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页

此时满宝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眼含热泪的道:「太子殿下对我真是太好了。」

白善拿出手帕给她擦掉嘴角的水,点头道:「是挺好的,太子在收买你呢。」

满宝歪着头想了想后道:「算了,我又不跟他干坏事,这种太复杂的关係我们还是不要缕了。」

白善觉得她就是懒,不过,太子给的好处的确恰到好处,他一定不知道,这一点儿可正中满宝和老周家的下怀。

大晋诰封的人并不是很多,她们还能时不时的进宫参加个宴会,和皇后说说话之类的,虽没有实权,身份却不是一般的高。

满宝是五品,正好卡在了可以诰封的那个点上。

若是她申请,礼部多半不会给,但太子申请,礼部就要看太子的面子了。

太子在礼部的人也乖觉,知道普通的申请可能不会给过,因此申请时着重表现的是周金夫妻的义和仁,周银死后,是他们夫妻两个冒着极大的危险将周满抚养成人,明明家境那么艰难,却还能供周满读书识字,这才为朝廷培养了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

那摺子给满宝看了都牙酸,那礼部的同僚却能面不改色的写出来,满宝也是很佩服他的。

朝廷素来喜欢表彰义士、孝子、贤妇,以传达一种价值观,教化万民。而周金夫妇的行为显然是应该嘉奖的。

周满虽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却由他们抚养成人,现在她当官了,她也有心给父母申请诰命,那朝廷为何不趁机表彰一番呢?

摺子到了中书省,自然也是到了皇帝跟前。

他听说这摺子是太子的人写的,周满自己都还不知道呢,他仔细想了想,虽不知太子此举是为了收买周满,还是为了敲打诸皇子益州王的下场,或是两者都有,还是提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儿。

皇帝同意了,中书省自然没什么意见了,顺势就把摺子递给了门下省。

魏知是去过七里村的,也见过当时还一无所知,天真烂漫的周满,自然也见过周家人,他想了想,按下摺子,压着没批,也不准人批。

第二天进宫小朝会议事时,魏知便将此事打了回去,他对皇帝道:「虽周金夫妇之义值得表彰,但周满功绩浅薄,尚且不足以诰封。」

皇帝对一个诰封不是很在意,闻言道:「这是太子的申请。」

魏知就对太子道:「太子殿下不如等周满累积足够了功绩再行表彰?」

太子道:「周满之前医治好了孤和父皇,这还不足以表彰吗?」

「医治陛下是太医之责,是整个太医院的功劳,非她一人之功,这一点儿周满也是承认的。」

要论口舌,还真没人说得过魏知,而且他也不是说不给封,而是明言这会儿还不是时候,周满的功绩还不足,若是她父母得封,其他官员的申请怎么说?

太子皱了皱眉,没有当朝就这个问题和魏知再吵,下朝以后,太子忍不住去找魏知,「魏大人为何卡住此事?」

大家都没意见,因为这个不涉及谁的利益,一个虚名而已,比周银去年遗赠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魏知看了一眼太子后道:「殿下,捧子如杀子,您若是真对周满好,就不该只看到她一个人,她身后还有整个周家,而她在周家还有六个哥哥一个姐姐。」

太子扬眉,有些不解。

魏知道:「殿下,治家如治国,这治国就如同放风筝一样,想它飞得远一点儿,高一些,就要紧松有度,一味的放纵,一场风来,风筝就会跌落,到时你手中的线却早已放鬆,一时收不紧,这风筝就只能跌落粉身碎骨。」

太子怔住。

魏知也是太子的讲课老师之一,见他听进去了,便微微点头,背着手走了。

太子想了一路,回到东宫时就见满宝正翘着腿一边的吃点心一边等他,看到他回来,她立即蹦起来跑过来,草草的行了一礼后道:「太子殿下,您的摺子是不是被打回来了?」

太子:……有点儿丢脸怎么办?

满宝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了,鬆了一口气后道:「那就好,这事儿还是压一压吧,先别申请了。」

太子挑了挑眉,问道:「怎么,不想要诰封?」

满宝摇头,「想呀,现在都还想呢,但我先生说,过犹不及,如今诰封对我家来说未必是好事。」

第1612章 你有福

周满的先生就是庄侍讲了,太子微微挑眉,「你先生是怎么说的?」

满宝道:「先生说,如今我家如大海行舟,尚在浅海,风平浪静时自然岁月静好,天高海阔;若起波澜,虽是小舟,但在浅海里也有一搏之力;但进了深海,虽然看到的天空更广阔,大海越发雄壮,但别说起波浪,就是风稍大些,也有可能将我家这小舟掀翻,何况我家人口众多,根基不深,此时与其想着扬帆四游,不如想着内修。暴发户虽让人羡慕,但观古往今来的历史,最后还能存于历史长河中的都是脚狠狠的扎在土地上的人。」

太子内心有些震动,怔怔的看着满宝。

满宝犹自不觉,继续絮叨道:「白善也说我们年纪还小,可以慢慢的搏斗,我们可以努力做更多的事,却不能想着将十几年的功劳一日内做完,那样毁的是自身,我觉着他们说的都对,所以殿下,此事还是暂且压下吧。」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