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建彰十一年
这一年入了秋,一拨秋雨一拨凉,蜀中天气终是凉快了下来。
卧龙镇外五里方家堡中,南面的秋实院中,有一座人工开凿的小湖,那水上头建了偌大的院子,正门的牌匾上头提了三个字“临波阑”。
小小的方素素便住在这处,这日睡罢午觉,自梦里醒来,小脸儿红扑扑的还未曾回过神来,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呆愣愣自窗户处,瞧着外头水波滟滟倒映在房檐上的光影,风儿吹过水面,那上头的光影变化万千,波光闪动间没有一个重样的,待要仔细看时却已是又变了一个模样。
方素素素午睡醒来神智未清,瞧着那处却是有些痴了,
“梦里的是真么?”
外头『奶』娘王妈妈进来瞧见她这样儿便笑着过来,
“九小姐,可是醒了……”
说着伸手『摸』她的额头和脖颈,前头几日天气热,九小姐又爱出汗,便是扇的再凉一觉也是一头的汗,小孩儿都是虚火又不敢在屋子里放太多冷,怕寒气入了体,这样倒害得九小姐汗出多了,那脖子上都生了痱子出来,又痒又痛让她生受了些罪。
方素素素瞧见了人来,又听『奶』娘说了话,那『迷』蒙的眼神儿终是回复了清明,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对王妈妈道,
“妈妈,我又做梦了,梦见我成了一位女将军上阵杀敌……”
王妈妈听着却是苦笑道,
“我的好小姐……可莫要说了……”
却是来不及了,外头有人听到了气道,
“姑娘家家的,整日里喊打喊杀成什么样子……”
说话间外头一名『妇』人撩竹帘迈过门槛走了进来,这『妇』人生的娇小温婉,肤白如瓷,墨黑的头发挽在脑后斜『插』了三根白玉钗子,最下头一根单凤钗口中垂了一串细小的珠子下来,在头上摇摇晃晃凭空多了几分俏丽。
“娘!”
方素素素瞧见那『妇』人欢喜的自床上翻身坐了起来,伸了手便要柳氏抱,王妈妈忙伸手抱了她起来哄道,
“好小姐,可莫要夫人抱,如今你那小弟弟还在夫人肚子里,仔细伤着他!”
方素素素听了乖巧的点了点头,自家穿了鞋下地,披散着头发咧着嘴过去牵柳氏的手,
“娘……”
又伸手在柳氏高高隆起的肚子上面『摸』了『摸』算做了跟小弟弟打了招呼,
“娘……今儿小弟弟乖么?”
柳氏瞧着大女儿娇憨憨的样儿,心里疼她嘴上却是嗔道,
“你如今也是五岁了,也应学着拿针弄线做些女儿家的事儿了,不可再成日里想往前头偷瞧小子们学武,舞枪弄棍是小子们的事儿,女儿家还是斯文秀气些好!”
都说是男女七岁不同席,方家又是这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大户人家,家里的小姐可不能跟外头的野丫头一般,丫头小子混在一处做耍。
虽说方家是世代习武但方素素同一辈的姐姐们没有一个跟着学的,都是斯文端庄,娟秀稳重的,可不能到了自家女儿这里便成了舞枪弄棍,没有半点女儿家的娇柔样儿!
想到这处柳氏便抬头冲着『奶』娘王氏道,
“隔几日我就禀了六爷,送九小姐去族字里,她也应读书识字了!”
这也是六爷宠着孩子,前头五爷家的琳琳四岁都跟去了族学里,如今已是呆了两年了,更不用说大房、二房的小姐们都是早早送去学堂,一个个识文断字,出口成章,特别是大房的大姐儿妙妙,如今提笔能文做出的文章便是先生也说考秀才都紧够了!
都是方家的姑娘,自家的女儿那里能比别人差了去!
王氏听了也很欢喜忙去哄一脸不情愿的方素素素,
“九小姐,以后读书识字也要同姐姐们一样做大家的闺秀!”
方素素生在这方家堡,母亲柳氏便是卧龙镇上人,殷实的商户出身,自家父母宠爱请了女先生学琴棋书画,倒也是学的样样精通,人又生的小巧玲珑,肤白貌美天生一副怯弱惹人怜爱的样儿,平日里养在深闺,待长到十五岁也是如花般的样儿了。
柳茵茵在家中久静思动偶然去自家铺子里耍一耍,却是被这方家堡三房的六爷在镇上办事时一眼瞧中了,回到堡中禀明了自家父亲方崇山,方三老爷却是有些瞧不上柳氏出身商贾,身份有些低了,配自家儿子差了些便道,
“这女子出身却是稍低了些,你若是喜欢便接回来做个妾室好了,为父的至交好友袁成仕膝下有一位三小姐倒是与你年纪相配,娶了做正妻如何?”
方魁闻言却是摇头,他的『性』子少言寡语却是沉静稳重,是个主意极正之人,前头几年因年纪到了父母也张罗婚事,都被他摇头拒绝,皆是因不合心意,如今终是寻到了一个可心之人,自是不愿委屈了人家。
当下应道,
“父亲,孩儿乃是练武之人,于女『色』之上也应多有节制,孩儿有妻一位便足矣,这柳氏乃是儿子瞧中了的,不想再娶他人,还请父亲成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方崇山闻言犹豫半晌终是点了头,他自己也是只得一妻一妾,却是因着早前正妻生二子方魁时伤了身子,才纳了一妾生下一儿一女,庶子在三岁上便因病去了。
他自觉命中应只有两子便再没有纳过女子进门,方魁这『性』子与自家倒有几分相似,心里认准了,再瞧旁人便不能入眼了。
思来想去还是顺了小儿子心意,他在心中暗道,
“这儿媳『妇』门第低些也是好事,江湖上世家女子多娇纵,娶回家来任『性』刁蛮徒惹事端,老六在小,上头还有哥哥嫂嫂,族中大事有几位妯娌们帮衬着,柳氏虽是小门小户只要循规蹈矩便也无妨的!”
当下便点头应下了这桩事儿,翌日派人去请了媒婆到卧龙镇上柳家说媒,柳家人得此消息倒如天上掉了金元宝下来一般,真是欢喜无限。
如今大魏已是建国一百二十九年,自太祖皇帝赵旭开国以来,一百多年间可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有大魏乃是马上得的天下,自上至下尚武之风浓郁,因而坊间多有武馆,乡间多有乡团,有的甚或一个村一乡,男『妇』老少都舞枪弄棍,勤练武艺。
不过这样一来便弄的大魏民风彪悍,乡里之中有那桀骜之辈,个个不服官府管教,乡邻之间不过一些口角便出动一村子人齐齐上阵,聚众打斗之事不在少数,打死打伤人之事也是时有发生,治下百姓不听教化,一有事儿便动刀动枪却是让官府十分头疼。
只是这下有民情上便有对策,到了文景十五年,先帝赵元绪上位便颁下召书,拨下银两,于大周各处多设文馆,教书育人导人温良向善,讲究以德服人,以理度人,不可妄动杀刀剑,万事以和为贵。
因而借着这个势头那朱程理学便大行其道起来,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是要君权至上,百姓众生不得违背,此道是深得上位者之心,自是要大力推行,自此大魏文风盛行,朝堂之上文武相争,文人瞧不起武将粗鄙,武将却又瞧不上文人虚伪。
而那下头百姓自也要受教的,到了建彰初年,皇帝赵廉上位更是一面大力推崇朱程理学,一面又暗施手段打压民间武馆乡团,他初登大宝一心想效仿先祖文治武功,却是没有太祖太宗手段魄力,又嫌武臣桀骜,便重文抑武,一心拉拢文臣打压武将。
上头朝廷不许人学武只教人好文,弄得那白面的书生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捧着书摇头晃脑的『乱』呤。
不过任是朝廷如何打压,各行各业尤其以盐铁矿漕运等,劳力密集之业中,习武强身之人居多,久而久之便成帮成派,再有那自前朝有传下的各类宗门山派,势力交错缠纠却已是形成了这大魏江山之中一派繁华的江湖,隐隐之间已有与朝廷分廷抗礼之力了。
又有如今在位的皇帝身子骨孱弱,子嗣十分艰难,生下的太子爷也是常年卧床,以至得后族势大,渐渐动摇皇权,建彰十一年时的大魏却已有些根基摇动,下头江湖自也有一番波澜壮阔。
而这方家堡在蜀地之中便是那有名的江湖世家,说起来却是有些年头了,前头太祖皇帝禅位于太宗皇帝后,太宗皇帝也是励精图治领着一干子能臣干将,将太祖皇帝前头打下的十州,生生扩成了十五州,其中蛮州乃是因公主下嫁生子后自动归顺大魏,后头四州分别是沙州、泰州、惠州诛州。
这一帮子能臣干将之中却有一位方姓的将军,早年跟着太宗打江山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太宗论功行赏之时方家祖先却并未恋权,只将嫡长子留在了军中效力,自家带着其余家眷回归了老家蜀州,在卧龙镇外五里处建起了方家堡,在这处开馆收徒教文授武,教化一方百姓。
因而方家是分做了两支,一支在京城之中受了太宗封赏做了一个侯爷,另一支却是回到了原籍。
之后近百年时光,这方家堡便传到了如今的堡主方崇岳手中,方崇岳这一辈,嫡出乃是三兄弟,又有方崇岭、方崇山两个弟弟。
方氏三兄弟在江湖之中也算得德高望众,背靠着方家百年的声誉,自家也是端方德正,下头一干方家子弟能文能武,在江湖上行走亦是多有贤名。
方家堡在这卧龙镇附近威镇一方,这几十年来便是那宵小偷盗之事亦是少有发生,邻近乡里更是交口称赞,如今柳家人一听自家女儿竟被方家儿郎瞧上了,要娶了回去做正头的夫人,这可真正是喜从天降啊!
喜欢嫁痞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嫁痞夫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