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年八月,福建地区突然开始了一**规模的招募活动,大小城镇都张贴着醒目的告示,还专门安排了识文断字的秀才为民众解说细则。
这项由官府主持的招募活动并非征兵,而是招募木匠、铁匠等手工匠人,以及有心成为船员水手的青壮男子。各州府县的衙门都有专人负责给应征者登记造册,安排后续事宜。
招募活动同时在福州、泉州、漳州三地展开,官府不但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而且不限招募数量,摆出了一副来多少收多少的架势。
如果单纯按照收入来计算,到福建沿海这几个州府去应征,要远比务农种地强得多,由此也是吸引了邵武府、汀州府、建宁府、延平府等内陆地区的大量青壮。
虽然这势必会影响到福建地区的农业生产,但这在官府看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福建地区本就是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仅在沿海区域有一些狭窄细碎的平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适合种植的良田本就不多,如今统治着福建地区的许家也从未将财政收入的重心放在农业上。
如今福建在出海方向上得到了执委会的松绑,加之造船业也有了明确的扶持政策出台,执政官许裕拙认为时机已到,可以开始在海运海贸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扩大经营规模了。
政令从漳州发出后,很快就在福建全境铺开,并且迅速取得了成绩。要论实施效率,的确是比大明统治时期提高了太多。
漳州府衙的会议厅中,许裕拙看着各地反馈上来的招募数据,对自己制定的政策也很是自得,让与会众人传阅了解。
今日由许裕拙召集至此开会的人员,有主管情报工作的许裕兴,统领福建陆军部队的许甲齐,管理外交事务的董尚义。
董尚义是许心素幕僚董烟云之子,与许裕拙等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兄弟,如今在主管福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事务。
梁忠本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过此时人在杭州,肯定是没法赶回漳州参会了。
除了这几位大人物之外,到场的还有掌管着福建地区财税、农业、文教、海运等事务的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都是许家、董家、梁家等几家福建高官的子弟亲属,整个福建的上层官场就是一个个以家族为根基,互相抱团的利益集团,而许家仍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支。
虽说海汉各个大区的高层执政人选都有固化的趋势,在结构上与福建并无太大不同,但其他大区毕竟都是穿越众当政掌权,而福建算是特殊时期造就的特例,海汉治下唯一由非穿越众执掌政权的地区。
而这也正是许家在掌管福建地区后却长期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除非许家自愿交出福建地区的治权,安心退居幕后。
但许心素的后人显然不打算把辛苦攒下的家业全部拱手交给执委会,宁可受到诸多限制,也还是想要保持福建土皇帝的地位。
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终于是等来了局势的慢慢改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因为如今的海汉已经不用再忌惮许家这种地方势力有作乱的可能,才会放开了过去的诸多限制。
至于被关了这么多年的许家是猛虎出闸大展宏图,还是早就丢了父辈的本事,只能老老实实做点海贸生意,那就得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
许裕拙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统一认识,制定目标,分配任务。
他知道在场这些人当中并没有混日子的酒囊饭袋,都是各当一面的好手,而且年轻一辈更是接受过海汉的教育,大多都有到海南岛留学的经历。
这些年海汉是怎么在海外扩张的,他们也都全看在眼中,只要悉心效仿,要取得成绩并不困难。
唯一的问题是,即便执委会已经放开了大部分限制,那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得,仍有一些无形的障碍横亘在他们面前。
“各位都说说吧,接下来我们应该先以哪个方向为重点目标?”
听到许裕拙的问话,一众年轻官员虽然跃跃欲试,但却没有人主动出声。在场的还有这么多大人物在,他们可不敢出这个风头。
还是许裕兴先接过了话头:“其实执委会留给我们的选择余地也不多,内陆不用多说,执委会没解封,那就肯定没我们的份。北方、东方,也都不是我们能随便去的方向。”
“依我之见,也只有南洋,以及马六甲海峡以西海域,才是我们便于涉足的方向。”
许裕兴不愧是主管情报工作的官员,寥寥几句便已点明了福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与福建接壤的江西,已经是东海大区和两广大区预定的目标,执委会没点头许可,福建也不敢染指。
往北的朝鲜半岛、辽东地区,那都是北方大区的势力范围,福建商行过去做买卖没什么问题,但要想建立军事据点,乃至划定势力范围,那可就是触及北方大区的利益了。
人家北方大区执政官陈一鑫现在已经进了执委会,而且是执委会里年纪最小的官员,今后可能还要在执委会待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那可不是许家能够得罪的对象。
至于东海大区在海外的势力范围,那主要就是日本和琉球了。石迪文现今声望如日中天,而且福建从日本拿到的造船订单也都拜他所赐,自然也就不存在跟东海大区抢夺地盘的可能性。
南洋方向倒是已经靠着许开元率部出征助战,取得了一些进展,不过距离许家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而马六甲以西的地区,对福建许家仍是十分陌生的区域,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至少在开始有所动作之前,得先跟星岛大区建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