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标对革新的国政,是态度异常坚决的支持。
别看邹元标为了张居正的新政断了一条腿,可他悲惨的辗转经历中,切实体会了革除积弊对国家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叶先高不否认精简对国家的好处,但是,涉及到的人员太多,年轻一点的,还可以安排到新的部门重新学习使用。
岁数大的,就只能被淘汰了。
面对着剧烈的革新动作,因为革新而受到利益影响的人,必然会尽所有能力反对。
这种反对,不仅仅是作用于朝廷,当朝的官员,哪一个没有点地方上的势力?
而且,革新并不是单单对朝廷,对方上的精简,也会展开。
这样,就会形成抱团以壮声势的现象。
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啊。
朱常洛想听的,就是叶向高反向担忧的意见。
精简策略,那不是要讨论执不执行,而是必须要落实到实处的。
这玩意说得简单,但做起来,势必要引起很多预料之内和意想不到的反应。
“叶老,邹老,朕初登基之时,常以为朝廷冗陈积弊过多,在于人浮于事。朕曾以为,只要朕自己以身作则,身先天下,必会使众臣一心,涤荡积弊也。然日久方知,朝廷之事,人浮于事有之,但更多的,是大臣通过冗陈积弊的机制,谋取到个人的利益。”
朱常洛的叹息,叶向高和邹元标都能深深理解。
什么是冗陈积弊?不过就是人人都恪守小山头一摊儿,不干什么事情,到了自己的小山头,就是雁过拔毛。
无论多重大的事情,过了相应职司的几道关卡,层层蜕皮,什么都耽误了不说,该是用到实处的钱粮,也被层层剥皮,能剩下一半,都是烧了高香了。
叶向高曾在万历年间,处理过云贵一带土司叛乱的大事情。
最后,是叶向高力排众议,用一个贪腐成性的官员,平叛成功。
事后,曾有人问叶向高,怎么会用那个贪腐官员。
叶向高说出了自己的高论,用这个贪腐的官员,朝廷拨一百万两银子,他贪四成,能直接把事情办好。
而按照常规套路,调人去平叛,然后通过朝廷相关职司调拨银两,一层层扒皮下来,到前方,可能就剩下三成了。
如此,恐怕银子花了,事还没办成。不如就让这个官员贪,至少,他带着银子到前方,剩下的,还够平叛的费用。
这就是大明朝廷血淋淋的现状,当个人贪腐都比各衙门潜规则显轻的时候,可想而知,各部门管理的效能,有多差劲。
叶向高拱手道:“陛下,草民觉得,革新除弊,势在必行。然朝廷种种弊端,非一日所成,乃长期积累所致。除弊,是一定要除的,草民支持。但草民觉得,应该分批次分步骤,不可急于求成。”
朱常洛笑道:“叶老想必有所持,且试言之。”
“陛下可还记得宋太祖之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那是上马能打江山,下马能治理天下的明君。
关于赵匡胤的故事,那可太多了。
而此时叶向高提出来,那就只能有一个故事符合。
“杯酒释兵权?”朱常洛脸上笑意更浓了。
赵匡胤统一中原,有鉴于当时的朝局经常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兵变,改朝换代,便在自己一统江山之际,将自己手下手握重兵的大将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
喝到酒酣耳热之时,赵匡胤忽然对手下大将说,将来有一天,如果你的手下将黄袍披在你的身上,鼓捣你造反,你会怎么做啊?
手下众将大惊,赶紧问赵匡胤怎么办。
赵匡胤装醉说道,不如你们赶紧放弃手中兵权,换得良田珍宝无数,安度下半生,不是很好么?
众将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便纷纷交出兵权。
赵匡胤没有杀戮,通过巧妙设计,就这样拿回了手下众将的兵权。
历史上,把这一段称为杯酒释兵权。
放到今天的大明,朱常洛也完全可以采取这样的手段。
跟你摆事实讲道理,那绝对是会有油盐不进的。
直接动刀,又显得有点不仗义,好像是卸磨杀驴。
那就来个先礼后兵吧,告诉你我这边的底线,听话的话,给钱给房,不听话,那你慢慢琢磨吧。
朱常洛赞赏之余,感觉有些可惜,说道:“叶老,邹老,朕真的希望能有二老坐镇内阁,能不能……”
话没说全,朱常洛的眼睛里,却是满是期待神色。
叶向高淡淡笑道:“陛下,大明更需陛下坐镇,何故皇太子走向台前?江山代有人才出,年轻人再怎么稚嫩,摸爬滚打出来以后,一样成才,未必就会输给前辈。”
朱常洛知道,叶向高两人说什么也不会回内阁了,只能叹息一声,请两人吃饭,畅谈一番,算是聊以解慰。
朱由检的奏报,朱常洛朱批了两个字,杯酒。
所有的意味,都在这两个字当中体现出来。
看着好像是一个团圆美满的历史典故故事再现,实际上,却是杀机重重。
交出一切,什么都好谈,给你机会你不用,那等到翻脸之时,就别怪我心狠手黑了。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