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如春。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萧凌才带着七郎去怀乡楼的接风宴。
“怀乡楼”这名字,一看就是汉人开的。
萧凌告诉七郎,是范阳卢氏的产业。
今日天晴,街上有不少的行人。
七郎听萧凌说,如今辽东城已经聚居了约莫十万各族人口。
在中原,这点人口不算什么。
但在辽东,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部落的人口规模。
七郎记得,当初唐军攻打辽东城时,杀敌一万多人,俘虏敌军一万多人,百姓四万人,也就是说总人口是七万人左右。
经过几年生息繁衍,如今已超过战前。
萧凌和七郎刚到怀乡楼,鸿胪寺的官员和卢照邻等人也来了。
萧凌便迎上去,寒暄地问“睡得可好?”、“吃得如何?”……
双方分宾主入座,辽东虽是苦寒之地,这接风宴却并不寒酸。
鸡羊鱼鹿样样都齐全,酒水也管够,就是蔬菜品种太少,除了萝卜就是菘菜。
……虽然很早就出现暖房栽培韭菜、黄瓜这些反季节蔬菜。但是在这个时代,冬日吃韭菜是一种炫富的行为。
比如西晋着名的大富豪石崇,就在严冬吃韭菜炫富。
至于谁家过年摆一盆黄瓜架在屋内做盆景,那就是妥妥的权贵。
萧凌虽出身世家,却讲究“不时不食”,不吃不符合时令的东西。
和接风宴的菜肴相比,七郎更关心的是随萧凌出席接风宴的宾客。
除了都督府的属官外,还有几个辽东各部族的的代表,铁勒人、扶余人、契丹人……这些人在辽东不知做什么营生?
得深入了解才行。
这些宾客对萧凌很推崇。
酒过三巡,萧凌便说如今天气严寒,前往安东州的路不好走,不如先派人去修葺官署,等开春了再过去。
反正安东州人口少,太守本来就空缺,再空缺一段日子问题也不大。
七郎也想在辽东城多住些时日,熟悉北地的情况,欣然同意。
阿史那贺鲁提出:“那我先去安东,熟悉一下情况。”
萧凌这才正眼看阿史那贺鲁,笑道:“阿史那将军真勤勉。只是安东州的常规驻军不多,冬日也不适合训练,您先去看一看也好。”
他早知道阿史那贺鲁这个人,但对这种夺权失败就叛逃族群的人,不怎么看得上。
看不上,也不在意。
降将嘛,能用则用,不能用晾着。
阿史那贺鲁熟悉萧凌的眼神……京中大多数人,看他都是这种眼神。即使同是归附将领,也没几个人看得起他。
认真说来,“看得起”他的,还是满嘴胡言乱语、没安好心的赵七郎。
七郎对阿史那贺鲁举了举杯,眉眼含笑:“辛苦将军了。”
阿史那贺鲁微微皱眉,还是跟七郎碰了碰杯。
接风宴结束,七郎就跟卢照邻、阿史那贺鲁等人一起去了驿馆。
七郎找阿史那贺鲁说话:“天寒地冻的,你急着去安东做什么?在辽东城多住些时日也使得,反正驿馆包吃包住,又不用咱们出钱。”
阿史那贺鲁淡淡地说:“你知道我隔壁院子住着什么人?”
七郎摇头。
阿史那贺鲁说:“是东突厥人。”
东突厥和西突厥分裂已久,两者大体上以金山为界,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范围略有变动。
在东突厥范围内,突厥人在南部,铁勒部在北部。
前些年颉利可汗被俘后,东突厥汗国已经灭亡,大唐将突厥人安置在幽州到灵州之间,还有一万多户被迁徙到长安。
但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有世仇,看阿史那贺鲁的脸色,就知道他在东突厥人那里受了气。
七郎假装不知,故意笑道:“怎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同族,叙叙旧不好?”
阿史那贺鲁沉默了半晌,问:“你说我来辽东有立功的机会,我信了你。你能不能助我,收拢东突厥的人?”
七郎摊了摊手:“这要看你的本事啊,如何还来问我?我是个文官,作诗写文罢了!”
两个人互视了一眼,深情演绎了各怀鬼胎。
最后,阿史那贺鲁退了半步:“你若不能助我,也不要阻挠我做事。”
七郎笑嘻嘻地拍了拍阿史那贺鲁的肩膀:“贺鲁兄,我们是一伙的,你要相信我的心意。你先去安东州也好,顺便帮我检修一下战船,开春后有用。”
父母官赵太守要带领儿子们打渔!
不过,阿史那贺鲁的提议也有道理。
七郎也想把东突厥人管束起来,省得这些人在边疆摇摆生事。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门状元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