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看那盘红烧肉,颜色鲜艳,香味十足,“春啊,你这肉怎么做的,可真好看。”
顾春跟她说了做法,她听完摇摇头,“这又是糖又是肉的,太费材料了。”
知道她是节俭惯了,有肉也最多只会炖,不会做红烧这种费油费糖的。
顾春也没说什么。
等以后日子过好了,自然就会舍得了。
吃完饭顾春也就跟家人商量着,第二天要回北城了。
现在大伯和大伯母都要去食品厂干活,顾夏的义诊也差不多结束。
所以孩子们也都打算跟着一块回家了。
大伯母搂着顾冬和小竹子,很舍不得,难得家里有孩子,热热闹闹的,他们一走不就冷清了吗?
孩子们也舍不得大伯母,在这里有吃有玩,特别开心。
但是他们也想念北城的朋友了。
最后一家人依依不舍地聊了好久。
第二天一早起来,何玲就给他们整理好了包裹,里面塞了她做的糖炒栗子,方法是顾春教的。
还有她自己晒的蘑菇,再给他们装了一筐菜。
盛情难却,顾春最后一样也没少地带着大伯母的爱,上了回家的大巴车。
顾大伯不放心孩子们,打算送他们回去。
顾珍珠跟着堂姐请假,这回也一起走。
小竹子和顾冬去找顾青海告别了,青海哭得呜呜的。
小竹子把他带来的小人书送给他了,还说以后会给他写信,他这才停下来。
顾夏也找他唯一的朋友顾青云告别了,因为听说青云想辍学,顾夏鼓励他继续读书。
还把自己的读书笔记送给了他,说保持联系。
青云觉得顾夏是他短短的前半生中遇到的最特别的人,他不爱说话,但是他什么都懂。
他看似很冷清,可是他把自己当成朋友,就对自己这么好。
青云心里更加确定顾夏就是他一辈子的好朋友。
既然顾夏学习成绩很好,那他也不能落后。
张大夫最近很痴迷山上的草药,顾夏去告诉他要回城的时候,他还没采过瘾呢。
“徒弟啊,你先跟你姐妹回去吧,我就在老肖这多住几天。”
肖国城也还没做好回城的心理准备呢,闻言点点头,
“是啊,我们过几天再回去。
不过你得告诉我小徒弟,每天都必须起来练功。不得偷懒。”
顾夏也只好无奈地答应了。
…………
回去的时候就不是始发站了,位置不够坐,所以顾春坐着抱小竹子在腿上。
顾冬和顾秋挤一个座位。
顾珍珠自己一个座位,抱着东西。
顾大伯和顾夏就站着了。
经过下一个站的时候,一个短发中年女人扶着一个老太太上来了。
顾珍珠赶紧给她让了座。
老太太很慈祥,“谢谢你啊小姑娘。”
中年女人也很礼貌地对她道谢。
顾珍珠摇摇头说不用谢。
老太太看他们几个人是一起的,就问,“你们是要去哪啊?”
顾春见他们干净利落,看起来家庭条件不错,谈吐也很有礼貌,
便笑着说,“我们去北城,这是我大伯。”
带了个强壮的男人出门就是这个好处,别人即使对你有什么恶意,也会掂量掂量自己惹不惹得起你。
中年女人,也就是胡春兰看了她一眼,心想这个女孩子还挺有戒备心的,不是个蠢的。
这时她对这几个人也有点好感,就点点头跟他们打了招呼。
顾冬和小竹子跟她打招呼,“阿姨好,奶奶好。”
老太太看俩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就很喜欢,“哎哟,这是你弟弟弟妹?长得真俊啊。”
顾春眼里带着笑意,“是啊,是我小弟小妹。”
经过交谈,顾春知道老太太是跟女儿去乡下探望远房亲戚的。
他们也都住在北城。
老太太实在喜欢顾冬和小竹子,下车的时候给了她一个地址,还一直叮嘱,有空去他们家玩。
顾春只好答应了,那地方离供销社挺近的,下次路过可以去看看老太太。
到了站,他们先送顾珍珠去服装厂,又回到大院。
大伯坐下喝了杯水就走了,拦都拦不住,说赶紧回去送货。
顾春整理大伯母给的东西,看到那包干蘑菇里居然有羊肚菌、松茸这种好东西,跟香菇木耳混在一起。
那些蔬菜都很新鲜,是早上刚摘的,现在天气热,放不住。
所以她分成几份,打算送给郭大妈这些邻居。
孩子们都自觉分工开始打扫卫生了。
小竹子虽然人小,但是也很能干。
拿一块小抹布在那擦桌子椅子呢。
顾秋就去厨房帮忙烧火,先把灶火起起来。
顾夏去整理房间,这回回来,顾春已经跟他商量好,男女分开住了。
顾春带着两个妹妹住大房间,顾夏带着小竹子睡小房间。
小竹子此时还在努力擦桌子,不知道今晚他将遭遇什么。
顾春看孩子们干活井井有条的,心里非常满意,养弟千日,用弟一时。她拿着分好的菜出去串门了。
郭大妈接过菜,“哎哟,这菜可太好了。春啊,真谢谢你想着大妈呢。
我早上去供销社去晚了,菜都被挑剩下了,没几个好的。
你这菜可太新鲜了。”
“郭大妈,不用客气。这菜是早上我大伯母刚摘下来的。
给了很多,我们也吃不了那么多,就让您帮帮忙解决一下。”
郭大妈的儿媳妇在家听到她这话,心里不禁赞叹,
“这孩子可真会说话,不怪人家能当厂干事。”
顾春送了一圈,最后才去敲隔壁的门。
宋家夫妇都去上班了,只有宋云峥在家。
顾春就站在门口把菜递给他,“云峥啊,这个你拿进去吧,晚上加个菜。”
宋云峥接过来说了声,“谢谢春姐。”
顾春看他一个人在家待着,又不爱说话,就邀请他,
“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去找顾秋玩。”
她感觉宋云峥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顾秋回来了吗?”
顾春点点头,“回来了,现在在家收拾呢,下午没事你就可以去找她。”
顾春打算下午就去上班,几个孩子自己在家里玩。
现在小竹子也不用去托管了,她轻轻松松地一个人过去厂里就行了。
去到办公室才听说,她现在在纺织厂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经过被举报那事,她写作的马甲已经掉干净了。
大家都知道宣传部的顾小干事,脑子聪明,会设计服装,去广交会,被采访,现在还会写文章登报纸......
顾春走到哪都有人认识她,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就连去仓库,想买点瑕疵布给孩子们做新衣服,都受到热烈欢迎。
这个年代买布还得凭布票,所以纺织厂的职工可以买到仓库的瑕疵布,那是很大的福利。
更不用提顾春现在是个“名人”,
她当然是有便宜白占白不占,
买了好几匹布料,又看到仓库堆了一筐一筐的布条。
“这些布条啊,是裁剪下来的,凑一凑还能缝件衣服。”
仓库管理员看她一直在看那些布条,以为她也想要拿去做衣服。
这些布条确实可以缝成一整块,可是顾春觉得成品应该不太好看。
只是现在物资紧张,很多人家里孩子多,能有一件拼凑起来的衣服都很好了。
但她对这些布条有其他的想法。
“姐。这些能卖我几筐吗?”
“可以是可以。你要这么多干什么?”
顾春也只是有个想法而已,现在不好对人说,“我家孩子多......”
喜欢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