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周四郎扛着锄头上山,却没来帮忙所以跑来兴师问罪的周二郎顿了一下,然后立即衝上去安慰满宝,「满宝,二哥吓着你了?」
周四郎也顾不得坑里的茯苓了,立刻转身安慰满宝,「不怕,不怕,四哥在这儿呢,二哥吓你是不是,我替你揍他。」
说揍就揍,周四郎转身就给了周二郎的肩膀一巴掌,紧张的看着满宝道:「怎么样,还怕不怕?」
满宝:「……不怕。」
兄弟俩都呼了一口气,去年老周头吓了满宝一顿让她发高烧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周二郎揉了揉肩膀,暗暗的瞪了周四郎一眼,看了一眼他挖开的坑,问道:「你们挖树根干嘛?」
周四郎对他讨好的一笑,小声道:「二哥,这可不是树根,满宝说了,这叫茯苓,是一味药。」
「茯苓?」周二郎精神一振,也亮晶晶的看着坑里的东西,「满宝,这真是茯苓?我记得这东西是白的。」
「是白的呀,」周四郎也兴奋起来,乐道:「肉就是白的,二哥,你见过茯苓呀,这东西贵吗?」
周二郎想了想道:「应该贵吧,我听谁说过,大户人家的女眷喜欢用这东西做甜点吃,平时也是一味好药材。」
既然是能赚钱的东西,周二郎当然不会怪周四郎不务正业了,于是他一撸袖子蹲下去帮忙。
俩人一点一点的往下挖,等把茯苓下的土也给挖出来后,就小心翼翼的把它和松树根分离,看到露出来的那一点白色的肉,周二郎高兴得不行。
满宝要把所有的泥土填回去,恢復原状,她是这么打算的,「菌科似乎总喜欢在原地生长,我们把土填回去,明年说不定又能长出一片来。」
周二郎他们不是很懂,但他们听满宝的,原地填土又不难。周四郎还伸手拍了拍松树桩,笑道:「要不要给它施点肥?这样它长得快点儿。」
周二郎就瞥了他一眼,「你家肥多呀,你就在这一片多弄些落叶来给它填根就是了。」
周二郎把东西收好,盯着其他树的树根看,问道:「这东西好找吗,这儿还有吗?」
「那边还有一株,两株都是在松树墩边找着的,我怀疑就得找松树墩才行。」
兄弟俩带着满宝找过去,周二郎沉吟道:「松树墩,那得把松树砍了吧?还不一定能长,我们肯定不能砍这么多松树。」
周二郎也立刻想到了众山,眼珠子一转,压低了声音道:「老四,明天你上众山看看?」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兄弟俩相视一眼,心领神会。
周二郎叮嘱道:「小心一点,别让大梨村的人看见,村子里的人要是问起来,你就说去找野菌,要是碰见大梨村的人,你也这么说。」
周四郎应下。
满宝就道:「说找野菌也没错呀,茯苓就是菌科。」
周二郎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那树根一样的一坨一坨的东西是菌?」
满宝点头,虽然科科没有把它的名字分析出来,但却很确定它是菌科,这是不会有错的。
周二郎和周四郎就沉默,许久,兄弟便忍不住嘆气,「读书可真有用啊。」
周四郎小声道:「二哥,要不等家里有钱了,把大头他们送去读书?」
周二郎就嘆气,「大头和二头估计都不行,把三头四头给养出来吧,等他们再大一点儿倒是可以试一试。」
满宝即便不每天都教他们课本,也会给他们布置作业的,但几个孩子的学习他们也都看在眼里。
家里那么多孩子,包括周大郎和周二郎几个都跟着满宝认几个字,但真正认字比较快的却是二丫,大丫差一点儿,但也比大头二头强太多了。
大头和二头,那就是两块不开窍的榆木疙瘩,很多字老周头都能记住了,大头和二头却还不能记住。
要知道满宝可是说了,孩子的记性比大人要好,学习要快。
连老爹记得都比两个孩子快。
周二郎忧伤的嘆了一口气。
他伸手拍了拍周四郎的肩膀,道:「你赶紧生一个,好好养,说不定能聪明点儿。」
他若有所思起来,「我也得跟你二嫂说一说,得再生个儿子才好……」
听了全程的满宝:……
第262章 一无所获
挖回去的茯苓被收回杂物房里放好,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东西要怎么处理,不敢过水,直接剥干净泥就放在簸箕里晾着。
周四郎想第二天就去众山里碰一下运气,他极力说服老爹,「您看看满宝以前发现的东西,哪一样不值钱?山里的那几棵女贞子,去年大哥和二哥晒干了卖出近一两银子呢,还有地里种着的那些山药,更别说满宝要种的姜了,我们家一年种的地都赚不来这么多钱,这茯苓说不定比它们还挣钱。」
满宝连连点头,她是根据稀缺程度来的,既然在未来,茯苓灭绝得这么早,那肯定很值钱吧?
「那也不能丢下地里的活儿,再过半个月就要开镰收麦子了,收了麦子还要收豆子,一直到八月,甚至是九月,我们恐怕都抽不出时间来了,你大哥不能干重活儿,你们不得先把肥沤出来?」
周五郎就自告奋勇,「爹,我和六弟去呀,我们年纪小,在家里做得有限,去找茯苓却可以。」
老周头就沉思起来,挑泥推土的活儿重,老五和老六年纪毕竟小,很少干这样的活儿的,他们上山倒没什么,可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