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将书和医册交给师父师叔看,干脆起身带他们出去画符。
见他研墨画着他们看不懂的符文,白二郎忍不住挠了挠脑袋,问道:「这东西真管用吗?」
道和一本正经的点头,「管用。」
他将符折好,领着他们到大殿上,然后压在香烛前,盘腿坐在蒲团上对着它念经,一脸的虔诚。
三人百无聊赖的站在一旁听着,一开始还有些百无聊赖,心情烦躁,但满宝听了一下,发现这段经文自己也会念,干脆也坐在他旁边的蒲团上跟着念起来。
听着这些经文,白善和白二郎的心也慢慢静下来,干脆也坐在了一旁空着的蒲团上,也跟着念起来。
道和念的是最简单的经文,他们正巧都读过,大多数都能背下来。
没办法,钱氏信道,满宝也跟着很相信天尊老爷,她一边觉得娘亲说的是对的,天尊老爷会保佑他们每一个人;
一边又觉得科科才是对的,这世上或许并无鬼神,这一切不过是凡人的寄託罢了。
为了追本溯源,她便找了道家的书籍来看。
是先生告诉她,道家和道观是不一样的,道观是道士的,道士是修道的,但道家却是和儒法兵墨几家一样有自己治世的看法。
因为她还小,先生只给了她三本书看,白善和她读的书素来差不多,俩人都觉得《道德经》和几篇经文朗朗上口,平时早课时没少拿出来凑数。
白二郎听得多了也就会了。
白二郎闭上眼睛跟着念了一段,心一静,加上殿中的檀香飘着,他忍不住犯困,脑袋就一点一点起来。
等他清醒过来时,白善三个已经调转蒲团,正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说话。
看到他爬起来,满宝便回头笑道:「醒了?」
白善便起身,「那我们下山吧。」
白二郎不知道什么时候扒拉着三个蒲团垫在身下睡着了,身上还盖着一件棉衣。
他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起身,「我睡着了,你们怎么不叫我?」
白善就看了一下他的眼睛,严肃认真的道:「我们叫了,你没醒。」
白二郎张着嘴巴,「我睡得这么熟?」
满宝也跟着一本正经的道:「这都是天尊老爷的保佑。」
白二郎就仰着脑袋去看太上老君的塑像,一脸的敬畏,「那我在此睡着,岂不是唐突了天尊?」
道和一脸平和的道:「老君不会介意的,你们得偿所愿,便是老君的功德了。」
三人忽悠着白二郎,白二郎一脸的感动。
三人忍不住转了转圆溜溜的眼珠子,彼此一对视,都忍不住低下头去乐。
其实他们没叫,但他们估摸还真叫不醒他。
四人正念着经文,他突然就脑袋一点一点的,然后就往旁边倒去了。
倒到了地上,竟然还没醒,当时白善三人都惊呆了。
满宝仔细的盯着白二郎眼睑下的微青,当时就对白善道:「看来真的是吓着了,说不定这两个晚上都没睡觉呢。」
十来岁的少年正是睡眠最多的时候,连续两个晚上睡不好,他们不觉得能把他叫醒。
白善也干脆,直接往他身下加了两个蒲团,果然,他特别乖觉的移动了一下身子,翻了个身继续睡得天昏地暗。
道和则给他添了一个火盆,道虚往前来时还给他贡献了一件棉衣盖在身上。
然后三人便坐在一旁说话了,道虚听了一会儿,觉得这都不是他喜欢的话题,于是甩着手跑回后院去烤火。
白二郎将棉衣团吧团吧交还给道和,道和起身拿过香案上的护身符交给他,道:「放在荷包里,晚上压在枕头下。」
白二郎现在特别相信这护身符,觉得他能在大殿里睡这么熟,中途一点儿噩梦都没做,就是因为天尊老爷在此庇佑了他。
于是他郑重的接过,然后收在了怀里。
道和笑着送他们到门外,想到这一别可能要一年,便道:「我送你们下山吧。」
四人便一边说话一边下山,到了山脚下,白善家的下人赶了车上前,白善先扶了满宝上车,等白二也上车后才对道和道:「有事与我们写信,告辞了。」
道和颔首,「保重,明日我就不去送你们了,一路珍重。」
白善点头,爬上马车坐好,三人从车窗那里和道和挥了挥手,马车便走起来。
道和目送马车走远,直到没影了,这才转身回山上去。
满宝回到家时,正巧周喜带着孩子回来。
她是回来送满宝的,明天一早满宝他们就要走,她肯定赶不及回来这么早,因此便提前一晚回来。
她给满宝做了一身衣服和两双鞋子,直接给她塞进箱子里,她道:「你们路上要走好久呢,在路上不好换洗,多准备两套衣裳也好换着穿,把脏衣服收好,等到了京城再洗。」
满宝应下。
她又拿出一个小包袱,拉着满宝低声道:「这是小衣,我想娘和大嫂肯定给你准备了,但我还是给你做了两套,都是用你给我的布匹做的,很贴身滑顺,不嗝人,你路上可以换洗。」
这个小包她给放在了箱子的最上面,这样方便拿取。
见她心不在焉的,周喜就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大姐这儿有些好玩的事儿,你要不要听?」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