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他并不睁眼,却极为耐心得给夏安然解释「你可知文若给主公之前所提何策?」

夏安然自然是不知道的,那时候他还没加入曹营呢,郭嘉道「行仁军。」

「……仁?」

「举大义为旗,行忠君之道,奉仁为旨;不滥杀,不虐杀,不杀投降之人;不扰民,不夺民,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唯有此法,可扩我军营,涨我士气,吸我民心。」

夏安然一时竟有些张口结舌,他喃喃片刻,道「做……做得到吗?」

「做不到……那就得靠军法了。」郭嘉缓缓睁眼,眸光明亮,「同袁家二位公子相比,主公并无大优势,如何吸得人才,如何避免伤亡,唯有仁。」

「于成皋,便是试行,驻军一月曹军均严格执行。」

「偶有违规者,重罚。」

「主公事先便已说了,若有成皋居民遇到了不守规矩的军汉,大可来告,定严处。多来几次,就没人会胡来了。」

「时间久了,兵士之间也会互相制止,盖因军营以队、营为连坐制度,奖惩均以队。」

「长久如此……」

郭嘉微微笑了笑,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夏安然却知道他要说什么。

长久如此,曹操军队所到之处,均不会受到大抵抗,甚至部分城池居民会主动开城门。

这在东汉绝非不可能发生的事,东汉民风彪悍,百姓同官员间的关係远不如明末、清朝那般民畏官。

事实上,纵观东汉末年的史书,但凡写到抵抗非常剧烈的城池的时候,都要加上一句,本地县令、太守等颇受民众爱戴,民众自发加入抵御外敌的队伍、节衣缩食供给军队。

这绝非个例。

民众选择支持本地的领导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无法确定新来的政权能比现在这个更好。

这也是为何许多攻破这样的城池之后多半会发生屠城情况的原因。

因为新政权心知留在城市中的人内心是支持老政权,既然你无论如何都不会乖乖听话,那就只能屠尽。

就结果来说,东汉末年唯一没有屠城的领导人,真的只有刘备。

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名声足够好,即将被占领的城池不恐慌,被人攻打的城池百姓自发保护。

而作为强烈对比的反面人物,正是曹操。

但是现在郭嘉告诉夏安然,曹军也准备以仁为主了。

若真是如此,能够坚持下去的话,曹军恐怕当真能走得比历史上更顺利一些。

而这种事情,就是最初的时候难了些,等时间久了,官兵反而会自发保护这份名声。

当年的红军就是如此,到了后期,征兵都是比较顺遂的,兵士也以加入红军为自豪。

但是如此做的话……

夏安然垂眸和郭嘉的眼神对视。

片刻后他偏开了视线。

如果以「仁、忠、信」为宣传口号,曹操这辈子都别想称帝。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立身之本都推翻,又怎么还会有人跟随他?

曹操和刘备不同,刘备身上在稀薄也是流着刘氏的血,又是被承认的刘皇叔,他称帝只能算是刘家内斗。

是故意的?

还是……无意的?

无论是哪一种,夏安然都无心去管,这是曹操认可的事,是现在的曹操所下的决心,至于未来的曹操是否会后悔……那就是未来的问题了。

这个政策没有错误。

无数人都走过这条路,最终得出的结论就只有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

郭嘉并不知夏安然心思百转千回,他把玩着羽扇,唇角嘲讽勾起「若是主公当真攻城,他就即可投降,不过假戏真做。只之后主公的名声将一败涂地,就为了夺中牟一县,得不偿失。」

「他正是看出了这点,才有恃无恐。」

「小智尔。「

闻言,夏安然倒有些好奇了「奉孝说陈宫乃小智……何为大智?」

这个问题显然问住郭嘉了,他哼哼两声,将羽扇搁在自己面上遮住了光「嘉要歇息片刻,烦劳景熙快到时候唤醒我了。」

对于他这样无赖的态度,夏安然只能扯过马车上作减震用的被褥盖在了郭嘉身上,他从后世而来,自然知道这位天纵奇才之辈的身子骨有多弱,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是活蹦乱跳的,但是还是小心保护比较好。

感觉身上被人盖上了被子,郭嘉并无动静,呼吸沉沉,仿佛当真睡着了一样,知道后来夏安然也被气氛带动躺了下来,他才睁开了双眸。

何为大智?

正所谓大智若愚,大智者,自不必在意这些小智尔。

譬如曹操,也譬如这个被他枕着的人。

他们不是真的不懂。

只是有些事他们不会去在意罢了。

也罢,这些事就由他和文若去操心。

人性骯脏,不去碰……也无妨。

倒是主公。

他唇角轻扬,主公竟会同意这个法子,也是实在出乎了他的预料,

等二人回到曹营,已是二日后,去荥阳县的荀彧也已经回来,三人交换了下情报,荥阳这边倒是干脆,直接就同意了供粮给曹军,荥阳县令夏安然见过,正是那时候成皋铸水车时候,人很聪明,也很会做事,会有这个结果,夏安然并不意外。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