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曹军所行进的地区又以平原为主,如此行为的确可以封锁曹军的饮水,降低他们的行进速度。
本来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曹操西征张绣那件事情的话。
除了粮食,水自然也是军需物资,不过不便携带运输,所以夏安然想了很多办法方便曹军就地取水,所以在发现水井被破坏,如果要修復不知道要花费多久的时候,曹军就直接放弃修井的念头。
他们直接在井的边上搭建起了一台简易凿地机,和兖豫二州夏安然到处想办法打的深井不同,袁绍自然没有掌握这项技术,所以沿途城镇的井都是浅层,地下水又不是只有一股,能够在这里造井本身就已经给曹军指引了方向,而且他们也不需要维护这口子井,只需要凿出地下水来即可,还不用修不用建。
轮番使用凿地机的情况下,一口井也不过是大半日的时间就能出水了。等凿地机带上了水渍后又向下打了两下,地下水便汩汩涌出,这时候役夫拉起铁钻头收起来,原有的架子被改建一下之后就是一个井轱辘,差不多就是同时,一个滤水装置就已经做好了。
刚出土的水当然干净不到哪儿去,理论应当等上几日,但是曹军懒得等,舀去最初的几桶污水之后便将一桶桶水灌入了放了竹炭、沙土、碎布料、碎石等物的木桶中,这些水从木桶下方流出时候,已经干净了不少,再烧沸后便可饮用,这时候本来就是夏天,点火也很容易,花的功夫虽然有些大,但是倒也算方便。
曹营的将士们对此一致给予好评。
袁绍军万万没有想到点亮了科技点的曹军居然还带这么玩的,他们撤退前的连翻动作不过使得曹军慢了几日而已,很快他们便又被追上了。
在被追上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有抵达约定好的汇合点。
同历史完全不同的是,曹军在这一场与袁绍的对决之中,竟然最后变成了进攻方,他们深入敌方腹地,靠着后方稳妥的粮草运输,一时之间竟然和袁绍军将战局转变成了拉锯战。
这样的情况是袁绍所料未及的,在他的想像中,深入敌方腹地的明明应该是自己,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前线竟会失利至此。
而自己又在人数、装备、辎重均占优的情况下,为什么反而被曹军压着打?
袁绍此人性格之中,有着一个最致命的缺陷,那便是刚愎自用。
倘若他当真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主,那这倒也未必是一个缺陷,可惜他不是。
他走出的第一步错棋,就是不应当在刚刚战胜公孙瓒之时没有选择先稳定后方,将公孙瓒的势力完全消化之后再南下攻曹,但袁绍当时只看得到表面的情况。他觉得不能再让曹操的势力继续发展,于是仓促之下派兵攻打。
这本来也不算什么致命的大错,但他第二个错误便是他将公孙瓒手上收编的部卒编为了先锋官。
若以他的想法,这本身也没有大错,公孙瓒虽然有将这些部卒当作炮灰的想法,但是在他的理念里面,也不至于到一去不回的程度,无非只是减轻一些他自己亲兵的损失而已。
但是偏偏曹军的实力超过了他的想像,使得公孙瓒步卒的死伤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又因为刘备那边的催化作用,使得他又下了第三个错误的决定。
当时他身边的谋士都劝他万万不可如此行在战前杀卒,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斩杀之事。
他完全可以趁着前方公孙瓒部卒尚未注意之时,将其调离前线打混编入袁绍旁的部卒之中,但是袁绍没有认同他们的说法。
他认为公孙瓒的部卒就如同一一个个铁痢疾,安插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随时有可能使得他马失前蹄。
而他的第四个错误就是明知曹营拥有凿深井的能力,却没有加以重视,他的部卒,非但没能因为撤退前的种种举动拖慢曹营的行进速度,反而因为如此大规模的破坏举动惹来民怨,也同时降低了他们自己的撤离速度。
这一个个本来并不致命的错误,同时被引爆,致使袁绍面对了如此窘境。
曹营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收割袁绍军的尾巴,袁绍退兵每与曹军交锋之时,接触一下便被吃掉一块,慢慢的,有兵士跪地投降,更有守城的将领,率全城人民投降。
当曹操亲临前线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所派出的部卒,竟已经将袁绍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袁绍同曹操各自骑在马上,隔着自己的部卒,远远观望。
这一刻双方脑中这奇蹟般的同时想到了一个场景。
在他们幼年的时候,曹操还只是一个宦官家族的子嗣,袁绍也依然还是个不太受宠的庶长子的时候,双方曾玩到一起,那时候他们的玩伴有很多人。
还叫曹阿瞒的曹操一向会来事,那时候的袁绍虽然有些呆,但是他的出生好,身边也围绕着一群人,所以往往两人在玩耍的时候,都各自指挥着自己的手下像模像样得进行对战。
那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他们如今又站到了同样的局面。
只不过所指挥的人已经不再是那两三个小童,而是千军万马。
罢了,既已如此,又何必再追忆过去呢?
不妨策马扬鞭,肆意来战。
作者有话要说:公孙瓒不是什么好人,他的旧部成分也比较复杂,他先是吸纳了汉室亲王刘虞的旧部,当时他看不惯刘虞的保守,(刘虞治理当地民生很温和,对待边境的态度也是保守温和派,用后世的眼光看他没做错)于是故意引得刘虞派兵攻打他,然后刘虞被反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