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流浪地球》来说,刘启只是一个见证者!
这个,很反好莱坞…
从主角的必要性来看,刘启并没有推动剧情,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
电影的前半段,无论是被关监狱时遇到地震,还是撤离途中遇到救援小队征用车辆,被迫加入杭州发动机的救援计划,刘启一直是处在被动被命运裹挟着前进的状态。
直到偶遇李一一,加入救援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的任务。
刘启才第一次主动选择做一个拯救者。
英雄之路开启?
毕竟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技能也展现了,性格也展现了,挫折也经历了,接下来的蜕变和崛起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了吧?
然后,历经千难万险,眼看要到苏拉威西了,发现有别的救援队早他们一步提前到了…
解释就只有王磊一句轻飘飘的“饱和式救援”。
哪怕空间站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灵光一闪想到引爆木星,觉得拯救世界有望了,结果被告知同样的计划科学家早七个小时就想到且否决了。
不死心还要尝试,好不容易成功点燃发动机,镜头一转,得,还有两個地方的发动机也点燃了——有人在同样的时间和主角做相同的事。
流浪地球可以说没有主角,之所以看到了刘启,只是因为导演把摄像机架在他旁边而已!
所有有意义的事,都不是主角独立完成的。
这并非是一个漏洞,而是故意为之。
电影想表达的是在末世面前,拯救地球的不是某一个“天选之人”,而是“人类”这个整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面对星球级别的灾难,动员全人类的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样一部电影,其实不太需要演员有特高深的演技,保证不出戏就行…
沈良演戏特松弛,而且他的长相偏硬派,天然适合刘启这个角色,否则,郭凡也不会一见面就盯上他…
但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就是很多需要情绪爆发的戏,他给人的感觉爆不出来!
太理性的人,很难真正进入角色,这个时候就需要导演调教了…
当然,更多还是要沈良自己学习、领悟!
所以,他经常请教剧组的演员,比方说吴孟达、李光洁,现在再加上雷大头…
……
“我觉得演戏就是演绎另一个人,最重要的,你得搞清楚角色的想法,行为逻辑、动机…”
“我知道这些,但我就没有办法代入!”
“…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
“所以,你相信你演的东西吗?”
吃夜宵,沈良请教雷大头,后者直接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信念感!
雷大头看他的表情,说了一句:“我们学表演的时候,老师就会一直强调一个概念:真听,真看,真感受。他强调“真”这件事,演员在表演中自身都无法相信,那么作为观众就更不会相信了。”
“我也不是不相信…就有时候我感觉角色不应该这么大喊大叫…”
“那你跟导演反应过吗?读剧本阶段!”
“…那倒没有,我剧本的时候觉得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喊…但我演戏的时候,会突然产生一种感觉,就是不应该喊…”
雷大头点评:“这就是典型的抽离了…”
“抽离?”
“对,你就是从角色抽离了…初学者的常态!”
沈良愣了一下,赶紧问:“你也经历过这种吗?”
雷大头点头:“当然…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经常要排练小品,排着排着,就笑场了,笑场就是一种抽离…你这种情况就是戏演的太少了…”
沈良若有所思…
try{mad1();} catch(ex){}
“别急,你演戏很松弛,这点比大部分演员都强,经验上去了,很快就能进入正轨。”雷大头夹了一口菜,然后想起什么:“诶,我有个剧本,你想不想看看?”
“剧本?当然想看…”
雷大头翻了翻口袋:“我没带…我跟你说一下…2018年的失意女青年谷小焦与来自1999年的不得志的刚刚大学毕业的男青年陆鸣,因时空重叠意外住在同一个房间…”
雷大头大概讲述了一下《超时空同居》的故事梗概,然后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很好,故事线很完整,老实说,现阶段的爱情片能做到故事线完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双穿越的设定,新颖有趣…”
“你很看好?”
“当然,这是伱的下一部戏?”
雷大头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想演嘛?”
“…我?我演不来吧,毕竟还有十九年后的地产大亨陆石屹呢!”
“地产大亨有什么难演的?你见过地产大亨嘛?”
“电视上见过…”
“见过就行了…就按照他们的神态来演就行!”
“不是吧,电视上我看过马未都的一篇报道,他不是做做文物鉴定嘛,有次去帮一房地产富豪看东西。
那老板有多富呢?不管《财富》还是《福布斯》,他都排前面。
去的时候老板正在健身房,老板在公司有自己的健身房,马未都在大厅等他,老板出来的时候穿着运动短装,披一大衣,走过来,后面跟一帮员工。大步流星,双肩这么一抖,大衣应声抖下,后面左右的员工马上接住,那叫一个稳,老板甚至都不回头看。
老板在马未都面前坐下,手指比了个剪刀手,后面员工马上把大雪茄放他指缝里,叭抽两口,胳膊肘一支,后面的员工马上把雪茄拿走,拿工具咣咣咣把烟灰打落,然后再用火给续上…”
一边说着,沈良一边模仿,雷大头感觉很有趣:“你记得这么细致?”
“他说的好玩嘛,而且我知道他说的是谁!”
“谁?”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