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页

钱氏一一记下,笑道:「你就放心吧,老四也不是孩子了,他心里有数的。」

老周头鬆了口,满宝就高兴的要跑去告诉白善宝他们这一大好消息。

钱氏这才想起来问,「庄先生走了,那学堂怎么办?」

「白老爷请了一位先生来代教,先生说那位新先生是他的朋友,学问也很好的,每年给的束修也都一样,让三头他们照常去念书就行。」满宝也是有可惜的地方的:「可惜先生要把小院里的书都搬走,我们以后就不好去小院里读书做作业了。」

新先生姓刘,正好和白老夫人一个姓,他来得挺早,翻过了年,正月十七就来了,然后庄先生带着他熟悉学堂里的孩子,等到他完全可以接手了便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教导白善宝三人上。

尤其是白善宝,他每天要看的书,要写的作业,几乎多到让他怀疑人生。

明明之前他觉得自己看了不少的书了,可是当庄先生给他列举出一张书单,他照着书单从自家的书房里,或者从县城的书铺里把那些书找出来时,看到里面陌生的内容,他才知道原来他还有这么多书没看过。

满宝跟着他一起看。

所以正月还没过,满宝的钱就哗啦啦的花出去,变成一本本书放到了房间里的书架上。

这三四年来满宝往自己的书架上添了不少的书,周二郎又用竹子给她做了两个四层书架,可以跟直接的排在一起。

以至于屋子里的竹屏风都没必要存在了,书架一挡,直接把内室和外室给分开了。

白善宝现在学习是快乐与痛苦并存,满宝则是单纯的快乐了,因为她读书后不用写太多的作业,更不用一字一字的完全背诵下来,看过后记下主要内容就丢开。

有她对比着,旁边再有一个在书房里上课都能摸鱼的白二郎,白善宝简直痛苦得要死。

以至于晚上睡觉时都忍不住抹一下眼睛,他有些后悔了,不该答应了先生今年去试一试府学考试的,明明说了十四前能考上就可以了,他今年才十二,为什么要那么急着去考试?

第521章 出门

庄先生一转身就见白善苦着一张脸,他摇了摇头,用书轻轻地敲了一下他脑袋,笑道:「学不进去就休息一会儿,你这样苦恼,既为难自己,也为难了书本。」

白善苦恼的道:「先生,我们一定得今年去考府学吗?我觉得我可以延迟一年的。」

庄先生笑道:「今年先去试一场,考不中也没什么,明年再去看一看。何况,你也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总是与为师住在七里村里学习,也不行。」

满宝可是很想出去的,自从知道可以去益州以后,满宝已经承诺科科好多东西了,比如挖草摘花捉虫摸鱼啦,凡是以前没收录过的她都要想办法去找一找。

所以她安慰白善,「善宝,你别紧张,我们都会陪着你的,你要是累了,我吹笛子给你听?」

「可别,」白善抖了一下道:「我还是看书吧。」

满宝惋惜不已。

「对了,我都要考府学了,你以后在外头可不许叫我的小名了。」

「知道了,知道了,」满宝不耐烦的道:「你都说了好几遍了,我不叫你的小名,你也不准叫我的。对了,杨大人不是要给你写一封举荐信吗,你去拿了吗?」

「已经拿回来了。」

杨和书给的举荐信是给府学的学官的,有他的举荐信,白善宝可以直接参加考试,不必再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学官推荐。

每个县令手里都有推荐的名额,不过这个说贵重也不贵重,说不贵重却又难得。

其实县令手里的举荐权利,最贵重的还是手里那个可以直接和府学直荐的名额,有了那个名额,学生可以不通过考试就进入府学。

当初杨和书说要给白善宝的名额便是这个。

不过一个县令手里也只有一个而已,所以很多县令轻易不肯使用这个名额。

一般来说,县令给出这个名额,那人不是有才,便是有财,或是有亲。

杨和书还没成亲,光棍一个,自然没有儿子,论有钱嘛,目前还没见过他缺钱,所以他手里的名额一直留着没有用呢。

白善宝有杨和书的举荐信,不仅可以直接考试,去到益州府学,应该也会得到一些照顾。

才过完三月初三,正是农忙的时候,庄先生便领着三个弟子要出门了。

刘老夫人和白老爷各出了一辆马车,由周四郎和大吉赶着车。

庄先生拒绝了他们要给的仆人,他已经计划好,这次出去考学,不论成功与否,他都要带着三个弟子出去游历一番,衣食住行这样的事还是更应该让他们亲力亲为。

不错,就是他们亲力亲为。

作为已经自认年纪不小的庄先生来说,师有事,自然是弟子服其劳。

府学考试是四月,而罗江县距离益州也就一天的功夫,若是怕马车慢,凌晨出发,到晚上城门关闭前也就到了。

不过庄先生会赶时间吗?

他提前一个月出门,为的就是不赶时间,而且他还特意绕了远路,从罗江县出来后先又往北走了一些,从北绕到西,再从西往南去益州,把一天的路程生生的拐成了不知道多少天以上。

之所以说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出来后的第三天,他们在哪儿,就只有问路上碰到的行人了。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