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十点都不友好:

王济让和郁充分明白了什么叫“有拳头的人说了算”。

卫玠本以为和家的财产之争, 会像宅斗小说常写的那样,将一切刀光剑影隐藏在“你陷害我,我反陷害你,你出一步棋, 我将你一军”的智谋比斗里。

结果……

王济却表示,和郁算个什么东西?我用得着和他费那个脑子?

和峤下葬前一晚的守夜日。

趁着和家的族老以及一众族人都在,王济带着兵径直走进了灵堂。在亲自给和峤上完香行过礼后,王济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他一身孝服的二姐旁边, 一边逗着年岁尚小的姊子,一边看着他手下的士兵挨个上前给和峤上香。

族老也不知道是被气的, 还是吓的, 手哆哆嗦嗦了半天,却始终不敢真的指向王济,只敢用跑风漏气的嘴道:“王卫(卫将军)此行, 明火执仗,所为何事?”

王济一脸莫名其妙,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悼唁,这有多难懂?“您是怎么理解我之前上香的行为的?”

“那他们呢?”族老指了指一群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甲胄士兵。

“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好驴鸣, 既葬, 赴客皆作驴鸣。姊夫曾对余言,心向往之。”

王济说的这个故事真的, 王粲死时, 魏文帝曹丕带头和前去悼唁王粲的客人, 在葬礼上为王粲学驴叫。有趣的是,历史上的王济死时,他的好基友孙楚在他的葬礼上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和峤到底说没说过他对此心生向往,王济表示现在他说了算。

“别人只是学驴鸣,王卫却带了兵来,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王济歪坐在扶手椅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流氓样,十分不耐烦道:“怎么不合适了?我姊夫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阿姊母子(母亲和女儿),害怕她们孤儿寡母的被人欺负。阿爹今次特叫我带兵来给姊夫看,好叫他知道,我的兵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我阿姊受到半点屈辱的。”

这话里的威胁意思已经很直白了,不让王济满意的话,当年他敢砍李,如今他就敢砍人。

权利什么的,真是个有趣的东西。

私下收了和郁钱财的人,立刻纷纷如墙头草一般转变了口风。在王济来之前,还一副秉公办事却暗中偏着和郁的族老,也变成了一副理直气壮偏帮王二娘的模样。

王济在心中嗤笑,顺便感慨,他当年真是做了一个极正确的决定,再次发自真心的感谢姊夫和峤的大度。

事情解决的十分顺利,和峤的庶子和清被王家二娘当众认为亲子,记在了和家的族谱上,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和峤的全部遗产。王家二娘在事后,也补给了和家当日在场的长辈们不少“年礼”压惊,自此再没有谁说过王济的不是。

至于和清和二娘的相处问题,和清本身的性格就不错,对二娘虽然不敢说能有多亲近,但尊敬是肯定的。哪怕只是为了他日后的仕途考虑,他也不敢对二娘有丝毫的怠慢。

二娘就这样带着女儿在和家过上了舒舒服服的老太君生活。

事情到这里,本就应该结束了。

但……

三年后,为父守满孝期的和清,却突然发现他当年的“辞官”,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辞官。不要说是继承本应该从和峤那里蒙荫到的中书郎了,他连回到辞官前的那个小职位上都不行了。

谁做的?

当然是和郁做的。和郁虽然没什么好名声,但好歹当年因为他哥哥的战功而得了个亭侯的爵位,人在朝中也熬了些资历,有不少“朋友”,想要打压和清就跟玩似的轻松。

和郁的小气程度,那是与他的兄长和峤的大气程度成正比的存在。不要说事情才过去了三年多,哪怕十年他都会死死的记住和清。

为什么是和清?因为和郁欺软怕硬啊,根本不敢去找王济或者王家的茬。

王济在以前没兵的时候,就已经熊的上天入地,如今手上又有了如臂使指的士兵,那真的是如虎添翼。更不用说王济如今又升迁了一品骠骑将军,名义上他已经算是晋朝的集团军总司令了,谁敢惹他?

上巳节之前,和清在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托嫡母二娘回了趟娘家,再次求到了王济那里,想让王济想想办法,中书郎他们是不敢想了,最起码该官复原职吧?

王济在琅琊王家的宴上喝醉后,就此事抱怨了两句。王戎劝他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王济却不明白这和他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当年帮忙还帮错了?

“没人说舅舅你做错了,正廉(和清的字)只是想求你办事。若舅舅嫌麻烦,不如让他们事后把谢礼给我。”卫玠在上巳节之后,修书一封对王济提议道。

王济不知道卫玠在打什么主意,但还是爽快同意了。

拓跋六修、卫瓘与乐广则在卫玠提出此事后,秒懂了卫玠的意思。

【萝卜加大棒里的萝卜。】

“正解。”卫玠打算利用帮助和清回朝,在他的小团体里树立属于他的威信。

有个能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摆在眼前,远胜过无数空头支票一样的口头承诺,不是吗?和清也会出席卫玠这次的宴会,只要在宴会之前他能帮和清搞定职位的问题,和清就会成为卫玠口碑上的“自来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主要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卫玠的二姨母还要靠和清奉养呢。

“所以,你需要我帮你的‘朋友’们都找到适合他们的官职?”卫瓘皱眉,在流行举荐的九品中正制的年代里,不要说他和乐广了,只卫恒就可以轻松的让卫玠得偿所愿。这真的是小事一桩,但是……代价听起来好像有点大啊,就只是为了一个学校?

“不,只需要安排正廉的就可以。”和清是吊在所有人眼前的胡萝卜,如果让人直接吃到胡萝卜,那就没人干活了,“我不会对他们承诺任何事。只是把条件摆出来给他们看,正廉送两个家里适龄的孩子与我一起去读太学,然后正廉就得到了本应该属于他的中书郎的位置。别人会怎么联想,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

卫老爷子也回过了味。

汉朝时,对洛阳太学的博士有这样一条规定,仕途上,可经博士入朝为官。如果是中央的官员,初时可任尚书、谏议大夫等清贵职位,日后甚至可累迁公卿;如果是愿意调任地方官,博士甚至可以直接可以担任刺史、太守等要职。东汉时,就有很多由博士升迁而来、后身居高位的官员。

让卫玠身边的那些人当博士、祭酒(主讲师,博士之长),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希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日后肯定能大有发展。至于能不能真的发展起来,那就端看个人的办事能力了。

卫瓘不是个迂腐的人,若卫玠身边的人有真材实料的才华,他也不介意举荐一二。

这样一来,也算是两全其美。

“哦,还有一件事需要您或者老师帮忙。我听说在东汉的时候,为了验证博士、祭酒的学识,经常会由当今圣上亲自主持,博士之间或者博士与名士之间的辩论讨教。”

这个是拓跋六修告诉卫玠的,光武帝刘秀,就曾“会诸博士论难于前”;汉章帝刘炟则请诸儒于汉宫白虎观前,以问难的形式,考详诸经同异,最后由汉章帝裁决优异,连月乃罢。(引自度娘。)

“你希望我说动圣上也这么做。”卫瓘一点就透。

卫玠讨好的笑着点了点头:“阿翁就是阿翁,一猜就知道我要干什么。虽然我不能给他们真正的高官厚禄,但总不能真的让他们连希望都看不见吧?哪怕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三个月能见一次皇帝呢,在诸臣面前露回脸,对他们都会成为极大的诱惑。”

简单点来说,卫玠还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只不过他把晋武帝给豁出去了。

如果晋武帝真的看中了谁的学识,也算是好事一桩。

卫瓘和乐广也觉得这是个一举数得的好主意,既满足了卫玠的需求,也足以体现出晋武帝对太学的重视,还能丰富一下为国选官的形式,卫瓘真的是觉得九品中正制不是长久之计,世家早晚会膨胀至死。

但即便如此,卫瓘和乐广也不敢对卫玠保证,这个提议一定会成功。因为晋武帝的身体真的是……经不起任何一丁点的折腾了。最近一段时间,江疾医甚至就住在偏殿,方便随时传唤。

于是,卫瓘和乐广在不同的时间,不约而同的告诫卫玠,最好准备一个后备方案。

卫玠当然有后备方案——他的小伙伴儿太子司马衷。

只是司马衷有点智商不够,卫玠很怕这么多年对太子的苦心经营,因为这种事而毁于一旦。

司马衷的庶长子广陵王司马遹是另外一个选择,但只“广陵王”的头衔,听起来的分量有点不太够,不是吗?要是广陵王是太孙还好说,但他如今只是个庶长子,一个他爹即将再娶正妻、地位尴尬的庶长子。

卫玠想了想,实在不行就只能还是让司马衷上了,提前多和司马衷演练彩排几遍,应该能行。

拓跋六修没说话,只是打定了今晚皇宫一日行的主意。他如今的可活动范围已经十分宽广了,足够他在不惊动卫玠的情况下,在卫家和皇宫之间穿梭无数个来回。

咳,说的再好听,卫玠眼下最需要做的,还是让他的“朋友”们真的答应他去太学。本身没有官位的人好还说,得个博士、祭酒,对于他们已属难得;但已经有了官位的,让他们同意再兼职太学博士或者祭酒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管如何,这次的宴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卫玠宴请诸友的酒楼,就是上次洛川之行后,石崇宴请乐广等人的地方,那是洛阳城最好的酒楼,名字起极雅致——鸿鹄楼,取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外观上也不是那种充满了灯红酒绿、昼夜辉煌的土豪气息的感觉,而是迎合了当下玄学盛行的曲径通幽,酒楼后面有十几个互相独立的小院,充分保证了客人的**与赏景的心情。

卫玠作为宴会的主人,自然是早早的到了鸿鹄楼,不能再向往日那样踩着点去了。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卫玠还以为自己来的很早,却没想到石崇和潘安已经到了。

【能巴结到这种程度,也是难得了。】拓跋六修忍不住嘲讽道。

卫玠暗暗瞪了他一眼。

【我说的是实话,别和我说什么潘安只是单纯想和你当个忘年交,没有哪个真正的忘年交会颠颠儿替别人天天写作业还全无怨言的。石崇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了,但你看看要是没有你和你卫家,他的下场会怎样。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人所共知,结果就为了等你,硬能忍耐至此。事实上,在历史上,他们也是这么对贾谧的。】因为讨好贾谧而产生竞争。拓跋六修将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了卫玠眼前。

其实这些卫玠自己的心里也很清楚,因势力而来的殷勤,因无知而来的崇拜。

【我不是说这不对,欢迎你加入大人的世界。】拓跋六修见卫玠脸色不对,赶忙软下语气道。

官场不外乎谁讨好你,你讨好谁,你们结党营私,还嫌弃另外一帮人结党营私。

【我只是想提醒你,不要把这当真,投入太多。】

你只要有我就够了。

卫玠给了拓跋六修一个只有他们互相能懂的眼神,朋友可以有很多,知交有二三,但真正能懂你的欲言又止的人,只一个就够了。

喜欢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