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不不不不。
他不想这么轻鬆的解决。
贾宝玉那色/胚不吃点苦头怎么行?
在京城里,就没有九爷办不成的事,考虑到书信不一定能说清楚,胤禟调查了贾宝玉的情况,然后得知了更多消息。这个总是在调戏姑娘的傢伙对内阁学士林海之女竟是真爱?
三四年前,贾宝玉作为贾珠和元春的亲弟弟,还有个四品官的爹,可谓红极一时。那时黛玉还是个寄人篱下的,风水轮流转,情况真是变了。
林海续弦,林府又有了主母坐镇,她同黛玉相处和睦,府上其乐融融。
内阁学士唯一的女儿会嫁给贾宝玉这种混帐?
还是进过顺天府大牢的混帐?
自古就有个说法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两种人群的区别对待,贾宝玉本来应该属于第二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搞的,就把自己混到了如今这地步。
没有靠谱的爹,没有功名,没有好名声,没了一隻眼。
别说官家,只要是有头有脸的大户,都不会把女儿许配给贾宝玉这混帐。
胤禟是真正把元春放在心里的,他认可贾珠,还很有耐心的指点贾琏……这两位都是还有救的类型,唯独贾宝玉,胤禟就是看不上他,不入仕途可以,你总得有个长处,如今十多岁倒无大碍,等他长到二十,三十,四十……难不成就吃老本,让双亲养着?
毕竟是春儿的弟弟,帮一把没问题,不过不是现在。
总要让他尝到苦头。
从某种程度上说,胤禟的想法和元春是相同的,不愿意激发王夫人的同情心,想让她认识到,贾宝玉就是个随时可能给家族带来危险的坑爹玩意儿。
这就是胤禟的目的。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敷衍了元春,准备一拖到底。
二月十二是林黛玉的生辰,方便出门?
很好……那就这天吧。
未来这一个半月让贾家人克服着。
关于贾宝玉成功赎身,林家压力更大,就这个问题,林海和他的继夫人已经商量了好几回,只希望将黛玉同他隔离开,不能让悲剧重演。林海完全看不出此子的魅力在哪儿,怎么就能让女儿惦记那么久,若不是理智尚在,真是要悲剧。
除了那副皮囊之外,无才无德无进取心。
就他……配得上自家闺女?
青天白日梦!
他们没把贾宝玉的情况告诉黛玉,本想令寻一门亲事,林海是内阁学士,他的嫡女註定是要参加选秀的,恐怕就是三年之后。
这么多年过去,林黛玉也不是从前那个她,偶尔还能想起刚进贾府的时光,宝哥哥很关心她,外祖母也和善极了。都是过去的事,不提也罢,这些年,宝哥哥已经变成了她完全不认识的另外一个人。
调戏九侧福晋,想要占兄嫂便宜,娶了女山贼,为青楼女子代言?
本来,跟着姑奶奶离开京城回扬州,她是心痛的,如今算是活明白了。人都会变,她也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儿,继夫人同亲娘不同,不止是让她学诗词,反而教给她许多女子生存的道理。
继母过来问话,把情况说清楚,黛玉自幼聪慧,她明白了父亲和继母的意思,让她别再瞎想。做女儿家,人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我明白母亲的意思,您大可放心,黛玉不会令父亲蒙羞。”
“你是好孩子,那贾宝玉……委实不是良人。”
黛玉清淡的笑了笑:“我省得。”
从继母的神情和她说的话,黛玉就推测出许多东西,为何会突然提起选秀之事,那分明遥远得很,仔细想想,大约是害怕她擅自定终身。
同谁呢?
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宝哥哥。
他从顺天府大牢出来了?
黛玉并不迴避,经历了漫长且煎熬的过程,她的确是放下了。
不想再见面吗?
……如果有机会,倒是想看一眼,并非现在,而是遥远的将来,她已为人妇,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过得安稳。那时宝哥哥也当放下了。
人活着总要向前看的,怎么都好唯独不能作践自己。
日子是自己在过,你的生活不是别人的。
有了黛玉的准话,林家就消停下来,他们不动声色的防备贾宝玉突袭,好不容易抢救回来的女儿,这么多年才放下,要是再被那空有皮相的混帐勾起回忆,那就糟糕了。
林如海不想见到那一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