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

唐县令弯腰低头道:「王爷,主街过去一条街就是华阳县的范围了,这,刺客只要往外逃,就有九成的可能性躲入华阳县……」

益州王一拍桌子道:「这么多刺客提前躲到华阳县,你竟一点都没察觉吗?」

唐县令默然无语了一会儿后道:「王爷,这些祛除鬼疫的傩戏相士都是益州王府找来的,他们进出城门从未在华阳县登记过,当然,这是下官失职,下官回去后一定会狠狠地惩罚县尉。」

明刺史眼角抽了抽,悄悄地抬头暗暗瞪了他一眼,警告他收敛一些。

益州王脸色一僵,但心里的怒火却蹭蹭的往上涨,张节度使见他耳朵都气红了,连忙对唐县令呵斥道:「还不快退下去查,先查清楚刺客的来历,还有,逃掉的那两个刺客也要抓紧捉拿,紧闭城门,不许人外出。」

唐县令知道反对也没用,因此乖巧的躬身应下。明刺史立即也出列,躬身请了一个任务后退下。

第607章 搜检

明刺史追上唐县令,唐县令立即乖巧的侧身站在一旁,当上官走到前面后才毕恭毕敬的跟上。

出了王府,明刺史威严的对唐县令道:「随我上车,有些话要嘱咐你。」

唐县令躬身应了一声「是」。

上了马车,车帘一放下,明刺史就横了他一眼道:「你胆子可真是越来越大了,就算是益州王府的缘由,你也委婉一点儿说嘛。」

唐县令脸色很冷凝,冷笑道:「这已经算是客气的了,你知道今天主街那边死伤的百姓有多少吗?」

明刺史嘆息一声,「当时人太多,有伤亡也是难免的。」

「是可以免的,」唐县令压低了声音愤怒的道:「本来我就不同意搭建高台,想要热闹,请一路傩戏,再开一路赛舟就行了,他非得坐花车,搭高台,请的傩戏和赛舟才花多少钱?给他搭的高台和花车去了多少钱?」

唐县令心痛道:「整整十三个人,今天因为踩踏死了十三个平民百姓,受伤的更有百人之多,益州之痛才将将缓解啊。」

明刺史也不说话了。

他是在闫刺史被押送进京后才调到这里来的,比唐县令还早上任三个月,他更知道,灾后的益州城是怎么样的。

用十室九空来形容都不为过。

当时走上街头,不是到处破损的房屋,就是街面上稀稀落落的乞丐,正常的百姓都没有几个。

他和唐县令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让逃亡在外的益州百姓回归,再次定居下来,今年,萧条的益州城也才恢復了些元气,有了安居的气象而已。

明刺史嘆气。

唐县令揉了揉额头,用袖子遮挡住通红的眼眶,他哑着声音道:「下官要回去安抚百姓,死去的百姓家中也要安抚,还有被困在城中的乡民也要安置,不然真关上三天城门,恐怕城内要先乱起来。」

明刺史也点头,「益州水患才过去不到三年,极易生乱,你谨慎些,要真是顶不住,就开一扇小门,搜检后放人。」

唐县令放下了袖子,问道:「那益州王那里。」

明刺史便意味深长的笑道:「那儿有张大人在呢,不必我们操心。」

说到这儿,明刺史又忍不住叮嘱他,「我说世家子,你脾气也收一收,这儿是益州城,不是京城,这可是益州王的封地,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该认怂就认怂,你一个六品知县上赶着得罪一个王爷,你真是……」

「怪我?」唐县令冷笑道:「益州王府从官衙里拿钱,却要以自己的名义请傩戏,这里外里都是他们张罗的,结果出了事就栽我头上。这也就算了,刺客逃进我华阳县治下,按说该我派人去搜检,结果他不许我插手,直接接管县衙管差,驻军,由王府侍卫带队搜检,你让我怎么回话?」

他肯这么说已经是很让步了,要是在京城……

呸,都不用他出声,自有御史用唾沫淹死他。

明刺史也觉得益州王太过分,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到底,这儿是益州王的封地。

明刺史嘆了一口气,「益州如此肥沃之地,先帝怎么就给出去当了封地呢?」

唐县令没说话。

明刺史把人送到县衙,把人放下正要走,就见他的县衙里空落落的没几个人,他有些不忍心,就掀起帘子问,「要不要从我那儿调几个人来帮你?」

唐县令挥了挥手表示不用。

他进门后便对留守的衙役道:「敲钟,着令在外的所有官差都回来。」

「他们都跟着王府的侍卫走了,那些侍卫问起来……」

「别管,天塌下来有本官顶着呢。」而他上头还有两个个高的呢。

衙役一听,便去敲鼓了。

正在挨家挨户搜查的官差们听到远远传来的钟声,听得出是紧急诏令,便立即不再搜查,直接往县衙里奔。

王府的侍卫就要拦,其中一个侍卫便道:「算了,让他们走吧,唐县令敢直接把人召走,说不定是王爷下的命令。」

那个侍卫一想也是。

衙役跑了没多久,有两个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道:「唐大人让我等协助侍卫大人们搜检,主要是领路用的,以免漏了人家。」

侍卫们脸色略微好了些,问道:「唐大人召你们回去有何事?」

「好似是去守城门,现在那儿聚了不少人,可危险得很。」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