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北邙也不都是坟地, 它只是以极佳的阴宅风水闻名全国而已,并不代表着这里就没有人住了。
就是人口有点稀少,炊烟稀稀疏疏,落寞的很。
王济却很满意这样的生活环境, 大半追求自然的魏晋名士都会很满意,既能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又能过上远离凡尘俗世的隐士生活。王济打开马车的木门,站在车辕上远眺, 一眼望去的无垠旷野,滚滚麦浪,以及如黛的远山。金乌西坠,云卷云舒。
风卷起王济菖蒲色的长袍袖口, 如云如浪, 写意风流。
王济胸中忽有一腔情意在酝酿, 终口出气韵悠长的浑厚调子,奇怪却又富有一定的韵律。那一刻, 天高云淡, 倦鸟归巢, 橘金色的夕阳洒在王济的脸上、身上,带着某种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味道。暮霭沉沉间, 唯有婉转而高亢的声音在回荡,
【这就是你一直好奇的“啸”。】拓跋六修对卫玠介绍道。
啸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歌吟方式, 没有什么特定的模式, 或者是切实的歌词内容, 就是表达一种心情。到了现代已经彻底失传,让卫玠曾一度以为啸就是傻逼兮兮的嘶吼。
如今卫玠才发现,他这个现代人真的是太没见过世面了。
啸是吟唱者的心曲,代表了他当下的情绪,没有歌词,但宫商角徵羽的音调却也一个不缺,闭上眼,好的吟唱者便能带领着他的知音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卫玠的外祖母钟氏,都是史料记载中极善啸咏的名人。其实阮籍和钟氏所会的啸也有所不同,分为名士之啸,妇女之啸,这些都是卫玠所还不能懂的东西。王济继承了钟氏的优点,随性的一啸,便如煌煌梵音,将天地衬得更加广博。
他立于风中,放声长啸,任长发随意飘散,一如他自由的心。
那就是我的舅舅啊,卫玠突然心中出某种压都压不下的骄傲。哪怕他舅舅是个著名的蛇精病 大龄中二病,谁也不能否认了王济骨子里那份洒脱的魏晋风度。
王济兴之所至,甚至把卫玠也抱出去感受了一下。
邙山晚眺,可是洛阳八景之一。
“看,那依山而建的,便是舅舅的别苑了。”王济把卫玠小心翼翼的护在怀里,就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他将他们未来要住很长一段时间的家指给了卫玠看。
此时恰值黄昏,依山而建的北邙别苑好像也被镀上了一层金光,在晕染成橙色的云朵的衬托下,如屹立在远方的钢铁巨人,也似从古画中直接走出的大气古堡。
王济的北邙别苑真的很大,说是别苑,其实更类似于坞堡。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世家豪强方便聚族而居的防御型建筑,内部有部曲,有家兵。常建在山林崎岖险阻的地方,内部却又可以进行农务耕作,田圃池塘、牲畜家禽,应有尽有,关起门来,便能自成一方桃园天地。从外面看,大多坞堡其实都有点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四周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引自百度)。内部更是错综复杂,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村落社会。
在北邙别苑里生活的人,自然都是王家庇佑下的村民、部曲和奴隶。
在这里,王济就是他们的王,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而卫玠……大概算是太子?正牌太子(王济的庶子)却连跟在卫玠身边的资格都没有。事实上,王济把他的儿子们都留在了京城,受他父母管教,他很不耐烦应付孩子。卫玠除外。
王二舅这一路其实都有点心花荡漾,因为他没想到只是去探一次病,就能得到一个妹子~(≧▽≦)/~他简直恨不能昭告天下,逢人就说。
可惜,这一路上实在是没什么人供王济倾诉一腔的炫耀之情,他最后只能在到了别苑后,对他老婆常山公主用引以为傲的语气介绍说:“这就是我的妹子。”
“……”啥?
豪气万丈的王二舅在那边已经自顾自的决定,他要搞个清谈会,搞个最大的清谈会,宴请京中好友,海内名士,都来见一见他的妹子。
“……”你到底说了个啥?卫玠终于发现不对了。
拓跋六修很努力的才没笑出声,只默默在心里给卫玠点了一排蜡。妹子什么的,姊子好听,对吧?
……
常山公主与王济成婚数十载,外界不是传他们要和离,就是传他们正在和离的路上。不过,历史上他们到最后也没有和离。
反倒是不声不响的四郎卫宣和繁昌公主,在历史上可是说和离就和离了,前后不到一个月,比现代人离婚都痛快。
这段暂且不表,说回王济和常山公主。
不看好他们这段婚姻的人,都分析的头头是道。常山公主不仅双目失明,还没有一儿半女傍身,性格又总是端着公主的骄矜架子,妒忌尤甚(《晋书》中的评价)。这让王济如何能喜欢她?王济好歹也是太原王氏的嫡子嫡孙,虽然性格一言难尽了些,但其他方面都是不输人的。允文允武,又长相俊秀,被迫摊上这么一个政治联姻的老婆,换谁谁能高兴?
再加上王济想做什么就干真的做什么的胆大性格,他至今都和常山公主维持着婚姻关系,这才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卫玠在此之前对常山公主全部的印象,就仅限于常山公主和他娘王氏的关系貌似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面对不靠谱的舅舅把他往常山公主面前一扔,就自顾自的去呼朋引伴写信的现实,卫玠很是忐忑。
毕竟他无往而不利的最大金手指就是他的颜,但常山公主却看不到,简直是他的人生克星有木有!
常山公主面对丈夫的日常抽风倒是很淡定,并不出声阻止,任由王济胡闹。大概只要王济不会抽风抽到要造反,那么哪怕他把天捅个窟窿,常山公主都不会干涉。她只会脊背挺直的端坐于高位,如一尊不喜不怒的的菩萨泥塑。
卫玠上前行礼,顺便悄悄打量常山公主。
这是一个实际年龄四十多岁,但看上去却好像只有三十出头的中年妇人,保养得当,肤白貌美。穿着魏晋贵族妇女最流行的服饰,上简下丰,长裙坠地,饰以纤髾,庄重又奢华。
“纤”是下摆上一种三角形的丝织装饰,上宽下尖,数个搭配,形成了层层叠叠的视觉效果;“髾”就是绸缎飘带,走起路时,随风而起,如燕子飞舞,似仙女下凡,充满了韵律和灵动的美感。
但常山公主真正的美,却并不在于她耀眼的服饰,也不在于她古典的妆容,而是那种生于皇室的天生贵气。哪怕她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也没有谁敢轻易忽略了去。
在和常山公主短暂的见过礼后,卫玠就为这位公主舅母的性格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形容词——冷若冰霜。她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那就是面无表情。唯有面对手上常年握着的一串佛珠,才会稍稍有一丝人气,那是支持她走到如今的精神信仰。
卫玠手上也有一串净检法师赠予、拓跋六修暂时依附的佛珠,他在心里盘算着,也不知道能不能借此打开和舅母之间尴尬的气氛。
事实证明,不能。
没等卫玠扯到佛珠上,他和公主舅母的谈话就结束了。全程还基本都是由常山公主的贴身婢子将离完成的。她对卫玠说了他在北邙别苑的一应生活安排,好比在哪里住,在哪里玩,平日的吃喝怎么解决之类的。
待事事妥帖的简单介绍完之后,常山公主就冷着脸,强硬的命人带卫玠先去后面的暖阁休息了,一副恨不能早点摆脱卫玠的模样。
说卫玠并不受伤,那肯定是假的,这还是他第一次被家人表现出这么明显的不喜。
不过,卫玠想开的也很快,他又不是五铢钱,怎么能要求人人都喜欢他呢?更何况纵使是五铢钱,也有嫌弃它铜臭阿堵的呢。
卫玠一直没办法和拓跋六修交流,因为他身边始终围着一堆一堆的人。赵钱孙李这四个婢子在临行前,被王氏耳提面命过数次,绝不许把小郎君独自留下,外面不比家里,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好吧,其实哪怕没有人陪在一边,卫玠大概也没什么精力和拓跋六修聊天了。
坐了一天的马车,舟车劳顿;再加上刚进入北邙时陪舅舅发疯,灌了一肚子冷风……卫玠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他的这具壳子真的很不争气,自他一出生起,他就没感受过传说中独属于小孩子的“睡你麻痹起来嗨”的无穷精力,只剩下了仿佛直接就进入了颓废大学时代的疲倦,每天都累到恨不能死在床上。
哪怕是再苦的睡前一碗药,都没能让卫玠提神醒脑。在凝神静气的熏香中,他几乎是头一沾玉枕,双眼就合上睡了过去。
一排小扇子似的眼睫毛,随着均匀的呼吸起起伏伏,就像是墨蝶在白荷上翻飞。
拓跋六修与卫玠并排躺在一起,侧身与卫玠脸对着脸,安静的注视着那唇红齿白的面容,难以名状的想起了在现代的日子。
那时候也是这样,卫玠初入大学校园,举目四望,倍感孤独。别人都是父母、兄妹陪在身旁,嘘寒问暖、千叮万嘱;卫玠却孤身一人,自己报道,自己提着行李,形单影只的走在热闹的人群中,显得他更加落寞。
白天四人寝室里大家互相熟悉时,卫玠还没感觉到他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直至晚上大家或主动打电话,或接起来自家里的电话时,卫玠才意识到他只有10086会来短信关心他的话费。
卫玠只能早早的躺在全然陌生的宿舍床上,戴着耳机看视频,用以掩饰自己的难过。可是,无论搞笑的综艺节目里主持人笑的有多夸张,卫玠都始终是面无表情。他真的笑不出来,哪怕他很希望自己能笑一笑。
最后的最后,卫玠放下手机,对着口型问拓跋六修,能不能上来陪他。
拓跋六修没有出声,只是一个利索的翻身,上床与卫玠脸对着脸的侧躺在了一起。一双黑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卫玠,甚至主动抬手,虚虚的与卫玠的手叠在了一起,假装他们可以相握。
卫玠就这样笑了,只因为拓跋六修一个简单的动作,他就觉得满足又愉悦。
自此卫玠和拓跋六修就达成了一个默契,每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拓跋六修都会陪着卫玠一起躺在床上,双手相叠,什么都不做,内心就已经汇满了暖流。
如今,卫玠好像已经不再需要拓跋六修的陪伴,但拓跋六修仍在坚持遵守着他们最初的约定。
因为……
他答应过卫玠的,会永远陪着他。
【别怕,无论如何,你还有我。】他说。拓跋六修将粗糙的手掌覆在卫玠的手上,想要持续给予卫玠现代时两人相依为命的力量。这一世卫玠的手还很小,仿佛都不及拓跋六修的手掌大,小小软软的一团,修剪的干净整洁的指甲就像是一排可爱的小贝壳,微微握起的小拳头白里透着淡淡的粉色,稚嫩到让人恨不能咬上一口,味道一定很香甜。
睡梦中的卫玠正好也勾起了淡色的唇,一如当年在大学寝室里的傻傻笑容,充满了阳光与信赖的气息。他喃喃自语,含糊不清的吐出一个名字:“六修。”
拓跋六修深邃的双眼因为这句话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原来他还记得,原来他还需要他!
哪怕穿越了,哪怕重新有了爱的家人,卫玠也不会放下拓跋六修。
因为约定了永远,那便是永远。差一年,差一月,差一时,都不算。(改编自《霸王别姬》)
※※※※※※※※※※※※※※※※※※※※
冷笑话:
提问:舅母到底是怎么看上舅舅这样的中二病的?
舅母:我瞎^^
特意标注一下:清谈会是魏晋时期很流行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自古有之。和晋江前段时间大火的某篇文里提及的清谈会,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希望萌萌们能理性看文,么么哒~
喜欢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