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秘密抽调

叶向高和邹元标眼中都浮现出担忧的神色,这两位可都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了。他们不怕皇帝的歇斯底里,甚至要咬人的那种情况,最怕的,就是皇帝近乎一意孤行的执拗。

他们对朱常洛的认知,是很正面的。甚至,在内心里觉得,这位皇帝应该是有能力将大明带入到一个新高度的有为皇帝。

可正如叶向高所言,凡事皆有过程,急是急不得的。

刚刚,朱常洛还说自己不至于利令智昏,转眼间,说出的这个想法,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呢?

一雪萨尔浒之耻,谁不想呢?可现在的辽东是什么情况?是拿广阔土地形成的战略空间,和无数的人命,换来的勉强支撑啊。

打造一支无敌雄师,大明倒不是没有那样的底蕴,但那得砸进去多少人和钱啊?

最近几年的战事,每年耗钱三百多万两银子,再加上这格外的开支,国债就算能借着,折腾光了,最后拿什么还啊?

以国家信用为依托的国债,一旦还不上,对大明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啊。

叶向高想了一下,把自己的担心全都说了出来,身为皇帝最亲信的人,不但要帮扶皇帝做事,更要在重大事情上进行劝谏。

朱常洛也有意让眼前的两个最重要的大臣,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重大决策的落实,可不能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而是要把主要的人物说通,大家意识统一,才能够同心同德去做事情。

“叶老所言,确乃一针见血之言,然时不待我也。叶老,邹老,二位请想,若辽东及西北一直保持对边寇对峙,是不是每年依旧是三百多万两白银白白打了水漂?这还不包括边镇军民的死伤,还有财产损失,若不从即时起奋力扭转,越拖,大明国力就越疲惫啊。”

叶向高两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举国债让百姓休养生息,再推行考成法制度整肃吏治,充盈国库,是可以实现的。

但那样只是让大明财力有所缓和,边患依旧没有解决。

每年的战事开支,依然是那么多,这没什么好讨论的。

战事问题,是大明不可避免的问题,更是心头之痛,如果按部就班解决,那就得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后了。

大明,能够经得起几十年的,一年三百多万两战事的开支么?

邹元标显然被说得心里有点认可了,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做?”

朱常洛正色道:“治军必先治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斯言是也。朕在科学部设立将官司,为的就是这个。”

叶向高猛醒,他一直对科学部的将官司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设立这么一个司衙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朱常洛这么一解释,全都明白了。

“陛下的意思,是先培养出一批良将,然后再由良将治兵,则雄师可成?”

“叶老这话,也对,也不算对。良将者,须阵前厮杀,血里火里滚几滚,经过实战检验方能称为良将。良将,是灌输兵书战策培养不出来的。朕想的是,从前方秘密抽调回有实战经验,且忠诚无比,最好是有些文化底子的将领,进行培养。”

叶向高一下子震惊了,问道:“陛下,像这样的将领,算得上凤毛麟角,都是一方军旅顶梁柱一样的存在,抽调回来,这,似有不妥吧。”

朱常洛带着毋庸置疑的神情说道:“两位阁老已经看到了,燧发枪威力如何,组建成建制军旅,自然能横扫敌酋。然组建军旅砸钱即可,却是缺少具有实战经验的将领领衔。一旦进入战场,燧发枪建制军旅遇到突发意外,那就是灾难啊。”

说到这里,朱常洛重重叹息一声。

“燧发枪军旅建制,那都是老百姓血汗,甚至是性命堆积出来的啊。拉出来,就应该没有任何的意外,否则,就是朝廷的问题,百死莫赎!”

“而且,朕知道,大明辖下所有军旅,因为长期管理疏松,军中贪腐严重,吃空饷,拉壮丁事件司空见惯。正好,趁着燧发枪新军发展,一步步将旧有问题严重的军旅一点点替换,军旅,就应该是保家卫国的,为他们,朕花多少钱也不心疼。”

“哼,若是只知道吃空饷,冒杀老百姓报军功,朕恨不得把他们全砍了!”

朱常洛对于大明军旅,心中积攒的怨气,基本上全都发出来了。

叶向高和邹元标,其实也知道这些事情,不过,知道又能怎么样?你还得靠这帮人镇守边陲重镇,有些事情,并不是不想,而是不得以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邹元标很快就想清楚了,说道:“陛下,准备抽调多少人回来?”

朱常洛想了一下说道:“兵尚且不在多而在精,更遑论将乎?暂时先抽调八个回来,嗯……一定要符合条件,八个如果凑不齐,那就以实际情况为准,宁缺毋滥。”

邹元标拱手道:“行,陛下,老臣马上从兵部京察考核中,挑选符合条件的人选,再请陛下定夺。”

老爷子说干就干,马上让兵部把京察考核卷宗调来,开始在名册内挑选。

这个工作量看着很大,但并不难选。

年龄上,最大不能超过四十岁,有过丰富带兵经验,且有文化底子的,条件一套,成批的人就给刷下去了。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