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怀玉对大石城这地方一眼就爱上了。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天山雪顶,三面环绕,山水皆可入画,半城泉水,涓涓流淌。沙棘深处,晚霞绚烂。丝路上驼铃声声,悠远绵长。宜耕宜牧,宜居宜旅。这里还扼守着通往碎叶的热海道重要山口,但龟兹国在这里居然只驻有一百士兵。龟兹东接焉耆,南邻疏勒,拥有多个绿洲,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绿洲国,北接天山中蔍南段。现在的大石城,其实以前是温宿国的,但姑墨、温宿国等先后都被龟兹吞并了,曾经疏勒也被龟兹兼并过百年。遥望陈汤烽火台,武怀玉耳边不由的响起他曾说的那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当年他就是从此出兵乌孙,还攻破单于城,斩杀郅支单于。“那边是什么?”“那是千佛洞石窟。”在大石城不远的葫芦河岸右侧,高十余丈的悬崖上,分布着许多石窟群。武怀玉一开始还以为是本地人的某种崖葬风俗,不料听大石守将说那是佛窟。这些佛窟还很有名,有着数百年的历史,陆陆续续的一直修着,从温宿古国,修到如今的龟兹国,有些佛窟已经坍塌,但还有正在修建的,这些石窟由一组组的石窟群组成,每组石窟少的十来座,大的几十座,听说每个石窟也就十平大小,高度也就两米左右,同个石窟群的石窟内部是相连的。洞窟中塑造佛像,而窟顶和窟壁则是彩绘壁画。千佛石窟下,还有几座佛寺,有许多僧人。武怀玉能够想到,修这些石窟,造那些佛像,还有那些壁画,得耗费多少钱。这正是现在龟兹国的一种很好的特征,他们是山南最大的绿洲国家,宜耕宜牧,而且拥有许多金银铜铁铅等矿产,冶炼业也很发达,加上工商贸易的兴盛,让龟兹非常的富有。但受限于是沙漠中的绿洲国家,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国,尤其是他们还一直受到天山北面游牧部族的威胁控制,这就使得龟兹虽然很古老了,但终究只是个被限制在沙漠绿洲中的小国家,龟兹人早习惯臣服于那些强大的游牧汗国了,一心只想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关起门来过日子,倒也很舒适,他们崇佛教,喜乐舞,爱享受,甚至在中原人眼中,龟兹人喜淫,龟兹国中不仅遍地是佛寺,而且他们的城池里到处都是妓院,龟兹的乐舞,在长安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唐国家正乐里,就特意增添了龟兹乐。龟兹年年向突厥进贡纳税,突厥人也很满意他们的听话,龟兹也就一直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太平,而突厥也有意限制龟兹的武力,整个国家也就几千兵,大石城这么重要的地方,甚至只有一百兵驻守。要知道温宿国被龟兹吞并后,现在也还是有上万人口的。有位先生曾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交汇的地方。原因就是龟兹所在之处,是东西方来往商队和使节交汇的地点。从长安到龟兹,和从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到龟兹的距离差不多远。汉代时,龟兹国人口八万,胜兵两万。而现在龟兹国比汉代时疆域还大,人口还多,可兵却仅几千了。西突厥没灭掉龟兹,完全是因为把龟兹圈养了,当奶牛一样养着,持续的挤奶,这比杀鸡取卵明显划算,西突厥人还是很会算账的,毕竟他们是游牧汗国,并不习惯城邦经营,他们征服龟兹,让金色家族继续替他们统治龟兹,西突厥人只需要按时征收税赋就行,多轻松省事。龟兹臣服于匈奴、柔然、厌哒、突厥,他们都是这样圈养龟兹。但大唐来了,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也不是没有中原军队攻打过西域国家,但不管是汉代时经营西域,还是后来前秦吕光攻克龟兹,终究跟如今大唐进入西域是不同的。或者说,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不同。从大唐在天山东先后设立了伊、西、庭三个正州,就可以看出大唐的经营思路,那就是一路推进,要把那些城邦国家,真正的变成大唐的直属州县,而不再是羁縻自治的属国。吕光灭龟兹,顶多算是来抢劫了一把。“大石城要再加固,”“在燕子山下,葫芦河边,再建一座温宿城,”大石城屯兵驻守,专为军用。山下平坦处筑新城,则是做为百姓居住和工商市场。修一座新的温宿城,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但武怀玉并不担心,因为等攻下朱俱波、渴盘陀,自然会有许多缴获,还有许多战俘奴隶,而且,大唐要修一座城,龟兹和疏勒还不得出钱出力。武怀玉率安西牙兵进驻大石城,他派姜行本和曹钦二将,带着疏勒王前往疏勒国接收地盘。他让龟兹大石城守将回去禀报龟兹王苏伐叠,他已到大石城。大石城距龟兹,相距近千里。武怀玉在大石城呆了半个月,把古温宿国地界都走遍了,而姜行本和曹钦都已经把疏勒国转了一遍,将其十二座大城,数十座小城,全都顺利接收。一切非常顺利。有国王裴施亲自引路,疏勒吐屯也早接到了南庭的命令,不论是疏勒贵族,还是龟兹吐屯等突厥贵族,没有谁敢抗拒。安西军所过之处,皆开城门迎接,箪食壶浆,恭迎王师。换来的,则是安西军秋毫无犯,军纪严明。疏勒都督府和疏勒军镇,都在疏勒王都正式设立。疏勒王城,又名伽师城,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赤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姜行本给武怀玉发回捷报,说一切顺利,曹钦已经接收了疏勒军和突厥兵,正在整编,而姜行本已经率突厥诸部向朱俱波发兵。朱俱波国在疏勒南九百里,其都城郅支满城,就在后世叶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