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的下人将四人引进正院,要不是随行的有两位太医,贺家的夫人不一定愿意他们进来看人。
借着卢太医和小谭太医的光,俞大人和夏大人顺利的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贺刺史。
贺刺史勉强掀起眼皮看他们。
卢太医给他把脉,和小谭太医给他开了一张药方,但对他的病情并不是很乐观。
贺刺史对药方并不关注,再没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了,所以他一点儿不在意这张药方,只是喘着气问他们,「你们有什么事要问我吗?」
虽然他病得下不来床,但洛阳来了天使,为何而来的他还是听到禀报了的。
第2812章 评价
俞大人顿了顿后坐在了床边,问道:「贺大人对洛阳县县令如何看?」
贺刺史眯了眯眼,慢悠悠的道:「他呀~」
半晌没说话。
俞大人便道:「贺大人放心,今日的话出你口,入我耳,不会外传的。」
贺刺史微微摇头道:「不是如此之故,我病得太久,需要时间才能把人想起来。」
俞大人看着逻辑清晰,说话也还算清楚的贺刺史,信他才有鬼。
夏大人也不信,便开口直接问道:「贺刺史,前年罗县令考评为下,不知为何?」
「前年啊,」贺刺史眯着眼想了想,半晌后嘆息道:「前年洛阳年景不好,先是春播时干旱,罗县令此人没能组织好水利挖掘和浇灌的工作,辖下两个乡的百姓争水打架,打死了一个人,重伤三人。」
这算是恶**件了,一般发生这样的事,刺史都会给当地县令不好的评价,但洛阳是郭县,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係只要不是太差,一般会落至中等,倒不会就直接给出下等的评价。
要知道中等是及格的意思,下等那就是不及格了,要是连着得到两年这样的评级,他这个县令要么被贬官,要么直接被罢官。
俞大人便斟酌的问道:「贺刺史不喜欢罗县令?」
贺刺史就笑了笑,继续道:「入秋后,那一年的雨水反倒增多了,麦子才收了,水稻还在地里。我问过老农,他们说开春的旱的水怕是要积累到这会儿下,但我也请教过钦天监监正和玄都观的老道,他们都说不打紧,这雨水只是一阵一阵的,过一段时间就放晴了。」
「雨果然是一阵一阵的,每日下个半天,剩下的时间不是阴天就是晴天,但连续七八日都是如此,他便怕了,没有知会州里,直接下令让百姓们抢收。」
俞大人和夏大人都不说话了,结合罗县令得到的下等评价就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了。
贺刺史道:「百姓们知道什么?不过是官让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见一些地主家里都在抢收,里正又转告了县令的命令,他们就闹哄哄的去抢收了,即便是冒雨也要收,当时水稻还是青的呢。」
「甚至还影响到了隔壁县,还是隔壁县的县令派了衙役去田间守着,严禁人收割,这才保住了田里的稻子,」贺刺史道:「那一场雨断断续续又下了五天,河里的水几乎要漫出来时停下了,然后就是艷阳高照,直接照了一旬,垂头的水稻快速的变黄,半个月后便可收割。」
俞大人和夏大人半晌不说话,他们都是当过地方官的,太知道水稻的最后一二十天有多重要了,要是阳光足够,水也不缺,它们可以在两旬的时间里迅速饱满、成熟,重量可多出一倍来。
「前后就差十五天到二十天的时间,隔壁县的亩产是洛阳县的两倍,虽说大体上说,洛阳县可以自足解决这一场天灾**,不至于要求到朝廷,但具体到每一户人家里,因为早收,不知多少人需要卖田地,甚至卖儿女才能维持下这一年。」
所以贺刺史当年直接给了他一个下等的评价,甚至还上书和御史台及皇帝告了他一状,建议朝廷给他换个县令。
不过朝廷自有程序,并不会因为一次的错误就全盘否定人,所以没有给他换县令。
但第二年贺刺史又以他处理不好灾后,不能妥帖安排灾后的百姓为由,只肯给他一个中等的评价。
贺刺史没有直接说他喜不喜欢罗县令,也没有直接说对他的评价,而是叙述完给他品评的原因后看向俞大人四人,「四位大人以为罗县令如何?」
俞大人和夏大人没说话,卢太医直接「嗤」了一声道:「草货,我当县官都比他强。」
小谭太医扯了扯他的袖子,让他低调一点儿。
贺刺史笑了一声,靠在迎枕上微微闭起了眼睛。
他今天说太多话,已经很疲倦了。
卢太医摸了一下他的脉,对几人点了点头,大家便起身告辞离开。
贺刺史也没拦着他们。
等出去,贺夫人亲自领着人给他们上茶上点心。
俞大人几个连忙站起来行礼谢过,贺夫人态度极好,尤其是对卢太医和小谭太医,满脸的笑容。
一番感谢后,她状似无意的提起,「我家老爷刚生病的时候医署的小郑大人也来看过,他当时还说,若是他师父来,或许能治好我家老爷。」
「可惜周太医是国之栋樑,不好离京,我们也一直不敢强求,不过听说,她最近也到了洛阳?」
俞大人端着茶杯的手一顿,微微僵住,他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这么顺利的见到生了重病的贺大人了,原来人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