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室的小和尚告了别,他们还不舍得,或者是好奇,跟着送到外头。
广济已经收拾好行囊,正在跟师兄师弟们告别,相处两年,彼此都不是会为难人的人,纵然没有很好的交情,也不会更坏了。
临别相赠,多是赠语,少有东西,就是有,也只是小件,木头珠串之类的,有那么一两个,其他的,也就是吃食了。
不要说这些东西赠得廉价,显不出两年交情的深厚来,其实这些东西就很够用了,想想看,一大一小两个人,送的东西多了,只怕一天他们都走不出十里地,抬眼可见,晚饭是给他们送还是不送?
背上一个行囊,胳膊上再挎一个行囊,广济整个人一下子都因此臃肿许多。
纪墨背着自己的小行囊,手上也多了个小包袱,同室的小和尚送的,多是吃的,略表心意。
「秋高气爽,正是好天气,你们早点儿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了。」
一个和尚这样对广济说,说着又笑,「你倒是没白来,还能从我们这里拐走一个弟子,不亏,不亏。」
广济也笑:「缘分至此,也是难料。」
他又哪里能够想得到呢?
双方最后双手合十,广济带着纪墨离开,纪墨走出几步,回头看,走出山门,又回头看,似有很多留恋之意。
「可是舍不得?」
广济看着纪墨,这样大的孩子,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跟离家也没什么两样,若是实在舍不得,不如——
「有不舍。这一去,怕是再不会回来了。」
纪墨直白地说。
人在一个地方住久了,总是有感情的,睡惯了的床榻,用惯了的东西,还有那吃惯了的口味,离开了,去到别的地方,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长久相熟的人,未来会怎样呢?
这种不确定性,让他感觉自己就好像是那已经被风吹起的蒲公英,终究有落地的时候,可谁知道会落到哪里呢?
「不后悔?」
广济再次问。
「不后悔,我有我该走的路。」
纪墨如此说,他的目光坚定,仰头看着广济,「师父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们的路,不在这里。」
守着一个小小的寺庙,旱涝保收,看起来挺好,可,真正能够做什么呢?也许时间的流逝就会让寺庙的砖墙褪色,让寺庙不再是寺庙,那个时候,他又能做什么呢?
传经人,需要做种子,但肯定不能是风雨飘摇的种子,在此之前也不能守着贫瘠的土壤,贫瘠的土壤,是开不出灿烂的花朵的。
「好,那就走吧。」
广济没有多说,大步往前走,纪墨跟在他的身边儿,小包袱在一侧,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好像多了些活泼感。
当天一直在走路,纪墨哪怕早就有意锻炼,但当广济停下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脚下怕是都磨破了,实在是太远的路了,而鞋子,并不够舒适。
两人是借宿在别人家院子里的。
和尚出门,少有花钱的道理,起码在广济这里,更像是苦行僧一样,能够化缘的绝对不会自己花钱,纪墨猜测其中的原因固然是有钱财带得少,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想要以此修行。
原汁原味的修行。
化缘听起来似乎有些高级,其实跟乞丐乞讨的技术含量是差不多的,行走在路上,在需要吃饭的时候询问是否有施主愿意舍一顿斋饭,需要借宿的时候,敲开别人家的门,询问是否能够借宿。
不会专门去那种营业性质的客栈酒店,而是找普通的人家,这样的化缘,看起来是凭着脸皮厚硬要来的「好处」,其实也不全是如此,得了人家的好,总要帮人家做点儿什么,或者挑水或者砍柴,或者扫洒庭院,再不然代写一封家书,一副对联,或者给念上一段经文,讲上一两个佛经故事,引人向善。
功德积于点滴,是言谈举止之间让人产生一二触动,让人放平心绪,纵是不能帮忙解决心头最大困惑,也能让人多出几分思考,便是好的了。
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广济在做,纪墨也在做。
头一个借宿的人家就是,放下包袱,跟主人家打了招呼,广济便去帮忙挑水,纪墨则直接帮着带孩子了。
女主人的要求听起来古怪,只求孩子不哭,就让纪墨在一旁念经文。
这是指望和尚念经,把孩子念睡着了?
纪墨不说这方法靠谱不靠谱,反正人家有需求,他们照做就是了,就是不在这里念,吃饭之后,他们也要自己默念经文的。
所谓默念经文,就是嘴唇动,但未必发声,发也是声音极小的那种,跟早课截然相反,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他人。
出门在外,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第559章
这也就是不曾挂单寺庙的处置了。
若是寺庙之中,早课晚课,想要念经,总有去处,一众人梵音吟唱,那种感觉还是很不同的。
可乡间行路,哪里可能处处都见寺庙,一些小的寺庙,遇上了进去烧香拜佛是应该,遇不上,特意绕路去,显然有些没必要。
这一天纪墨和广济没走多远,附近想要再找一间寺庙并不容易,就直接就近借住农家,说是农家,这等青砖大瓦的三进院子,也着实是富贵景象了。
「大师勿怪,勿怪啊,实在是不曾备过这些,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