贺刺史为国操劳,加封其为洛州牧,赏赐提一级。」

古忠立即躬身应下,倒退而出去找中书省拟旨。

顺便去门下省那里找出一直压着的辞官摺子给皇帝批覆,然后由公差快马加鞭的往洛州送去。

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贺刺史收到摺子和圣旨,一下精神了起来,立即对贺夫人道:「快,快收拾车马,我们即刻回乡。」

贺夫人又哭又笑道:「哪里就急这么半天,好歹把东西收拾上。」

贺大人摇头道:「我已有感时日无多,耽搁不起,耽搁不起啊。我们带上亲近仆从便回去,剩下的让管家留后慢慢收拾。」

贺夫人忍着泪应下。

贺大人精神了不少,也开始理事,有条不紊的见人和安排,「给郎君们写信,让他们请假回乡吧,他们爹熬不下去了,赶得及或许可见最后一面。」

又见了刺史府的长史和司马,叮嘱他们道:「恭王此时不在洛州,但你等行事也要谨慎,少饮宴,洛阳此时才经历雪灾,一切以稳为主,洛阳县令空缺,便由长史暂代其责。」

他呼吸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道:「雪就要化了,此时当以劝课农桑为要。」

又道:「太医署肯定会派人过来接手这边的医署,我猜测不是太医署已经知名的太医,那便还是郑辜。医署是拦不住的,你们莫要伸手阻拦,陛下心在社稷民生,谁挡杀谁,命只有一条,尔等珍惜。」

长史和司马都低头应下。

「我们共事多年,我也只能给你们这些建议了,此后,各自珍重吧。」

「大人——」长史和司马都感动且悲伤的看着贺刺史。

长史更是贺刺史一手提拔的,只不过他到长史这个位置没两年,所以根基不稳,能力虽有却不惊艷,所以贺刺史才没有推举他做刺史,但他心里是感念贺刺史的。

他抹着眼泪问:「我观大人在周大人来后脸色好了许多,也不再呼痛,分明已在好转,为何不再求一求周大人……」

贺刺史摇头道:「本就是强弩之末,那些不过都是错觉而已,我的身体我还能不知道吗?」

「可是大人手上不是有两本祖上留下的医书,府中的大夫钻研不出,周大人或许能钻研出来。」

贺刺史还是摇头,「没用的……」

他的眼睛似乎透过他们在看谁,「当年韦道长就说过,我父亲的病是发现得早,所以吃了十多年的药才能控制的好,若是发现得迟了,病已入骨髓,那便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得。」

可他还是不信啊,也不想死,所以在发现自己也生病后才那么费力的去找韦道长,没找到后便将那两本册子给府中的大夫看,对方看不懂,他便给郑辜看,看洛阳城中已经出名的大夫们看。

他们倒是看懂了一些,然后从中截出药方来给他用药,没有效果后他便又拿出韦道长曾经开给他父亲的药方,也照着抓药喝药了。

最后还是路过此处的一位道长闻声来看他后道:「你这身体若有六分是病弄坏的,那便有四分是乱用药导致的。」

他还翻了翻韦道长留下的两册手记后道:「这里面记录庞杂,并不是一病一方,就是一病一方,也需要医者根据病人的不同开方换药,如今给你看病的医者只是照书开方,几次开的方子还都不一样,你的身体怎能受得住?」

「还不如将此书藏起来,只让大夫们根据你的病情和他们的学识开方,或许不会好转,但至少不会恶化成现在这样。」

贺刺史听取了对方的意见,从那以后就选定了两位大夫,每次只请他们,也只吃他们开的药。

身体竟然慢慢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是很痛苦,但他**月那会儿就已经卧床不起,感觉要死了,竟然可以缓和下来,一口气活到了腊月。

又见了周满,在她扎针换药过后,他不仅感觉到了久违的轻鬆,还少了痛感,如此过后他就更不敢在当时把手记交给周满了,生怕她也和那些大夫一样丢了自己的方子,就照着手记来开方,到时候受罪的还是自己。

当然,这些曲折就不必告诉两个下属了,他道:「这一次陛下能批覆我的摺子多亏了周大人。贺某人欠她一个人情,将来她若需要到你们,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便看在我的面上给她行个方便。」

长史和司马一同应下。

贺刺史第二天就轻车简从的回故乡去了。

满宝再收到他信的时候已经二月底了,信不是贺大人写的,而是贺夫人写的,她告诉周满他们二月初九回到的故乡,二月十三贺大人就故去了……

满宝收了信,嘆息了一声后将信都收在了盒子里。

想了想,她将门窗都关上,进入空间,她去教课室里看拟人模特。

农家小福女(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