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没有说话,却是给了朱常洛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像朱常洛和叶向高这种级别的人,在堂堂正正处理国事的时候,要做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没有歧义。因为国事,是容不得半点可引发争议的地方的。
而在处理比较敏感,事情本身就存在巨大争议,甚至根本不能触及底线的事情的时候,大家就需要彼此眼神一过,心领神会,看破不说破,最后真的出现不好的情况,反正大家都没说到具体措施,那就没人该为此负责。
朱常洛想了一下说道:“新组建的混成旅,调一旅至辽东前线卫所,不为辽东经略熊廷弼节制,就是起震慑作用,敌酋不兴五万以上铁骑,不予接敌。叶老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叶向高躬身拱手道。
都是聪明人,所以都能理解这么做的意思。
朱常洛作为皇帝,钦点大明最强战力混成旅到前线,是准备威慑敌酋吧?但混成旅是斥巨资建成的,不见大规模敌酋不出动,这个可以理解吧?
也就是说,皇帝是坚定的对敌强硬者,不存在要跟敌酋软弱退让。
这样,前方出了什么事情,就都是前方的事情了。
朱常洛沉吟道:“叶老,传朕旨意,着大明苍鹰混成旅,进驻辽东,着其镇守宁远。苍鹰混成旅,不受所有地方节制,为独立建制。所需各项军需供应,皆由辽东地方供应。没有五万以上的敌酋出现,不得擅自接敌。”
“还有,表彰辽东经略熊廷弼,其经略辽东五年,颇有建树,加太子太保,领大学士衔。辽东巡抚杨嗣昌,经营地方有功,同样加太子太保,领大学士衔,勉励辽东所有将士和百姓,希望他们能同心同德,共同抵御外敌。”
叶向高领旨下去,马上将朱常洛的意思传到礼部,润色加工后,传达下去。
大明苍鹰混成旅,以吴三桂为混成旅指挥使,左良玉指挥同知,张宏漠为指挥佥事,率领本部,浩浩荡荡向辽东进发。
同时,朱常洛让魏忠贤给杨嗣昌传达最新指示,朝中根本不敢提和谈之事,着杨嗣昌可与后金多在商贸上谈,而不要涉及军事和政务上的问题。
朱常洛真怕杨嗣昌这里出问题,差点就没给杨嗣昌说,你就跟后金方面扯淡,借口很好找,商贸都谈不通,怎么能谈军事政务?
至于谈商贸,那就扯呗,反正利益纠葛,三瓜两枣,纠缠不清,可以给对方一定好处,但切记要拖住对方,还要不给对方留下口实。
做足了这一切,朱常洛才放下心来,仔细拿过来地图,反复思量,觉得这么安排,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有时候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泰昌七年八月,朝廷又接到了辽东战报。
在六月份的时候,后金铁骑一万,突然出现在宁远附近,对附近卫所进行骚扰攻击。
宁远守军恪守混成旅指挥使吴三桂严令,不得出战。
几次三番骚扰之后,忽然,在西平堡附近,出现了大量后金铁骑,西平堡遭遇到了猛烈攻击。
熊廷弼接到求援之后,一方面向宁远发出协同作战请求,责令宁远总兵祖大寿驰援。一方面,熊廷弼亲率本部三万跟进,截击敌军。
祖大寿不敢怠慢,率本部驰援西平堡,吴三桂为保祖大寿安全,派遣张宏漠率六百火枪骑兵队随行。
在接近西平堡过程中,祖大寿一部,遭遇到了敌骑阻击,但在火枪队的护卫下,击溃敌骑阻击,迅速向西平堡靠拢。
本来,西平堡抵抗激烈,加之援军靠近,敌声势浩大的进攻受挫,已经开始后撤了。这个时候,偃旗息鼓就完了。
可辽东经略熊廷弼认为,这个时候,应该给予来犯之敌以重击,便责令西平堡守军和宁远援军,合力追击敌人。
照理说,你追击敌人,也在情理之中。
可熊廷弼打着打着,就有点利令智昏了,眼看着斩首千余,为近些年来未有之胜绩,便执意深入追击。
在靠近敌人腹地的时候,熊廷弼一部遭到了伏击,是张宏漠带领六百火枪骑兵队,奋力将熊廷弼救回。
此战,共损失三千余众,其中,混成旅火枪骑兵,损失四十余人。
可想而知,朱常洛接到了这样的战报,会有多么的愤怒!
在经略辽东这件事情上,朱常洛不管是面授,还是隔空传旨,都一再叮咛熊廷弼,不得与后金发生正面战斗。
后金来袭,坚守据点,清野坚壁即可。
通过严防死守,慢慢挫伤后金锐气,通过休养生息,一点点改变辽东与敌的战略态势。
现在可好,小小一战,打出信心了,居然敢轻敌冒进,遭遇伏击!
战报被拿到朝堂上,群臣激愤异常,此次辽东战事,大家都一边倒支持清算熊廷弼。
朱常洛窝火是窝火,但还没有想杀熊廷弼的意思。
但熊廷弼平常刚愎自用,性喜骂人惯了,大家对他的印象很差,就算是他有几个好友,知道他确实是有些本事,在汹涌的批判指责声中,也不敢轻易给熊廷弼辩护了。
“传朕旨意,着原辽东巡抚杨嗣昌,接替辽东经略之职。苍鹰混成旅指挥同知左良玉,接替原指挥使吴三桂之职。着熊廷弼和吴三桂,进京面朕!”
喜欢穿越到大明当昏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到大明当昏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