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挑拨离间崇祯(为T丶1104加更3/11)

看完八百里加急这一份时,洪承畴便立刻明白,之前集结的军队,大概是干什么去了!

这么想着,他觉得这应该是好事,可大清皇帝怎么会这样子对他?

于是,他用最快的速度,又去看了另外一份急报。

洪承畴的智商,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一看之下,他顿时就明白了皇太极为什么会这样对他了!

于是,他立刻抬头看向冷眼盯着他的皇太极,苦着脸说道:“主子爷,奴才确实说过,明国没有别的水师了。这一点的,当初的时候,恭顺王、智顺王他们也都是赞同的。”

他知道,如果孔有德、尚可喜他们在的话,估计也是和他一个待遇。不过他们不在,所以只有他被问罪。

这个锅绝对不能一个人抗下来,因此,他便有此一说。

说完之后,洪承畴偷看了下皇太极的脸色,发现他果然稍微缓和了点表情,便立刻补充道:“明国实在太大,家底很厚,这里凑凑,那里补补的,真被凑出一些船来,其实也是有可能的。”

一听这话,皇太极不由得又气闷!

这就是让他最为羡慕的地方了!

如果大清能有明国这样的人力物力,他有绝对的自信,早就一统天下了!

这么想着,皇太极也没给洪承畴好脸色,继续冷声喝问道:“为何之前不说?”

听到这话,洪承畴也觉得自己冤啊!

一般大户人家,谁会管到每个边边角角的。

穷人家的,可能每一颗米都能数的过来。然后听说富人家没米了,就乐呵呵地看着富人要挨饿,结果人家照样吃吃喝喝,一问,说东翻翻西翻翻,又发现了几缸子米。

同样的道理,大清确实是穷,以前压根没战船,如今有了上千艘战船,觉得是多么庞大的水师了。

可是,明国之大,各地的情况,身为朝堂高官,比如洪承畴这种一直带兵在外头打仗的封疆大吏,又怎么可能知道地方上到底还剩多少船?

说登莱水师其实已经废了,可这个废了,对大清来说,可能是没船了。当对明国地方上来说,可能一千艘战船,只剩下一两百艘,这也是废了啊!

此时,洪承畴虽然想明白这个道理,却也没法对皇太极明说。要不然,万一伤了大清皇帝的自尊心,倒霉地就还是他。

于是,灵机一动之下,他便回答皇太极道:“奴才以为,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智顺王他们应该比奴才更熟悉。因此,他们都没说,奴才自然也认为是不会有这事。如今发现明国多了战船,奴才这才想到了这点上。”

好吧,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反正不在,这锅甩出去,都不用担心再甩回来的。

皇太极听了,心中一想,也觉得洪承畴说得有道理。

毕竟孔有德、尚可喜他们原本是东江镇的将领,一直活动在海上为主。洪承畴和他们比起来,当然是那几个人要更清楚明国战船的事情。

这么想着,皇太极才罢了罢手说道:“起来说话吧!”

洪承畴一听,便知道自己过关了。于是,心中松了口气,赶紧乖乖地起来站好。

此时的他,压根没有多想,不是他不想去想,而是压根想不到。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当然知道明末最庞大,最强大的水师是福建水师。可对当时的人来说,只要不是江南以南的人,压根就不会知道那么多。

料罗湾海战,郑芝龙打赢了荷兰人和大明海盗的联军,按理来说,这个事情算大了吧?可是,在朝堂上压根就没泛起什么浪花。

可以说,郑芝龙一直在东南沿海,蒙声发大财,非常地低调。

熊文灿担任福建巡抚,自然知道郑芝龙的真实情况。可他也没有往上报,和郑芝龙一起蒙声发大财。

以至于后来,朝廷要调熊文灿去当剿贼的总督时,他是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推脱,不过也没说郑芝龙的情况。

洪承畴一直在陕西,最多是到中原和流贼打仗,然后就是在辽东了。他对郑芝龙的情况,自然也不是很清楚。

另外一个,福建水师离辽东太远了,他也没想到朝廷会有调福建水师北上的可能。因为以前也根本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提都没提过的。

此时,皇太极既然把洪承畴叫来了,便让他一起谋划当前的局势。

最终,他们商量的结果是,先训练大清水师,就让明国水师重建东江镇。

等到东江镇建好之后,再杀上皮岛,把明军全都歼灭。

在此之前,还是要加强沿海的监视。关键地点部署骑兵,以机动策应。

他们商量出来的这个法子,凑巧之下,也让建虏水师暂时逃过了一劫。

因为郑鸿逵这边,之前审问出来的消息,是知道建虏占有了朝鲜水师,凑了上千艘战船,大部分离开旅顺往渤海里面去了。

因此,郑鸿逵领着部分战船把旅顺的建虏水师灭了之后,就大摇大摆地北上,给建虏看,他是要去重建东江镇了。

如此一来,他们认为,建虏的主力水师必定会很快回援,打掉这支大明水师。由此,郑福松和李来亨那边的水师主力便能打建虏水师一个埋伏,一举歼灭建虏水师,从此以后,海上就还是大明的海上,各岛屿也就安全了。

不过消息地不灵通,最终这个想法还是没有实现。

建虏在沿海学大明的样子,建立烽火台来传讯,也极大地干扰了李来亨这边上岸偷袭的可能。

就目前的实力来说,就李来亨的这点人马,还没法上岸强攻的。因此,接下来在辽东这边,就是不大不小的骚扰战。

黑夜中,派出东江将士上岸,拔出建虏的烽火台,然后再偷袭。而建虏,自然也是反偷袭,多修烽火台。

不管怎么样,这种情况多少牵制了建虏的兵力。就短期来说,还看不出谁能笑到最后。

………………

与此同时,在大明京师这边,有关兴国公在蜀地的消息,自然也陆续传过来了。

崇祯皇帝对于张明伟的奏章,一律都是准奏。

藩王的事情是如此,收编贼人,封赏秦良玉,也是如此。

最终,秦良玉被崇祯皇帝封为忠州侯,因为秦良玉是忠州人。

这个事情,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地消息。

不但是多少年来,终于又有人因为军功封侯,更为引起轰动的原因是:封侯的还是一名女将。

对此,《明报》上开始连载秦良玉的事迹,由陈圆圆主笔,甚至还变成曲子,戏曲等等。

这个事情,都不用张明伟吩咐,身为女性,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江南这边,原本是舞文弄墨的地方,也因为秦良玉的事情,在秦淮,扬州等地方的领头下,终于不再只谈文事了。

可以说,这时候的大明,只要是女性,莫不以秦良玉为荣。

这个时候,也终于不再是,女人必须要靠男人来获取荣耀了!

除了这个事情之外,随着张明伟在蜀地又执行他在开封和武昌用过那一套的消息传开,让其他没有整改的地方,都有了危机感。

一方面,其他地方的豪强乡绅,纷纷从藩王等不用交赋税的名下,把自己的土地划回去,以应对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降临的祸事,另外一方面,自然是看张明伟有多不顺眼就有多不顺眼。

可是,如今的兴国公,又冒险过蜀道救下成都府,打败了几十万叛军和贼军,如此大捷之下,更不可能有人从正面拌得倒他。

于是,一些阴谋诡计便诞生了。

“长江上捞起一条锦鲤,竟然口吐人言,曰弓长者得天下,随后便化为一个仙人,飘然而去!”

“亡大明者,必长弓也!”

“泰山上一只千年猿猴突然跳崖,竟然口吐人言说泰山即将有盛事!”

“……”

总之,各种谣言都开始散播,不指名道姓,却又含沙射影;不说某人检举,皆托虚幻神奇之言。

于是,京师这边的朝堂上,有人就开始上奏了。

说兴国公长久领兵在外辛苦了,是不是该让兴国公歇歇了!

还有的人说,兴国公应该避嫌,主动交出军权!

总之,没人说张明伟的不是,全都是为张明伟,为朝廷考虑的角度出发,目的就是一个,能引起崇祯皇帝的疑心最好;就算不能,如果能让张明伟不再领军,那也算是成功。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大怒都没用。因为他们会用祖宗社稷江山为重来劝谏,一副我是忠臣的样子。

最后无奈之下,崇祯皇帝便留中不发,索性压根就不理这些了。

知道历史了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那么好忽悠了。本能地,就不再相信这些文官。

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已经三十二岁的崇祯皇帝,自然明白这些谣言之所以会有,那是因为先生触碰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急了。

真要说的,张明伟手中的军权,以前的时候,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等,很多都有过的,总督天下兵马。为什么不说他们要造反,就说张明伟要造反,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

喜欢穿越之掉崇祯面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