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师哥要不要这么双标!
第20章 020 水杯 茶叶开始泛黄
陆熙年可不是随随便便请的客。
他记得林桥说过一段话:「平遥盲书快要失传了, 等到有空閒的时候,我想带孩子去山西一趟,录下这些濒临失传的曲子。」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他一直把这句话放在了心上。
其实不久之前,外公也说过同样的话,「现在好多老戏曲都快后继无人, 得趁着老艺人还在世的时候挖掘抢救才是。总不能让老祖宗的活儿没了声音。」
比方说,这戏曲中有一个腔调叫做「青阳腔」, 因产自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
这青阳腔发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清末衰落,到如今已经没几个人会唱了。最年轻的青阳腔传人都已经四十多岁。等这批老艺人不唱了以后,谁还会记得青阳腔的发音?
事实上,这样濒临失传的戏曲还有无数种,传统戏曲行当正在落寞, 连京剧都渐渐被大众遗忘。
作为吴灿荣的外孙, 陆熙年很想完成外公的心愿, 利用自己在台里的影响力, 做一檔「抢救濒临失传曲艺」的节目。
当然, 这节目有个主持人还不够, 必须请嘉宾来互动,他看中的人选便是林桥。
「让我上节目介绍濒危的戏曲?」
林桥听完了他的话, 却有点不自信。毕竟星光旗下的艺人成千上万个, 不缺乏专业人才。请她这么个初出茅庐的相声演员去捧场, 不怕到时候收视率扑街吗?
只听陆熙年问道:「你知道青阳腔吗?」
「知道,就是池州腔嘛。」一谈到戏曲方面的知识,从小泡在曲苑长大的她简直如数家珍, 「青阳腔被誉为京剧的鼻祖,京剧中的很多唱腔都发源于它。」
「那么太湖曲子戏,你知道吗?」
「知道。《关公降曹》和《送子观音》两齣都是曲子戏。」
她小时候在茶楼上听惯这些戏曲,都是头髮花白的老艺人才会唱的老腔调了,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没听过这些古老的曲种。
陆熙年喟嘆道:「就这两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戏曲,全星光公司上下,可能也就你我二人听说过。我不找你做这个节目的嘉宾,难不成去找那些门外汉去一顿乱指点?」
「这个……」说的也是。
她上综艺节目是个外行,但谈到戏曲方面的知识,没几个比她还内行。毕竟她的柳活儿(唱歌)比爸爸都好。
林桥看了看身边的小朋友,林国栋也递给女儿一个「答应」目光。这是一件大好事,他的心愿也是推广这些传统曲艺。
老爷子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听什么韩流日流的口水歌,却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们发明过哪些戏曲,唱过什么生旦净末丑,演过什么嬉笑嗔怒。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自信的来源。他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国的传统戏曲瑰宝有多么富丽堂皇。别总是盯着外国,说人家的音乐有多好。
林桥心领神会,既然爸爸都同意了,她便答应道:「那好,我可以做你的嘉宾。」
林国栋立即举起了小手手,卖个萌道:「叔叔,我也要去!我也会唱好多的戏曲!」
陆熙年知道孩子离不开母亲,便笑着道:「那就这么说定了,节目下个月就开机。你放心,不会跟现在的综艺时间衝突。」
林桥点了点头,陆熙年还想的蛮周到,这下,她和爸爸的工作要多起来了。
聊完了工作,这会儿服务员开始上菜。
第一道菜便是清蒸澳洲大龙虾,这是陆熙年特意给她点的「奖品」,奖励她写的活儿真不错,给师门涨了不少脸。
而林桥夹了一块筷子龙虾肉,放在了爸爸的碗里,随口跟陆熙年聊起来:「师哥,宋师弟的进步真大,他已经找准了自己的风格路线,往后必定能成大器!」
林国栋问道:「陆叔叔,你看我们演的像是一家三口吗?」
「不像。」陆熙年脱口而出。
依据他阅尽千帆的目光来看:宋玙璠和林桥站在一起,怎么看都只像是她的跟班小弟。这不是年龄的差距问题,而是宋玙璠根本没有一家之主的气质在。
这句话成功让林桥停下了伸出筷子的手,「我们三个演得不好吗?」
「不是你和孩子演得不好。」
陆熙年咳嗽一声,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从主持人的专业角度来点评口齿功夫:「宋玙璠的台词过于僵硬,普通话的咬字也带有南方口音,配不上你们的戏。」
林桥解释道:「因为他是温州人,从小听方言长大,能把普通话说成这样就不错了。」
「但观众不会在乎他来自哪里,只在乎人物生不生动。」陆熙年正经点评道:「等到节目播出以后,小品的看点都在晨晨和你身上。至于宋玙璠,他只能靠脸刷存在感。」
言外之意,宋玙璠都靠林家母子带着上分。
***
几天以后,《欢声笑语》第二期节目播出,陆熙年的话就得到了应验。
这段反应二婚带娃的小品很快上了微博热搜,点击量超过了4000万。相声界、喜剧小品界的人士都纷纷鼓励喝彩,对林家母子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萌娃美妈的母子组合既新颖又养眼。还有大V直接把《欢声笑语》的宣传图换成了母子两的照片,吸引来了无数的路人流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