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手指

(脑子寄存处。。。)

(脑子寄存处。。。)

PS:1.本文是平行世界

2.有年龄和电视剧对不上的请谅解,作者第一次写书,难免出些疏漏。

3.本书不是圣母文,但也不是戾气文,主打的就是一个和谐。

4.前60章可能修改的不太理想,写的太厉害差点给下架了,作者没办法删除了十章才保下来。要是读者老爷看着不舒服,就往60章后面看吧,前面的作者会一点一点修改的,现在只恨时间和精力不够用。

1958年四九城的冬天极其寒冷,罗大勇是被冻醒的,醒来时的一声大吼让他仿佛又回到了车祸的瞬间。

一阵恍惚过后,看着四周陌生的摆设,感受着顺着门缝往里灌的寒风,才明白自己和其他网文小说里的主角一样,穿越了。

穿越的原因是两个平行时空的互通发生规则性错误,导致了这起本不该发生的车祸。

货车司机只是几处骨折,罗大勇却差点魂飞烟灭(买车还是要买结实的)。

因为原来的**已经彻底无法挽回,两个平行时空按照时空条例只能消耗九牛一毛的本源给罗大勇重新塑造了个肉身。

又因主平行时空的罗大勇已经连死亡通知书都开完了,强行返回恐怕会引起新的规则性错误。

只能把他扔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

最后两个平行时空的精神意志绞尽了脑汁。

从角落里给罗大勇拿了一个最次等的神器算作补偿完毕,之后就都消失不见。

罗大勇回想着脑海中的记忆,还好塑造肉身的时候,也一并帮他搞定了在这个时空的一切印记。

这是一个平行的影视剧世界,和以前的世界有很多地方相同,但又有些许不同。

38年的时候出生于凤凰山脚下,名字也叫罗大勇,父母都是部队的人。

刚出生不久,脚盆鸡的飞机就到凤凰山轰炸,父母为了保护乡亲和其他战友转移,都牺牲了。

被父母的战友收养以后,跟着部队到处走,还好身边的人都很照顾他,最少家家蹭饭的成就达成了。

因养父是搞机械出身的专业人才,很被器重,就跟着养父一起去了东北。

参加儿童团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打鬼子了,但好赖也俘虏过**的逃兵,那时候他还没有三八大盖高。

四九城和平解放以后因为很多工厂需要懂机械的人员,便和养父迁了过来。

养父身体在战争中受过重伤一直没好利索,就没有跟随部队南下。

留在了四九城的红星轧钢厂,担任培养技术人员的技术顾问。

后来身体实在不行了,就去保卫处挂了个处长的闲职(不用上班那种),一干就是好多年。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养父终究没有挺过去。

来悼念的人是一群接一群,最后一个院儿里二大爷称呼为杨厂长的中年人告诉罗大勇去上班。

念书晚高中刚毕业的罗大勇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接了岗,扎根在了轧钢厂保卫处巡逻大队。

还有就是这院子里的一群邻居,应该是自己曾经看过的电视剧里的人物。

毕竟二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接触和看过的电视剧、网文小说数不胜数。

像四合院这样拿过奖的电视剧怎么可能没看过?

淮如是真的好好看啊,前那啥后那啥的。

冷风透过门缝“嗖嗖”的屋里灌,硬邦邦的被子盖了也和没盖似的。

翻身下床,拿起灰色工装大衣穿好。

拿着火勾子把炉子捅着,又加了点煤球,火慢慢旺起来后屋里这才暖和了些。

这要成了第一个冻死的穿越者,那就闹笑话了。

起身对着墙上挂的镜子看了看这一世的长相。

还真别说,空间本源弄出来的肉身有点谢梁张(猜猜看)综合体的模样。

配上一米八的身高,大长腿,也就比读者老爷差亿点点啊。

罗大勇这时才想起还有个最次等神器还没接收呢。

抬起左手,看着手腕上像是被烫伤后留下后的六边形标记,精神一扫眼前就变了一个模样。

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空间。

呈六边形,仔细的用精神意念来回扫荡了两遍,发现这空间的陆地面积最少也在七万平方公里以上。

相当于两个海南岛大小。

而且陆地之外是大片的海洋,阳光、沙滩、椰子树就是少个老船长,迷人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空间正中央是一个时间静止的圆形岛屿。

岛外被大片的淡水湖包围着,湖外又是一圈一圈被湖水分隔开的黑土地。

星星点点的密布着无数的暗涌泉。

从天上往下看就好像是一个链接完整的八卦图。

最厉害的要属这里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十倍以上。

此时空间内除了黑土地就是杂草,连个虫子都没有。

罗大勇拿手捧起些泉水喝了一口,入口冰寒刺骨。

过了一会又感觉一股暖意流向五脏六腑,看来这泉水还有些隐藏效果?出了空间后,看了看屋里的座钟,早上5点40,天还没亮。

这才发现自己的眼睛竟然能夜视,估计这也是穿越的福利了。

毕竟是空间本源构造的身体,总得有点神奇之处,比如十八厘米啥的。。。。。。

在屋里来回走了一圈,这是一间打通了的前院厢房,两个屋加起来不到八十平。

屋里一张床、俩木头箱子,一张书桌、一把椅子。

墙上挂着个刻绘先进个人的镜子,最值钱的也就箱子上放的座钟和暖瓶了。

外屋有一餐桌,两把破凳子,一个橱柜。

外加一堆在罗大勇看来就是一堆破烂的瓶瓶罐罐。

这惨样可以说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连偏远山区都不如啊。

回想了一下过往,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养父活着的时候工资不低,但大多数钱财都汇给了解放东北时候认识的朋友后人。

朋友已经牺牲但后人还得生活,这年头谁活的都不是那么容易。

推门走出屋外,在门边上有一木头搭建的小棚子,上面盖着挡雨布。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特色厨房了,罗大勇也懒的做早饭,找出了俩白薯进屋放炉子上烤着。

又打开箱子在最下面的衣服里面掏出来一个米色布兜子。

打开把东西都放在床上开始清点。

首先是养父留下的这些年积攒的钱,有两千多块。

各种粮票、布票等票据一堆,这年头有钱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

一个是怕别人举报你大吃大喝,二是怕邻居借钱,这可是有借无还,再借还是不还。

钱票下面是副食本、户口本、父母烈士证书,最下面还放着一盒子弹和一把勃朗宁M1903手枪。

这枪还是解放四九城的时候收缴的,被养父给留下了。

把所有东西都扔进空间内那个时间静止的岛上。

罗大勇眼睛看着炉子上烤的白薯,开始想着自己该如何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现在是58年底,明年就是旱灾的开始。

既然有了空间,肯定改善改善生活,能吃饱谁也不愿意饿着不是。

玉米在空间里十五天就可以收割一次,估计以后玉米能吃到吐。

再就是大片的淡水湖也不能浪费,这两天就去什刹海弄点鱼。

在没有天敌的地方,鱼生长和繁殖的速度是最惊人的。

海鲜暂时没有机会去海边就无法利用上了,毕竟没有介绍信哪里都去不了。

你敢吃螃蟹,马上就有人举报你。

为了以后发家致富,药材也得准备着。

人参种在空间里一年顶十年,苟个十年,百年人参就是无价之宝。

四九城的水果过季就只能啃点苹果,这个也得弄点。

毕竟桃、梨、苹果、葡萄这些在二十一世纪天天吃的东西,冷不丁吃不上了太不习惯。

各种家禽也得去鸽子市看看,猪、羊之类的估计要去农村才能弄到。

人不吃肉是不行滴,一边是冰糖肘子一边是咸菜疙瘩,换谁都知道如何选。

想着想着罗大勇的哈喇子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突然一股浓郁的香味直冲鼻子,烤白薯可以吃了。。。。。。

吃了俩白薯,也就勉强填饱肚子,这东西吃多了爱放屁不敢多吃。

厨房里早上看过除了白薯就是棒子面,还有俩咸菜疙瘩冻的那叫一个结实。

在空间里迎着大海放了个水,又瞬移到湖边洗了把脸,就是可惜这瞬移能力只能在空间里用。

穿戴整齐裹的和粽子一样出门了,天太冷,这个时候可没有羽绒服。

四九城十二月份6点50了天才刚见亮。

看到对门早起倒夜壶的三大爷阎老抠打了个招呼,一路快走来到了高中同学王建国家。

这王建国和他一起毕业,不过比罗大勇小了两岁,毕业就去了粮站工作。

念书的时候俩人关系处的挺好,罗大勇的养父是保卫处处长,家里吃嚼不差。

王建国父亲是粮站的站长,家里也不缺吃喝。

鱼找鱼虾找虾。

总不可能一个隔三差五吃肉的和一天天吃糠咽菜的成为好朋友,时间长了互相都尴尬。

王建国家也是住一四合院里,这时候正是起床做饭时候,院子里闹闹哄哄的。

熟门熟路的来到王建国家门口,正赶上王建国她母亲在外面厨房做饭。

“王姨早上好,我来找建国有点事儿”。

罗大勇从小在部队里长大,部队的教育还有差的?

这些年养成的习惯对谁都非常有礼貌。

要不是战争时期没有机会上学,这时候大学都应该提前毕业了。

“哎呀,是大勇来了,早上吃了没,没吃在姨这吃点。

早上刚蒸的窝头,吃点热乎的暖暖,建国快出来,大勇来找你了。”

王建国的母亲碰巧也姓王,在街道工作。

这年代在街道工作的几乎都是拿过枪上过战场的狠人。

大嗓门一喊别说屋里,就算离的再远也能听得见。

王建国母亲也熟悉罗大勇,毕竟自家孩子在一起念书几年的好朋友,家里还是要知根知底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边说一边拿着筷子插了俩刚出锅热乎的窝头,伸过来递给罗大勇。

“谢谢姨,早上就吃俩白薯,还真没吃饱。”

罗大勇也不见外,接过窝头就啃上了。

这也就是关系好。

这时候去别人家吃饭关系一般的还得给粮票呢,一般家庭你这么个弄法下次你就别来了。

“跟姨还客气上了,不够锅里还有。”

罗大勇知道王阿姨家里情况,谁家缺粮食她家也不可能缺,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直接拿过来就吃。

正聊着呢,就见边上屋门被推开,里面出来一穿着粮站工作服的年轻人,正是王建国。

罗大勇一看王建国出来了,一边吃着窝头一边说道。

“建国我这有点事儿找你帮忙,你先吃饭,我们边吃边聊。”

王建国是典型的国字脸,浓眉大眼、身材壮硕也是一帅小伙。

就是身高才一米七多点,估计是光往宽了长,不长个子了。

“大勇你这今儿闹哪一出啊?这也太早了。”

王建国自己从锅里拿了个窝头边啃边对罗大勇说。

罗大勇把王建国拉到身前,压低了声音道。

“我这有点急事找你帮忙,你能弄到种子吗?

什么种子都要,我可以出钱,但是没有种子票。”

这年头买东西就得给票,轧钢厂也不可能发种子票。

罗大勇只能麻烦王建国了。

虽说粮站和种子站不是一个系统的,但偶尔碰面,里面多少会有些熟人。

“你一大早过来就为了这点事儿啊?

行,我一会上班给你联系联系,应该能弄到不少,毕竟这天寒地冻的也没法种地。”

王建国也没问罗大勇要做什么,都互相知根知底,真想告诉就直接说了。

天太冷,罗大勇也没多待,定了晚上再过来后和王姨打了招呼就走了。

天已经大亮,再不走上班要迟到了。

喜欢四合院:开局两个海南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两个海南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四合院:开局两个海南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