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贾瑜看他背后有他五分之二高的筐,再看看远处运送点及矿坑默默测量距离。

「那一斤粮食也不够一家食用啊!」一家至少要两三口人吧?

「阿娘也能赚上些,勉强够餬口了。」说完肚子咕噜响了,小山紧攥着手中的点心眼神艰难地移开。

「为什么不吃掉?」

「想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尝尝,他们没吃过这样精緻的东西呢!」

贾瑜:……

穷人孩子早当家,贾瑜也过过苦日子,并不意外他的懂事,而是惊讶这矿上竟连女人都有。

但想想男人都不在家,女人可不得当男人使唤了。

「你们这里服兵役是去哪里服知道么?」

小山先是摇头,后又点头。

「?」

贾瑜疑惑地看向他,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

小山四下瞧了瞧:

「听我们临村偷跑回来的一个人说,他们就在缅州,但不是在当兵,而是在挖地道!」

贾瑜惊讶不已:

「挖地道?」

小山认真地点头:

「听说是这样的,不过那人后来被官府捉到了,说他是战场上的逃兵,直接砍头了。」

「都不要偷懒,麻利点!」监工看到小山还在说话,在那头喊了句。

小山忙道:

「监工在催了,贵人还有话问么?」

「哦,没了,多谢小山!」又从褡裢中拿出一个包子递给他,方才带着苍老闆和狄朗起身离开。

离得远了,脸憋得通红的狄朗方才出了口气:

「原来这缅州的百姓日子过得竟是这般贫苦!全家做苦力,一日所得也不过勉强饿不死,竟连云州闹灾地区都不如。」

想当初那周家庄闹妖,连续十年颗粒无收,村民们尚有山中之物可充饥,无需过于劳累,心里也有个盼头,只要灾情过去便能收穫粮食过上好日子。

而缅州这里呢?

村民们无田可种,重劳力的男人又不在家,老的老,弱的弱,只能去矿上讨生活,日復一日,可不是没有盼头。

贾瑜沉着脸点点头:

「是啊,这就是富裕的缅州百姓所过的日子。」

说话间骑马刚好经过一个村落,大家便进去打算讨碗水喝。

「这村子里的房子可真是够……简陋的!」

都是用石头简单地搭起来外面抹了层薄泥,看起来安全指数不太高的样子。

「你应当是看惯了茅草屋和砖瓦房才这么觉得,这应该是当地特色建筑。」

贾瑜一边打量道。

「舅舅说的有道理!」

「老丈,我们过路的商人,天气炎热,带的水喝完了可否进来讨碗水喝?」恰好透过矮墙看到一个老人家在院子里劈材,贾瑜忙过去。

那老人家眼神有些不大好,弓着腰看了半晌方道:

「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客人不嫌弃便进来吧!」

老人家拿出三个竹根掏出的杯子,洗了几遍,从井里给贾瑜几人打上一桶清凉的井水。

贾瑜下意识地看了那口井,又看了眼这个院子。

喝了水解了渴,狄朗开始同老人家说话,没办法,苍老闆一副世外之人的行事,只事关贾瑜方才主动说话,否则别想他理这些俗事,打探消息便只能落在他这个俗人身上了。

「老丈今年多大年纪了?」

「小老儿今年六十有五了。」

「哦?这么大年纪还劈得动柴,老丈身子骨不错啊!」

「唉!哪里是小老儿身子骨硬实,是实在没办法了,家中只有个十二岁的孙子和儿媳妇,他们白日里要去矿上挣粮食,家里可不就得我这个不中用的来做。」

「那您儿子呢?」贾瑜只当是不知道兵役的事。

「服兵役去了,他倒是赶上好时节了,给我们家留了个后,这些年多少人家都已经没了男人,绝后了,只希望和吴国的战争快点结束,不然再过三年我那孙子到了年纪也要去服兵役,那我们家也悬了!」老人家哀嘆。

贾瑜不解:

「朝廷不是有规定,十抽三,十个壮丁三个兵役名额,这样说来你们村子应该有不少壮丁才是啊?」

「客人说的都是老兵制了,打十几年前就改了,不是按村或者氏族来算,而是按户,每户必需出一壮丁,后来兵士还是不足,便变成了十五岁以上都需要服兵役!」

「嘶~」

「十五岁以上都要服兵役实施几年了?」

「我想想,这话说起来也得有七八年还是十来年了。」

「那去参军的壮丁都上了战场么?」

「这谁能知道啊?反正这十几年了,服了兵役的便没有一人回来过,谁也不知道情形如何。」

看了看天色,贾瑜起身:

「时间不早了,多谢老丈款待!」

「嗐,几碗井水,用不着这般客气。」

回去的路上狄朗不解道:

「十几年前镇守缅州的是西宁郡王,擅自增兵,这可是形同谋反,便是缅州离皇都较远,这么些年来皇上及当年的上皇当真没听到一丝风声?」

贾瑜看着天边的晚霞轻声道:

「做皇帝,有时耳目灵通,有时确实如同聋子、瞎子一般,既然当年的西宁郡王敢且能瞒上这许多年,那就证明缅州一直被他抓在手上,或者上下一心,或者明哲保身,无人上报。」

[红楼]贾瑜探案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