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知看了微微一嘆,便道:「此事我已知晓,待我回京,一定上书陛下,将绵州一带也纳入减免赋税的区域。」
一直跟着的乡绅土豪们感激不已,纷纷歌颂圣人的仁厚和魏大人的为民之心。
绵州刺史却敏锐的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大人要回京了?」
魏知点头,「赈灾已完,此次主要是来看各地的灾情的,现已看完,自然要回京了。」
第245章 答应
魏知要从这里回京,当地的官员当然要给他办一场欢送宴,本以为魏知会拒绝,谁知道他竟然应下了。
不说绵州刺史,就是傅县令都高兴起来,尽心尽力的在县里最好的酒楼订了几桌酒菜,白老爷下午赶到的县城,刚和魏大人见过一面,他诧异的看了魏大人一眼,但没有说话。
这一场酒宴,不少人都喝多了,白老爷面色也有些潮红,他没住在县城中的别院里,而是选择和魏知住在同一家客栈中。
夜深人静时,白老爷出现在魏知的房间里。
魏知将跪在地上的白老爷扶起来,道:「本官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会做到。你明日送完我后,先行一步在转道上等着。」
白老爷闻言鬆了一口气,躬身退回自己的房间。
但他心里并不平静。
今天下午他从家里赶到县城时,魏知刚从最后一个严重的受灾村里回来,他上前求见,对方却似乎一点儿也不惊讶。
随行的这么多乡绅土豪,他不仅记得他的名字,还能叫出他现居的地方,甚至在他说出邀请他单独前往七里村做客时,他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然后没有多问的就答应了下来。
当时白老爷就觉得这位魏大人知道了什么。
现在,他更加确定了。
向外说要回京,却要悄悄的与他去七里村,虽然这很符合他的利益,但这是不是说明,魏大人他一开始什么都知道,甚至这两日七里村发生的事他也全都看在眼里?
他值得信任吗?
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便微微安下心来。
应该是可信的,他连圣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益州的这些官员吗?
在益州,最大的也不过是益州王而已。
除非魏知要造反,不然他有什么理由会勾结地方官和藩王呢?
白老爷这样安慰着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魏知的队伍就整装待发,魏知坐上马车,朝大家道:「夏收在即,灾后又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都回去吧。」
这是不可能的,以绵州刺史为首的官员一定要把人送到十里长亭去。
父母官都送了,跟来的乡绅土豪们当然不会落下,于是特纷纷跟随。
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么上路了,上了官道,又到了十里长亭,魏知就沉了脸,道:「再送下去,本官可就走不了了。」
绵州刺史闻言有些尴尬,他可不喜欢这位瘟神留下,于是停下脚步,在十里长亭与魏知告别。
白老爷跟着众乡绅土豪目送魏知走远,然后便与绵州刺史既各地县令告别。
傅县令转头想和他商量些事情都没找到人。
白老爷快马回村,在县城转入山道的那个转口等着,不过小半刻钟,魏知便带着两个侍卫骑马从另一条路赶来。
白老爷鬆了一口气,就要上前行礼,魏知就挥了挥手道:「白老爷不必多礼,我们还是先上路吧。」
「是。」
俩人快马朝七里村赶去,骑着马当然不久,两刻钟不到就到了村口。
而此时,大吉刚把画押好的供词交给刘氏,「除了右边房间的那人,其余俩人都愿意在口供上画押了。」
刘氏颔首,将供词用油纸包起来,然后放在一个盒子里。
她正想说什么,管家在门外汇报导:「老夫人,堂老爷带了一位贵客到了。」
刘氏立即起身,道:「把人都打发到后院里去,约束好下人,让他们别乱走动,请堂老爷他们到前堂,我这就去。」
刘氏这次连嬷嬷和身边的大丫头都没带,只带了大吉。
刘氏到时,魏知正背着手站在门口看着院前的花卉,听到脚步声,转头去看。
白老爷立即介绍,「大人,这是我婶娘,娘家姓刘,我堂弟是大贞元年的进士,后出任蜀县县令。」
前厅里只有白老爷,魏知及他带来的两个侍卫,还有刘氏和大吉。
刘氏行礼过后没有立刻说话,大吉看了一眼魏知带来的侍卫,先一步退下。
魏知这才对他两个侍卫微微颔首,厅里一下只剩下三人。
「老夫人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刘氏便当场跪下。
魏知连忙伸手去扶她,刘氏拒绝,抬头问他,「大人,此次犍尾堰本不该决堤的,死在大洪下的几万冤魂也本不该死的。」
魏知嘆气,紧紧地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扶起来,然后后退一步道:「本官知道。」
一听这话,刘氏和白老爷就知道他们赌对了。
六年了,刘氏投告无门,甚至都不敢将这冤屈露出来,如今总算是有了倾诉的口子。
刘氏忍不住泣出声来。
魏知道:「此次益州的洪灾很严重,陛下大怒,尤其是犍尾堰维修不过才过去两年,不,确切的说,犍尾堰的工程才完成了一年零八个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