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无门当无户对,外道内王!

!

佳康城,府衙处。

一辆黄木雕纹马车悄然停在府衙前,马夫轻轻一扯缰绳。

口中低喝:

“吁—”

马夫是个高大的中年的汉子,穿着细丝麻衣,腰间围着一根皮腰带,四方脸,满脸的络腮胡子,神情有些憨厚。

“客官们,佳康府衙到了!”

三人下了马车,其中的小姐引得马夫多看了几眼。

他拉车多年,鲜少见到如此气质容貌脱俗的女子,也没有多瞧便收回了目光。

宇文璃浅搀扶着杜诲走下。

当年宇文璃浅在白鹿书院求学之时,不曾表露身份。

这位杜诲老师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可是没少打她的手板心。

就算是他后面恢复了公主身份,杜诲一样如此。

他还说过,“在学堂我是先生,就算是皇子来了一视同仁。”

杜诲这位大楚的老者风尘仆仆,脸上却是一片喜色。

“璃浅记得先生,早就想来燕地,只是一直被俗事所累。”

杜诲点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杜诲看着这雇来的四匹马车,苍老的脸上有着不一样的神色。

在大楚本就是提倡礼与德。

礼乃是礼法。

天子驾六,诸侯才能驾四,这是自古的规矩。

太子也不敢逾越!

街道之上,车马如流,各式华车争奇斗艳,六马、七马之车更是屡见不鲜。

宇文璃浅望着杜诲老师沉思的模样,嘴角不禁漾起一抹笑意,轻声问道:

“先生,莫非也被这路上的马车景象所惑?”

“璃浅初来乍到时,也是惊叹不已。”

“这是不是与先生教的礼,反其道而行。”

杜诲摇了摇头!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真正的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有的。”

“真正的贤君,岂会以区区车驾之奢华,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宇文璃浅却没想到先生会如此回答。

一旁侍立的马夫,闻言之下,神色间不由多了几分敬意,这天下终归是敬才学之士。

他由衷赞道:

“老先生,说的好!”

杜诲抚着胡子,笑呵呵道:“小兄弟过奖,你亦是慧眼识珠。”

宇文璃浅到是淡淡一笑,先生还是老样子。

三人看向在这座低矮的府衙。

上面有一条蓝色的门匾。

“佳康府署!”

这如同寻常的门户,竟然就是如此大城的府衙。

在五国内,知府乃是天子所亲派的大大官,替天子牧民,总管司法,教育,赋税,公安,水利等,权利之大一城之首府。

可在似乎在燕地似有不同?

在大楚这等繁华鼎盛之城,知府衙门往往构筑得宏伟壮观,占地广阔,其内偏殿林立,多达四五十座,住房亦是鳞次栉比,足有一百六十余间,尽显官府之威严与权势。

推门便是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主体。

左文右武!

左边分别是更房,户房和礼房。

右边分别有刑房,工房和兵房。

每一道门扉都似在诉说着权力的层层递进。

大堂的门楣之上。

挂着“正大光明”四字,昭示着公正无私。

而捕快审堂前的“回避”、“安静”牌匾,更是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然而!

眼前这座府衙却一反常态,屋舍低矮,不显山露水,不熟的行人路过,若非细看,恐难察觉此乃官府重地。

宇文璃浅见状,不禁心生疑惑,轻声向杜诲先生问道:

“先生,此等建造,莫非有何深意,或是有所不妥?”

她心中暗自思量,以为府衙之雄伟,乃是为了彰显官威,震慑百姓,减少刁民滋事。

侍女在旁,闻言亦附和道:“是啊,小姐,寻常官府都是越大越好。”

“昨日在江边所见公苑亦是如此,气派非凡。这府衙如此简陋,莫不是官吏们中饱私囊,只顾自家腰包,不顾官府颜面?”

马夫神色间流露出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杜诲见此温和道:

“小兄弟,你似乎有未尽之言,不妨说来听听。”

那憨厚的中年汉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对这府衙的自然可能不懂!”

杜诲笑道:

“愿闻其详,还请小兄弟不吝赐教。”

马夫连忙摆了摆手道:“赐教说不上。”

“在这座城里,府衙并非只有这一座,实则有四座之多,皆是这般规模。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位知府大老爷坐镇,但实则下面有四位参议大人,分别掌管司法与赋税,各自为政,分而治之。”

“这座府衙,乃是总府所在,是开堂审案、宣读诏书、接见官员以及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姑娘,可别说是这知府贪赃枉法,这几任知府都是好官。”

杜诲先生闻言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设置,无异于将权力分散,虽名义上知府仍为一城之主,实则已是将治理之责分担给了更多人。

马夫接着说道:

“原本啊,这府衙是打算建得更为宏伟壮观的,但燕王殿下有旨,府衙不应以大小论威严,更不应让百姓心生畏惧。因此,便建成了眼前这般规模。”

“我是觉得燕王的话,很有道理。”

马夫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燕王的敬仰之情。

侍女脸上还是有着不服气。

她也是在皇宫之中长大,从小跟着公主识字读书,见识怎么会弱于一个车夫。

杜诲点头道:

“府衙之名,不在其高,而在其治,官员之贤,不在其位,而在其心。”

官府之威严,非在于屋舍之大小,而在于民心之向背。

车夫在原地等待。

三人缓缓走向府衙。

门口没有两尊石狮子,只有两盆兰花。

这个石狮子也叫门当,只有皇族和官府才有资格摆放。

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叫做“户对”。

“户对”的多少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

这堂堂府衙之地。

既无门当,也无户对!

只有在左侧立着一块石碑。

三人驻足在石碑面前。

大门敞开着,两旁并未设立护卫,只有偶尔进出的人群,面带平和之色,没有丝毫的拘谨与畏惧。

这样的场景,与宇文璃浅心中所见的威严府衙不同!

她脑海之中突然崩出那一句。

“府衙不必造的高大,免得百姓害怕!”

杜诲看去石碑上的文字。

前文只有短短几个字!

“重在民生!”

“苟利于百姓,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天命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法!”

宇文璃浅她们二人之前来看过,知道上面所写文字。

“先生,这石碑上所刻文字,正是出自燕王所著的《治北政要》开篇。”

此书在燕地广为流传,虽然后半部分被燕王府视为最高机密。

可是这短短几个字,她第一次读来便觉得震颤人心。

难怪韩国和楚国会把此书定为**。

不畏天命,不畏祖法。

只求民生!

杜诲用手摸了摸上面的文字,深吸了一口气道:

“这燕王真乃明君!”

“有开天辟地之气象。”

宇文璃浅早先便知道,先生对陆沉的推崇。

一旁的侍女轻声嘀咕道:

“是啊,一位潜心修道十载,却对国事置若罔闻的明君。”

天下有这样的明君吗?

陆沉的十年修道,始终为儒家学派非议。

石碑之下,尚有几行字迹!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乱世之中,不辨高门蓬户之别,不分贵胄草芥之异,更不视残躯完璧之差,唯才是举。”

杜诲阅后,目光愈发炯炯有神,随即转身,似是不愿再踏入府衙半步。

“先生,何不深入一探究竟?”

他们都走了如此之远,已经到了门口,何不进去看看。

杜诲轻轻摇头,笑道:

“一国风貌,观其民,再视其官,便可知其国运之兴衰!”

“何须再看!”

宇文璃浅沉声地询问道:

“先生以为,这位燕王究竟是圣明之君,还是昏庸之主?”

杜诲答曰:“此问非我能独断,公主何不问询于全城百姓,乃至整个燕地的子民,以窥全豹?”

宇文璃浅闻言,陷入沉思,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街巷间穿梭的行人。

杜诲问道:

“公主,你认为这陆沉是怎么样的人?”

宇文璃浅摇了摇头,心中倒是想到,前半生耗尽英雄气,后半生求仙问道!

杜诲缓缓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滋养万物,而籍籍无名。

“儒家讲究外王内圣,外表有着王者一般的气质,施展王者一样的治国才干,内心有着圣人的德行和修养,内有圣人之法,这是自古君王,最高的评价。”

“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那位力举九鼎的霸王建立,虽强盛一时,却因外霸中干,仅历二世便走向衰败。”

言及此处,杜诲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位燕王治国,乃是外道内圣。”

“是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