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页

周喜道:「他乐昏了头才这样的,我刚怀上,他就琢磨着给孩子说亲了,现在都不知道把孩子许了多少个人家了,幸亏这是个男孩,要是个女孩,将来有的闹了。」

钱氏:「……你也说说他,邻里不是这么处的。」

「是,娘,我都记住了。」

钱氏这才转而问起她的身子,「这两日感觉怎么样了?明儿满宝就过来了,要是可以就把药停了,这是药三分毒,总吃药也不好。」

「我觉得好多了,恶露也快尽了,应当不用吃药了。」

钱氏点头。

「娘,怎么满宝现在的功课这么紧了?我记着以前她每旬都能休息两日,现在十天来一次竟然只能请假。」

钱氏便嘆了一口气,往外看了一眼,确认家里只有母女二人后便道:「庄先生这是为了他们好,满宝回来悄悄和我说,她和白善恐怕得去一趟京城,我这心啊,总也不安宁。」

「他们两个孩子家去京城干什么?」老周家并没有告诉周喜周银的事,因为她已经是出嫁女了,这样的机密事自然不能过她的耳,她知道了,那让她告不告诉关辛呢?

钱氏想了想道:「读书吧。」

周喜就笑道:「满宝越来越厉害了,读书都读到京城去了。娘你就放心吧,满宝机灵着呢,不说咱村,您就满县城的看一看,谁有我们家满宝机灵的?而且你看她什么时候受过委屈?」

「就是因为没受过委屈我才担心,」钱氏道:「懂得弯腰的人才能过得长久,不懂得弯腰的,不是活得短就是活得辛苦,她过得太顺了,京城那么大呢,我就怕她去了一下受了大委屈承受不住。」

但去不去京城这件事钱氏做不了主,就连正主满宝都做不了主。

魏知已经巡视完了剑南道,才回到京城不久,他能搜集到的东西很有限,多是考察民生。因此他基本上只汇报民生的信息。

皇帝也没想他能收集到什么重要的证据,因为派他下去本来就是为了吸引益州王的视线的,东西,他早几天前就拿到了。

所以他心情很不好。

一连几天的小朝会他气压都很低,一见到魏知,他便问,「你可知益州王的兵马养在哪儿?」

「臣不知。」

「哼,养在了家山坳里,但朕着人算过,人数和他们买的粮食数量不对,也就是说除了家山坳,他还有兵马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皇帝问,「你这次回来怎么没带白启的后人回来?」

魏知便道:「陛下,白启之母白老夫人哀求,说她只此一孙了,只愿他平安长大,不求功名利禄,所以……」

皇帝皱了皱眉,半响后摇头道:「罢了,朕总不能勉强。」

第913章 朝令夕改

魏知听闻鬆了一口气,恭敬的退下。

没有了白善和周满,自然可以用别的办法将此事捅出来,只是会少了很多婉转而已。

皇帝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虽然惋惜少了转折,须得另外想办法,但正如他所说,他总不能下旨强迫人进京吧?

下旨人家也是可以拒绝的好不好?

皇帝心情不是很好的背着手回后宫,皇后才从太后那里回来,亲自给他解了外袍,宫人给上了茶后便挥手让人退下。

皇后这才道:「母后才哭了。」

皇帝皱了皱眉问,「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适?」

皇后嘆气道:「太医说是郁结于心。」

她看了眼皇帝,顿了顿后道:「母后想念益州王呢,这两日一直念叨着王爷在益州的日子不好过,养的孩子多,偏封地还被削了一块,说是想把自己名下的几个庄子给王爷……」

见皇帝脸色不好,皇后便道:「陛下,让母后操心起益州王的生计,朝野中和天下的百姓要怎么想您这个兄长?」

皇帝脸色铁青的起身走了两圈,问道:「母后想何时召益州王入京祝寿?」

「母后还是想这个月便招人入京,下个月是鬼月,益州王带着孩子在路上走不好,八月再入京又晚了。」

皇帝气乐了,「母后是九月的寿辰吧?」

「母后说,八月中秋,既然她要过寿,不如再一起过个中秋。」

「那为何只招益州王,把河间王他们也一併招进宫来。」

皇后知道他说的是气话,也没往心里去,淡淡的问道:「因为被魏知劝诫过,所以母后现在也没往往朝堂上说,只是把臣妾叫去,暗示了几天。」

皇帝想着这几天皇后都要早早起床去太后那里晨定,傍晚还要昏省,他都多少天没与她用晚膳了?

皇帝抿了抿嘴,垂下眼眸想了想后道:「朕明日会和诸位臣工说的,六月下旬招益州王入京。」

「陛下……」

皇帝按了按手,「朕自有思量。」

皇帝沉吟起来,本来他都没打算让白善他们入京了,可现在看太后对益州王越发看重,若下告,恐事不密,但上告,谁又及得上白善和周满名正言顺,又情义双全呢?

皇帝想到他才和魏知说的「罢了」便忍不住头疼,恐怕明日又要被诫反覆无常,不受诺了。

虽然如此,第二天小朝会的时候皇帝还是和众臣工忆起了建国以来的功臣,有战死沙场,也有因为各种公务死在任上的。

当然了,这样的人并不是很多,相比之下还是战死沙场的将军更多些。

农家小福女(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