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再议,可后金那边出现了这么大的变故,也可以说是好不容易出现的对大明有力的变故,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过?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朱常洛散朝后,将叶向高和孙承宗叫到了宫中。
针对后金努尔哈赤病故,朱常洛再次询问了两人。
朝中人多嘴杂,有些东西,是不方便说的。
身边人少的时候,有些事情,就可以直说了。
孙承宗反问道:“陛下,未知后金之事,您是怎么想的?”
朱常洛沉吟一下道:“努尔哈赤亡故,于大明而言,是机会,但并不是大打出手的好机会。”
孙承宗笑道:“陛下英明,臣曾研究过后金管控麾下的体制,发现他们的管控,跟其他的蛮夷族群,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以前,最盛者,莫过于鞑靼。他们大汗的产生,是经过部落联盟首领共同商讨决定的,这一点,后金与之无异。”
“然定下大汗之后,首领手里,就有了联合各部行军用武的权力,一切,以大汗马首是瞻。这一点,也与后金无异。”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鞑靼一旦形成大汗,就无可改变,只要打掉其首,余者必为鸟兽散。而后金则是麾下八旗,制定用武或是国策,由八旗各部首领,跟大汗共同制定完成。说起来,后金比鞑靼要高明,有点类似于大明。”
“朝堂议论后金之势,以常理度之,或许是攻打后金的好机会,然而,骤然攻之,八旗精锐未少,其共议制度尚在,大明碾压之威临头,其必勠力合心,共同抵御大明。后金起于白山黑水之间,若据此游击,则大明不复优矣。”
朱常洛点点头,没有直接下定论,却是看着叶向高说道:“叶老以为如何?”
叶向高拱手道:“陛下,孙尚书深通兵法,对后金研究颇透,老臣以为,孙尚书所言极是。”
朱常洛这才叹道:“是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谋一隅者,不足谋全局。一隅之忧,有可能是葬送整个好局的。以前,努尔哈赤受伤,朕曾派杨涟出使,安抚告慰。如今,努尔哈赤仙游,朕亦悲戚不胜,岂可不再安抚告慰?”
孙承宗叶向高齐齐拱手,知道朱常洛已经做出了选择。
朱常洛让叶向高组织礼部,亲自润色拟旨,用极其缅怀的口吻,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尽皆写在纸上。朱常洛特别告诫,不要怕忌讳,哪怕是萨尔浒之战,也写上,尽情缅怀一般抒情回忆努尔哈赤过往。
将努尔哈赤一生写尽,然后献上大明皇帝的哀思,英雄相惜的感情,一定要跃然纸上。
再就是大明皇帝代表大明,向后金表达最诚挚的哀悼。
最后,写上大明皇帝的态度,虽然大明与后金,有着很不愉快的过往,但大明绝对不会趁人之危,在对方首领亡故之时攻打哀悼之邦。
同时,朱常洛还下令,所有辽东前沿,军旅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到后金实际控制的地域。
朱常洛再下旨,以兵部尚书孙承宗为出使后金使团首领,曹文诏负责安全护卫,带军学院重要学员,组成庞大的使团,以大明王爷的规格,去吊唁后金。
这个安排,多少带点阴谋论的味道了。
你说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代表使团的高级别,这可以理解。
关键是,曹文诏,还有军学院的重要学员,这些可都是新军未来的将官,去后金,很难不让人猜测,他们此去,为的,就是熟悉地形。
另外,朱常洛还将许显纯列入出使名单当中。
许显纯,认识曾经被大明俘获的和硕贝勒爱新觉罗·阿敏,朱常洛和阿敏称兄道弟的一幕,许显纯是亲眼见证者。而且,阿敏曾经向朱常洛保证过,只要朱常洛执掌大明一天,他绝不会向大明出手。
安排许显纯过去,就是代表朱常洛向曾经喝过酒的老弟,致以兄弟间最真诚的问候。你老爹死了,兄弟能不奉上自己的劝慰么?
当然,看小老弟,不会空着手的。
开玩笑,大哥是大明皇帝,去看亡父的兄弟,能少得了慰问之物么?
大明皇帝,是懂得礼数的人。至于你们后金的人怎么想,想歪了,甚至是想邪了,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孙承宗领旨,他对于使团的繁杂琐事并不关心。
他最关心,最在意的,无疑是所携带的军学院的人员组成。
孙承宗明白朱常洛这么安排的深意,因而,在使团随行军学院的人员问题上,他和曹文诏一起商讨,该携带那些人过去,这些人,都是可以预见的,未来要对后金用兵的主力战将。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孙承宗带领使团,浩浩荡荡踏上了出使的行程。
孙承宗前脚刚走,朱常洛收到了巡边皇太子朱由检的奏报。
看得出来,朱由检对自己这次巡边,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时,也精心留意一切,发现了不少问题。
朱由检的奏报,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兵员数量跟报往朝廷的数量,严重不符。
准确的说,就是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吃空饷问题。
然而,吃空饷,却不是辽东旧建制军旅存在的最恶劣的问题。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