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

一个则道:「师弟别担心,回去我就和堂伯说你今天可勤奋啦。」

白二郎这才勉强睁开眼睛来,看见俩人,又听到他们的话,反应过来后就怒了,一把推开他们的手道:「梦里就是你们这两个大坏人在追我。」

满宝和白善宝不高兴了,「我可是你的师姐(师兄),怎么会是坏人?」

白二郎哼哼的扭过头去,看到坐在一边的杨和书,吓了一跳,问道:「这是谁,看着也不像是来打工的呀。」

「是路过的,」满宝这才想起来问,「还不曾问过先生名姓呢。」

杨和书笑道:「在下姓杨,二字和书,不知道三位小友叫什么?」

「我叫周满!」

「我叫白善!」

白二郎也连忙跟上,「我叫白诚!」

杨和书惊讶了一下,看了一眼满宝后笑道:「你们不是一家的呀。」

满宝点头。

「那这地是谁家的?」

「现在是我们三个的,」满宝道:「要是不小心亏本,还亏得很厉害了,那就是我家的和他家的。」

满宝指了指白诚。

杨和书便知道了,这个爱睡觉的小胖子便是白老爷的二儿子了。

不过周家?

他记得七里村很多人家都姓周,家境最好的应该是村长一家,肯让女孩子读书,还大方的拿出地来教养女子,看来是一开明之家呀。

杨和书高兴的一笑,正要问话,满宝已经先他开口了,「杨先生,你是做什么的?」

白善宝和白二郎也好奇的看着他。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我是读书人,来此历练的。」

满宝和白善宝又对视一眼,齐声道:「那你是不是想问我们民情呀。」

还未来得及开口的杨和书:……

第374章 考察民情

杨和书僵硬的点头,挤出笑容道:「考察民情,这也是先生给我布置的课业之一。」

满宝和白善宝都殷勤的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就表示,他随便问,他们肯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进行得很顺利,应该说他一路走来就没这么顺利过,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办?

唯一正常的应该是白二郎了。

他有些无聊的听着他们说话,爬到自己的书箱边,从里面拿出两包点心,开启来自己拿了一块,然后放在中间让大家吃。

杨和书问了去年的收成,本来还以为三个孩子不会知道,毕竟这是大人才知道的事,而且就是大人,大多也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以他走过的村子来看,大家最多能说出「最好的一块地比去年略差些,收了两袋子的水稻,差的,那是颗粒无收」这样的话。

但满宝和白善宝不是,俩人竟然能说出具体的数量,比如,去年夏收时,七里村麦子收穫最高的一块地是老周家的,一共收了两石半,最差的,嗯,收了一束麦子,打下来连种子都没回来。

水稻最惨,收穫最高的一块地是村长家的,有两石,最差的也是颗粒无收,大家都不稀罕去地里收割的那种,但想到来年可能的艰难日子,还是去带着稻壳的给割了回去,碾成糠也好呀。

满宝甚至还有前年的数据,俩人在书箱里翻找了一下,还把做好的平均亩产给杨和书看。

当然,这只是七里村里满宝暂时收集到的数据,不包括白老爷家的。

但白老爷家的数据白二郎有啊,当然,本来白二郎是没有的。

但白善宝和满宝一起逼着他去问他爹,他爹不知道就去问家里的管事,于是他便也知道了。

当然,他是不会记得这么多数字的,他就记住了一个最大的数字。

因为满宝和白善宝说了,他们今年的目标就是超越这个最大数字。

杨和书愣愣的听着他们说,半响才问道:「你们不是在上学吗,怎么有空做这样的事?」

「我们先生听说我们要做这样的事就给我们时间,还指点我们要多问些人,多记数字,再算成均和呢。」

白善宝点头,「这均和就是先生给我们算的,数字太多了,满宝总是算错。」

「明明你也算错了。」

白二郎生怕俩人又打起来,他们打架,他要是拦着违背本心,要是不拦,回头还得被老爹教训,于是连忙把手伸到中间道:「行了,别吵了,我们术数学得慢,这么长的数字,本来就很难算。」

满宝道:「一点都不难,都是粗心闹的。」

白二郎不想理她了,自庄先生在他们面前算过一次均和以后,满宝和白善宝就学会了,只有白二郎学不会,加倒是没什么,可是均和,好难啊……

杨和书低头看着那些数字,暗暗将数字记在心上后问,「这样一来,村里岂不是很缺粮?」

「是啊,」满宝忧愁的道:「好多人家就是农忙的时候也只能吃稀的,村里有几乎已经开始吃七分糠,三分面了。我爹说,我们要是不节省粮食,等冬小麦收前,也给我们吃米糠。」

杨和书看着满宝,「你家都读得起书了,竟然还如此艰难吗?」

满宝点头,「可不是吗,我家很穷的,不过比我的同窗们好一点儿,他们年前就被家里人领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上学呢。」

白二郎插嘴道:「我想他们了,他们好久都没来找我玩儿了。」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