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想了半天没想明白,最后干脆将这件事情给隐瞒了下来。
他要先等一下杜周那边的口供。
杜周的效率的确很高,只是他带来的消息也并不怎么样。
从这些人嘴里供出来的就是所有的计谋都是刘义设计的,而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也都是跟刘义。
至于刘义……在刘义嘴里,他就是想自己身登大宝,跟别人都没关係。
四个人口供如此出奇的一致,要么就是他们之前通了气要么就是真的。
但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刘谈抬头看向杜周:「你觉得他们的话有几分可信?」
杜周说道:「十分。」
刘谈轻笑:「十分……这事儿给你,你会这么做吗?」
老刘家的诸侯王的确都不怎么老实,但不老实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的——诸侯王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
现在的诸侯王经过推恩令不停的削弱诸侯王的地盘之后本来就不行了,更不要提连诸侯王都不是的列侯。
列侯谋反,尤其是在一个朝代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不是闹呢吗?
刘义他们就算自己智障,他们身边跟随的人呢?他们的属官呢?难道他们都觉得这样做可以?若是真的,这么多酒囊饭袋凑到一起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杜周说道:「但他们没有必要说谎。」
刘谈忽然开口问道:「都还活着吗?」
杜周微笑:「殿下说笑了,陛下还没回来,下官怎么敢私自处置反贼?」
「哦,那我换一个说法,他们现在还能站起来吗?」
杜周笑容扩大:「这个恐怕有点难,不过殿下想要见他们的话,他们还是能保持清醒的。」
好的,他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几个人肯定是遭受了杜周带来的非人待遇。
正如杜周所说,这些人从小锦衣玉食长大,肯定是吃不了这个苦的,能扛着杜周的刑罚坚持维护刘屈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就很有意思了,刘谈低头有看了看口供,刘义谋反的理由很简单——皇帝突然失踪,除了太子,其他皇子尚且年少,昌邑王软弱,北境王营救不及。
刘谈忽然问道:「再去问问,太子殿下中毒跟他们有没有关係。」
刘谈抬头看着杜周说道:「都到这个程度了,不必屈打成招,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比起有,其实他更希望没有。
自从刘彻失踪之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看上去都十分零散,似乎都是巧合一样,但实际上刘谈总觉得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牵扯着。
这条看不见的线到现在他都抓不到,他坚信背后之人肯定是刘屈牦,但没有证据搞一个丞相好像有点难。
刘谈将所有事情都写了下来,首先刘彻的失踪是不可控的,除非齐王刘弗陵真的不要命了,否则他不至于这样做,毕竟到最后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然后太子被下毒,这件事情是人为,太子倒下之后,先是传出广川王谋反的消息,结果实际上广川王也不过带了很少的人出来,从广川王的供词来看,他应该也是被忽悠了。
只是他那些来往书信已经被烧掉,无从考证到底是谁忽悠了他。
而广川王出动跟四侯看上去没有关係,但很可能是四侯为了阻拦刘谈的行程而弄出来的。
那么现在跟广川王联繫的人是谁,不知道。
至于广川王为什么信了,他大概真的以为自己只是带着护卫出来,到时候就算被发现了也就是个私自擅离封地的罪名,最多削一点封地,但是若真能成事,那就是以小博大,一本万利。
刘谈没有质疑广川王为什么信得这么容易,反正他在北境国也算是见识到了人类智商的上限和下限,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可能出现。
这个人是第一个关键点,然后就是刘义是怎么这么快得到消息的,从太子病倒到四侯兵临城下,看上去好像是前后,但实际上仔细算一算就知道能达到这样的无缝效果,四侯肯定是早就开始行动了。
要知道刘谈带着一千人从北境国到长安不眠不休还用了五六天,他们的封地距离稍微近一些,可他们的兵马也多,而且也不可能像刘谈这样赶路。
所以几乎是太子还没倒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产生了异动。
那么告诉他们消息的人又是谁?
这个也没有问出来。
哦,不是没问出来,他们说的是自己埋在京里的眼线。
说实话这个理由刘谈一点都不信,什么样的眼线能够这么快得到消息?得是埋在太子皇后或者卫夫人身边才行吧?
可这四侯从小就不是在长安长大的,他们对长安不熟悉,怎么可能在长安布局?
真当刘彻的绣衣使者都是吃干饭的吗?
哎,说到绣衣使者,刘谈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能把北境国的绣衣使者带过来,那样至少他还能让这些绣衣使者去找一找他们的同僚或者上司,看能不能得到新线索。
他在长安没有布置,而刘据也不敢在他爹眼皮子底下搞情报机构啊。
绣衣使者们大概也是因为皇帝突然失踪而不知所措,跟太子报告吧,皇帝回来他们得喝一壶,不跟太子报告吧,皇帝回来他们还得喝一壶。
就在刘谈嘆息消息不够灵敏的时候,有关长安城的消息传来打倒是很快:京中已经开始有人称北境王囚禁太子,密谋篡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