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页

但很快周立君就又探头进来了,笑呵呵的道:「小姑,我帮你整理衣服呀。」

满宝看了一眼她堆在一旁的箱子,还是勉为其难的理了她一下,「进来吧。」

初到京城,事情看着很多,但认真算起来并不多,只是他们第一次来这陌生的地方有些心怯,不免有些惶然,所以才觉得有很多的事要做。

庄先生睡了一个午觉起来感觉精神好多了,见他们三人也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出来了,便道:「放下东西,一会儿拿了公文,我带你们去一趟国子监,善宝,你再派人走一趟杨家送封帖子,让他们来家里取杨县令的东西……」

庄先生安排得井井有条,三人一一记下,心一下就安定下来了,就连一旁本有些着急的白大郎都一下安静了下来,乖乖的听着。

白善让刘贵去杨家送帖子,让大吉去准备马车,他们歇过午觉,估摸着国子监也上衙后便起身出门。

庄先生叫了白大郎坐同一辆马车,他很多年没来京城了,也不知道现在国子监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京城的情况,虽然白大郎知道的可能也很少,但好歹是实时的。

他们住的地方离国子监不远,出了巷子是一条大街,往前去,再转个弯就进了另一条大街,顺着大街往前走一段路就是国子监的衙门了。

国子监的门不宽,正对着大街,四四方方的两进院子而已,但它旁边则有一道开了四扇大门的门匾上也嵌了三个大字——国子监。

满宝觉得奇怪,跳下马车后认真的盯着两道门看,疑惑不已。

庄先生扶着白大郎的手下车,见三人齐齐仰着小脑袋瓜子盯着两道门看得目不转睛,就伸手拍了一下他们的脑袋道:「别看了,这边是国子监衙,主要是学官们办公场所,隔壁则是六学所在。」

国子监可不止管着六学,它还管着天下的府学,县学和所有的私塾书院。

府学和县学每年要增添的书籍,要委派的学官,要增减的学生,以及因此产生的财务都是国子监管着的。

还有天下的私学,国子监也要有所掌握。

比如庄先生,他要是开个学堂收徒教书,一年两年的没人管他,教就教吧,但教的时间长了,在县衙那里就要登记造册,每年,这些册子都是要抄录一份名单送往京城直接归到国子监里。

这样天下有多少个先生,有多少读书的学生,便是没有具体的数,但也能估摸着个**不离十来。

也不至于哪天皇帝心血来潮的问起某地有名的先生来国子监的人一无所知。

庄先生道:「本来国子监是与六部一起在皇城内办公的,只是陛下对六学很是看重,先帝还在时就提议将国子监搬到六学边上办公。如今国子监分内部和外部,外部在此办公,内部则还留在皇城内,主要负责的是编撰书籍,御前行走等。你们是受皇恩来读书的,应该是在外部这里报导就行。」

白大郎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在此就可以了。」

庄先生便领着四人进了国子监衙,白善才将那封公文拿出来,国子监里的人就明白了,这也是接了恩旨来读书的。

虽然心里不屑,但面上也没表现出来,主要是这几天来的人不少,有学识的没几个,但人家又是功臣之后,现在又是皇恩浩荡的时候,只有傻子才会这会儿为难他们。

说傻子,傻子就到。

廉禹城进来看到衙门里又来了一拨人,且一看年纪那么小便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眉头忍不住就一皱,丢下手中的公文就背着手上前,「又是奉恩旨入京读书的?」

白善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应声。

招待他们的学官抬头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只能代为回答,「是啊,从剑南道过来的。」

廉禹城扫了他们五人一眼,看了眼白大郎,「是你要入学?」

白大郎连忙躬身行礼道:「不是学生,是家弟。」

他介绍白善和白二郎道:「这是学生的两个弟弟,此次是他们应招入学。」

廉禹城皱眉看着俩人,觉着他们年纪太小,便抬头问庄先生,「他们读过几年书?你是他们家的门生?」

庄先生浅笑道:「在下庄洵,是……」

「是我们的先生,」白善也微微皱眉的看了他一眼,直接略过他看向他身后的学官,蹙眉问,「我们可以办入学手续了吗?」

「脾气倒是挺大,」廉禹城的火气一下就起来了,问道:「你读过几年书?四书读完了吗?要是没读完,你进国子监也没用……」

第921章 散火

「是皇帝让我进的,你要不想让我进,你直接去与皇帝说去,他不让我进,我自回家去。」白善一路上都绷着神经,被各种人念叨着要忍让,他也自己也知道要忍,可这会儿被廉禹城的目光看着,他的火气就是一下子没压住。

白善冷冷地睇了他一眼后看向他身后的学官,问道:「到底能不能办?」

白大郎连忙拉了他一下,小声道:「在家的时候不是才告诉你要忍让吗?」

白善张嘴就要说话,一旁的满宝伸手抓住他的手,他这才紧抿着嘴角,以极大的意志力压住胸中的火气,沉默着没说话。

学官见这少年这么槓,也连忙站出来打圆场,笑道:「已经记录了,恩旨招来的学生就还差两家,估摸着这两日也要到了,监里定了七月初一那天开考,要连考三天,成绩出来按照排名进入六学。」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