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也在做同样的事。他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肺部吸入大量的空气,扩张开来,一直到极限,而后氧气通过体内循环,将能量带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去勾勒循环的路线,几次以后身体肌肉便重新充满了力量,体力条也在加速补充中。
第三局会更加激烈,两个人都明白。
再走上球场时,种岛发现,仁王看上去像是没有打过前两场激烈的比赛一样。
他当然不会简单根据流汗和喘气的频率来判断仁王的状态,而是精神力的感知,和观察力所观察到的细节,比如握拍走动时的动作快慢,和眼神所代表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这既出乎种岛的意料,又在种岛意料之内。
出乎种岛的意料,是指仁王的体能和对持久战的适应力让种岛惊讶。至少在冲绳岛时仁王的体能还没有到这种程度,或许是魔鬼训练产生的质变,又或许是仁王掌握了一些能快速恢復体力的技巧。他记得仁王对冲绳武术很感兴趣,也有练习剑技,武道方面当然有快速恢復的相关技巧。
而在种岛意料之内,是指种岛提前设想过,如果比赛进入苦战,他要不要使用最后的那一招。
是他还不能完全掌控,用出来以后多少有点后遗症(比如透支之类的),也很容易失控的招数。
他直觉自己会为了取得胜利而用出最后的招数,现在仁王的表现不过是让他更笃定自己的直觉罢了。
不再有试探,直接从激烈的攻防开始。
仁王在上一局已经找到了破解种岛「无」的前四招的方式,是全力以赴用出那些招数也会被破解。
种岛根据自己的节奏使用着那四招。
破解这些招数会耗费仁王的精神力和体力,但相对应种岛也需要集中注意力,精神力,才能打出那四招。此消彼长,种岛的消耗最终还是大于仁王,如果拉锯战一直进行下去,等到了抢七局,劣势的人就会变成种岛。
他在一球结束后停下来,喘了口气。
仁王像是意识到什么:「终于打算用出最后的招数了吗?」
「这么确定我还有最后的招数吗?」种岛哂道。
仁王抬手将落在额前的头髮捋到一侧:「是前辈自己摆在明面上的不是吗?『胜宗十句义论』中的最后一句,『未生无、已灭无、更互无、不会无、毕竟无』,就算我对佛教释义一窍不通,去网络上搜索相对应的资料也能找到长篇大论的释义和解读。」
「或许我的最后一招还没开发出来呢?」
「如果没有最后一招,那么最初前辈就不会将前四招对应上『五无』的名字吧?」仁王语气中带着笃定和瞭然,「前辈,哪怕最后一招还没开发完全,但既然前辈已经将招数和『五无』一一对应,那最后一招必然已经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版本了。」
他当然也很了解种岛。
了解当然不止种岛肯定已经开发出最后一招,还包括种岛会在这场比赛中用出这招。
不用出最后这招不代表种岛就一定会输,实际上比赛到现在,胜负也还是有悬念的。但对种岛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确切的」,「毫无争议」的胜利,因此他会用出最后一招。
或者换种说法,仁王有这个自信,种岛会愿意将最后的底牌在这个场合和时间点展现出来。
种岛啧了一声。
他吐出一口气,眼神发生了改变:「那就做好准备,睁大眼睛看着吧——」
「毕竟无」。
所谓「毕竟无」,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就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在宇宙间不客观存在的事物。
实际上种岛的招数与佛教的具体释义并不完全相关,大多只是选取相关的意向,因此所谓的毕竟无,也和正经的佛教释义并不完全相关。
宇宙间不存在的,超出客观事实,是幻想的衍生,是……
是种岛精神力显化的衍生领域,也是种岛的「异次元」。
而种岛所认为的「无法控制」,当然不是「异次元」本身,而是在使用「异次元」时,会刻意去触碰极限,去展开领域,去探索的那部分「未知」。
种岛将自己精神力的力量全部爆发出来,甚至是以透支的方式在使用自己的精神力。
精神力所幻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和存在于网球场上的种种幻觉,实际上只有在球场对面的人能够看到。
是在释放的同时又相应控制和收束。
不只是「诱导」,而是完全的「改变认知」,与此同时在击球时将前四招也结合起来,缩短或者拉长时间和空间,混淆对手对时空的认知,让对手计算时间失误并且失去对空间的定位,再改变对手回球的形态,让对手无法预测球路,同时掩盖自己的身影,进一步让对手产生混乱——
仁王在这一招的爆发之下强自镇定下来。
「混淆」。
这大概是种岛这一招的核心概念。
仁王能看到球场,但他不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和球场对面真实发生的是否同步,也不确定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实」。
他并没有失去五感,他的感知依然敏锐,但他的感知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他自己行动的阻碍。
是了,「更互无」的爆发也与「混淆」相关。
这相当于四招合一的打法给种岛带来很大的负担,如果仁王能破解这一招,他会短暂地因精神力和体能的双重透支而失去对节奏的掌控,处于被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