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页

连不在场的郭大人都知道了,那知道的人也不少了,于是他道:「唐大人升任京兆府少尹的摺子已经下了,但长安县继任县令还未选出。」

第2598章 点白善

郭大人是被殷礼点拨着来找白善的,听说皇帝最后留下了他说话,似乎是有意白善接任万年县县令,然后他这个万年县县令不必外放,反而是……

郭县令还是有一丢丢小激动的,不过他很是谨慎,因为还有一种可能,万年县县令之职和长安县县令之职其实不差什么,只是长安县辖下的权贵和世家更多而已。

其中最大的权贵是一个叫皇帝的傢伙……

咳咳,所以说皇帝既然认为白善可以接手万年县,那稍微转换一下思维,皇帝会不会觉得白善也可以直接接手长安县。

然后他这个万年县县令该外放还是外放呢?

白善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微微一笑道:「我现在依旧还在中书省中当差,将来若有外放的机会,还要请教郭大人治县的经验。」

郭县令一听就明白了,他不会接手万年县,更不会接手长安县,而是奔着外面的世界去的。

他挑了挑眉,也真是稀奇了,怎么一个两个都喜欢往外跑?

郭县令身子微僵,低头思索起来。

其实认真算起来,唐鹤和杨和书比他还晚两科呢,他算是他们的前辈。

但到现在,他们一个两个官品都超过他了。

不过他一直认为是他们运气好,毕竟正巧遇上了益州王这个反叛的藩王,虽说立功了,但危险也大。

可现在看来,难道这选地方外放也有秘密?

于是他认真起来,问道:「白大人想外放何处?」

白善摇头,「哪里有空缺便去哪里吧。」

郭县令怀疑的看向他,京城郭县可是全天下最大,最繁华,也是官位最高的县,不知多少县令想做这两个县的县令呢,他实在不能理解白善为何拒绝,反而挑选的是外面的县。

满宝吃饱喝足了,这才有閒心关注起俩人,见他们半天说不到关键上,还在打机锋,想着她和郭县令也有多年的前后席的情谊,她不止一次的被郭县令戳过,这次又吃了人家一顿大餐,于是直接道:「郭县令是想问陛下对郭县令接任长安县的态度吧?」

郭县令还想拉一拉感情再进一步提起此事,被周满这一戳破,他差点儿把茶水给喷了。

满宝和白善道:「告诉他吧,我和郭县令关係挺好的,我们可是好朋友呢。」

郭县令脸上就扬起笑脸道:「周大人这就客气了,我和周大人同朝为官多年,上次周大人还请我喝茶了呢。」

满宝这才想起来,乐呵呵的道:「客气,客气。」

白善便笑道:「陛下倒是有意,只是也有大人认为这不合规矩。」

至于为什么不合规矩,不用点明大家也都知道。

当今是很善于纳谏的皇帝,要是有大臣很强烈的反对,那这事儿多半就是不能成了。

郭县令蹙眉。

白善就若有所指的道:「但也有大人认为可以破格录用,连魏大人都没出言反对。」

郭县令眼睛微亮,心中瞬间有了主意,他端起酒杯笑道:「多谢白大人提点。」

白善笑着举杯道:「郭大人客气,我是舍人,不上正殿,今后内子在正殿上还请郭大人多关照了。」

郭县令笑眯眯的:「白大人客气,我和周大人会互相关照的。」

唐大人升官的手续办得很快,第二天门下省就审批下来送到了吏部,于是唐大人正式升为京兆府少尹,因为长安县县令一时没找到,因此还是他处理事务,只不过他底下还有县尉县丞可用,只需要处理一些紧急的事。

但殷礼把人找了去,道:「岐州那边闹腾的厉害,新的刺史还在回京的路上,估计要七八天才能到,在京城又要述职三四日,时间拖得越久,那边的局势越不好。」

他道:「陛下和朝中大人们的意思是,让你即刻带人过去巡察,将此事处理好。」

唐大人就暗搓搓的问,「大人是想平波于无息,还是想将闹事的连根拔除,或是想不伤人命,但打压按服收拢那些异心人?」

殷礼瞥了他一眼道:「你主意倒是挺多,这些你自己拿主意就好,相机行事。」

唐大人:……他不太喜欢这个回答,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你直接告诉我呀。

殷礼转身就走,道:「我巡视去了,若无事,你考虑一下要带的人吧,拿不准主意就去请教你父亲。」

唐大人悄悄的撇了撇嘴,他知道肯定不是第二种,不然根本用不着提拔他,直接让他的上司过去就行,殷大人出去一通操作,还需要他带人过去吗?

老唐大人很严肃,对儿子却很和颜悦色,他也不隐瞒,直接道:「能消弭祸事自然是好的,现在鼓譟不安的都是犹如浮萍一般的佃农,他们几乎都依附于这些土地上,因此最易被人挑拨,虽说能借力打牛使他们背后的人恐惧害怕,从而屈服,但人心情势很难控制,你对岐州又不熟,很容易就会波及到佃农,甚至是普通的百姓。」

「所以为稳妥起见,你还是要儘量消弭于无形,若是能拿到他们指使佃农闹事的证据,也不要急于在岐州揭发,或回京后再做打算,或等下一任岐州刺史到任后再施为。」

农家小福女(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