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页

周五郎将采买的东西送回饭馆,然后就带着周立君去找阿六敦,带着他们回家去了。

阿六敦几个看到周四郎,立即高兴的上前互相拍肩膀,拥抱问好。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待在京城,一边打工,一边到处找他们需要的东西。

他们琢磨了很久,发现最好还是买盐。

中原贩往草原的盐是有定数的,很少,而草原的盐比京城的盐贵好多倍,而且还不好买,所以他们决定买盐回家去。

这样他们就不用在草原上买盐,可以省好多钱。

可惜朝廷的规定太多了,每个人每次买的盐都有量的限制,不过不要紧,周四郎还没回京城,所以他们时间特别多。

所以最近他们都是到处打工做苦力,然后回租的院子时顺手去盐铺里买够限量的盐巴,封在坛子里打算带回草原。

经过他们每天的努力,现在他们已经买了两大坛子的盐巴了。

几个胡人特别高兴,却不知道他们早被京兆府给盯上了。

他们前脚进了周宅,后脚殷礼就知道了。

本来这种小事不该报到他这里来的,但周宅是在崇远坊里,里头住的周满也有些身份,最主要的是,周满和京兆尹家的公子也算有些交情,于是就报到了殷礼这里来。

基本上,京城里碰上难搞的人或难搞的案子都会报到京兆尹这里来,毕竟一般人压不住那些人。

殷礼只看了一眼便道:「把案子交到长安县去,让长安县的县令去查。」

殷礼想到了什么,笑道:「以后,凡是长安县辖下的案子,不论难易都先交到长安县,县令处理不来,自会自己上报到我这儿来的。」

手下一听,迟疑问,「郭县令能弹压住那些人吗?」

京中的贵人可不少,有些纨绔公子没事儿就喜欢打架玩儿。

殷礼畅快的舒出一口气,笑道:「昨天晚上陛下已经开口将唐鹤从刑部里调到长安县了,今天一早诏书应该下来了,唐鹤和周满熟,让他去问就行。」

手下一听,立即恭喜道:「有了唐大人帮忙,大人也可休息一二了。」

京城两个县都归京兆府管,外加整个京城的安保,殷礼时不时的还要去练兵,可忙得不行。

殷礼也点了点头,也觉得自己可以放鬆了很多。

可惜杨和书一心扎在了户部,想要往外历练,不然放到万年县去,他必定可以轻鬆更多。

第1475章 受欢迎

唐鹤刚到长安县衙,椅子还没坐热呢就有新案子递到跟前来了。

他惊讶不已,「京城的案子这么密集?」

一大早的至于吗?

满宝正在济世堂里看病,她让刘医女和郑辜坐在一起,等他们都看过病人开方以后她才看。

一个病人离开,满宝便拿着俩人开的方子点评起来。

现在郑辜比之前强了不少,至少十个方子她会用上两个方子了。

没有病人的空隙,满宝便会照着她写的医册按顺序教他们,再偶尔检查一下他们的背诵,再布置下作业就差不多到午时了。

满宝去后院蹲着看郑大掌柜教周立如。

周立如现在还在认药材,反覆的辨认,但已经开始背诵一些药性了,不过还不熟悉而已。

满宝蹲在一旁,偶尔在她凝滞住的时候指点一下她。

郑大掌柜做好了今日份的药膏,一抬头见她还在,便问道:「你下午有出诊?」

「没有,」满宝道:「我听说今天厨房做了粉蒸肉,我要吃了午食再走。」

郑大掌柜:「……住崇远坊的人还缺粉蒸肉吃?」

连郑辜都忍不住从医书里抬起头来,「爹,你这话听着可真酸。」

「去,一边儿去。」

他们这儿说着话,他们铺子的围墙上便搭上了一座梯子,隔壁保和医馆的掌柜露出头来,看到满宝就笑眯眯的道:「周小大夫,还未祝你乔迁新居呢。」

满宝笑眯了眼,「石掌柜您客气,您这是……」

「哦,请教您一套针法,上次您跟我交换的那本医册,上面写着脾胃虚寒,若是幼儿针法要酌情变化,可上面没写有,所以……」

满宝想了想后想起来了,「那个呀,得从阳明经开始……」

郑大掌柜暗暗瞪了石掌柜一眼,石掌柜趁着满宝不注意时回瞪了一眼,再扭头去看满宝时则是一脸的笑容。

唐大人到济世堂时,满宝已经从济世堂到隔壁保和医馆去了,还带上了郑辜。

因为很不巧,郑辜正好学到这个,而小儿病症最为难学,还难得有个病人给试验,哦不,是观摩,自然要好好的把握了。

石掌柜虽然很不想让郑辜上门,奈何他是周满的徒弟,而周满还是济世堂的大夫。

也就是周满年纪小,济世堂对她宽容,虽然只是挂单,却不拘着她去别的药铺看病,要是别的大夫,既然已经选择在这个药铺挂单,那就不能再和别的药铺有勾连。

暗里管不着,明面上却是要注意的。

但不仅隔壁的保和医馆常和满宝来往,就是对面的百草堂的大夫都偶尔会到济世堂门口来凑热闹,隔着一道门和满宝探讨一下医术。

以前和另两个药铺的大夫是当面不相识状态的丁大夫等人也会跑去凑热闹,于是大家就习惯了时不时的凑在一起探讨医术。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